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0BXWJ01)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常洪卫李强毛新青蒋海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政法学院泰山出版社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仪式
  • 1篇舆论
  • 1篇舆情
  • 1篇舆情引导
  • 1篇政务
  • 1篇社会控制
  • 1篇社会稳定
  • 1篇突发事件
  • 1篇群体性
  • 1篇群体性事件
  • 1篇网络传播
  • 1篇网络群体
  • 1篇网络群体性事...
  • 1篇狂欢
  • 1篇E时代
  • 1篇I时代

机构

  • 3篇山东政法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泰山出版社

作者

  • 2篇常洪卫
  • 1篇毛新青
  • 1篇李强
  • 1篇蒋海升

传媒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湖南大众传媒...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突发事件中公安微博的舆情引导被引量:5
2012年
公安微博以其互动式表达、扩散性传播的特点,在应对突发事件、引导网络舆情、提供警务服务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舆论生态调节作用。在肯定公安微博传播优势和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其功能的拓展。因此,要提升公安微博舆论宏观调控价值,需要其内在运作机制和外在制度保障上的再构建,即加强公安微博法规建设,建立由问责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认证机制和常态化管理机制构成的一体化制度保障,倡导公安微博模块化、透明化的经营意识,真正树立起"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地位,不断提高网络时代应对突发事、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常洪卫蒋海升
关键词:舆情引导
从“e时代”到“i时代”——对网络传播的一种探讨被引量:13
2011年
网络传播从"e时代"迈入"i时代",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成为现实的。移动互联网使得"个体"永远在线成为可能——这是网络传播进入"i时代"的基础。"i时代",意味着新的网络社会生态。"i时代"成型的本原在于:"个体"在新的社会交往结构中,面临着如何反抗"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永远在线"、"自我中心化"、"个体体验"等时代特征让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受众在寻回对信息的主动权的同时,也在努力对"个体性"进行探寻——或者自我拯救。
李强
关键词:网络传播I时代
虚拟世界的仪式狂欢——网络突发事件中的个体自由与社会控制被引量:12
2011年
网络突发性事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网络空间的群体仪式,它是一场集体参与的仪式狂欢,在其中中心得到消解,权威逐渐丧失,但其承担的道德精神和价值理念却对现实生活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网络突发性事件的产生表明网络媒介的功能正由浅层面的娱乐交往转向深层次的社会建构,其间交织着主流与草根两种话语主体的沟通与互动。网络突发性事件中平衡个体自由与社会控制二者之间的张力关系不仅会促进社会结构的内在整合,也对于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提升和网络空间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毛新青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仪式狂欢社会稳定
政务微博舆论“调节”价值及其规范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政务微博以其几何裂变式的"微博能量"释放和"微信息"互动式表达、扩散性传播的特点,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引导舆情上,显示出重要的舆论生态"调节"作用。在肯定政务微博传播优势和功能价值的同时,不能否认仍存在诸多因素制约其功能的拓展。因此,需要从法规、制度、意识三个层面提升政务微博舆论调控的价值,实现其内在运作机制和外在制度保障上的"再构建"。
常洪卫
关键词: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