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68)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于远祥叶万军杨更社王毅谷拴成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预应力锚
  • 2篇预应力锚索
  • 2篇锚索
  • 2篇拉拔试验
  • 2篇黄土地层
  • 2篇荷载
  • 2篇荷载传递
  • 2篇边坡
  • 1篇单桩
  • 1篇单桩荷载
  • 1篇道路工程
  • 1篇低液限粘土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力
  • 1篇地震力作用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冻融

机构

  • 7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作者

  • 3篇杨更社
  • 3篇于远祥
  • 3篇叶万军
  • 2篇吴璋
  • 2篇周志军
  • 2篇谷拴成
  • 2篇王毅
  • 1篇杨勇
  • 1篇邹群
  • 1篇赵红
  • 1篇刘慧
  • 1篇折学森
  • 1篇吕大伟
  • 1篇王罗惠
  • 1篇唐丽云
  • 1篇李博融
  • 1篇范红英
  • 1篇卢和全
  • 1篇杨志勇
  • 1篇梁涵

传媒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的冻融黄土性能试验被引量:18
2013年
为了解冻融作用对黄土路用性能的影响,以Q2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增湿法配制不同含水率试样,并在不补水条件下进行不同温度冻融循环后,分别开展液限、塑限、单轴固结及直剪试验,得出了Q2黄土液限、塑限、压缩模量、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指标与含水率、测试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含水率试样冻融后,塑性指数随测试温度降低而略有增大,土样压缩模量及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增大而降低;测试温度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取决于试样的含水率,其中压缩模量随测试温度降低而降低,且其降幅与饱和度之间存在近似二次函数关系;当含水率小于临界值时,粘聚力随测试温度降低而增大,含水率大于临界值时粘聚力则减小;试样内摩擦角随测试温度的降低呈增大趋势,且含水率越大,内摩擦角的增幅越大。
周志军吕大伟宋伟梁涵叶万军
关键词:黄土含水率塑性指数压缩模量内摩擦角
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对某煤矿的安全事故资料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煤矿安全监控的GM(2,1)模型,其中,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函数将非等时距时间序列转变为等时距序列。引入高阶弱化算子,对原始数据进行弱化。计算出系统发展系数和驱动系数,得出估计模型。再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残差修正,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最后采用非等时距GM(2,1)模型对某煤矿2008-2010年每年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后发现,2008-2010年间该煤矿每年可能出现380~401次安全事故,因而有关部门必须及时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才能防患于未然。
叶万军杨更社王罗惠刘慧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GM(2,1)模型
黄土地层中预应力锚索锚固力试验与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试验数据,得出预应力锚索锚固力在黄土地层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基本分布规律,为科学确定其锚固段长度提供了试验依据;通过实测和修正参数,推导出2种简单实用的锚固力计算公式,并将其理论解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预应力锚索剪应力非均匀分布的实际状况,并指出在锚固长度小于工程临界锚固长度时剪应力均匀分布理论能较准确地计算锚索锚固力,为深入开展锚索支护的理论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上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于远祥谷拴成吴璋王毅
关键词:黄土地层预应力锚索拉拔试验锚固力有效锚固长度
冻土桩基伴有相变的非稳态温度场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结合冻土桩基的特点,考虑边界条件和冻融相变过程,建立伴有相变的桩基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冻土区浇筑混凝土桩,对桩周围冻土的地温场将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
唐丽云杨更社龚霞唐华明
关键词:相变有限元模型
基于验算点法的地震力作用下边坡可靠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给地震力作用下滇西南地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地震力作用下影响边坡可靠性计算的主要变量(主要考虑地震力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全面考虑变量的实际分布规律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传递系数法建立引入地震力作用的边坡极限状态方程,再采用验算点法对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求解,对其中非正态变量进行当量正态化处理。通过对极限状态方程的求解和分析,得出地震力作用对边坡可靠性指标的具体影响程度、滇西南地区高边坡可靠性指标、破坏概率分别与地震力之间的关系、地震力作用下影响边坡可靠性的主要变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力的作用对边坡的可靠性指标影响显著,地震力作用下的可靠性指标相比于无地震力作用下减少了50%~97%;滇西南地区边坡稳定的可靠性指标随着地震力的增大而减小,破坏概率随着地震力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水平地震峰值加速度均近似服从极值I型分布,抗剪强度参数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抗剪强度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周志军杨志勇邹群尹忠文
关键词:传递系数法可靠性分析地震力验算点法
黄土地层下预应力锚索荷载传递规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在已有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基于现场拉拔试验,分析锚固长度、拉拔荷载及锚索体直径对预应力锚索在特定黄土地层条件下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预应力锚索的有效锚固长度以6~8m最为合理,过短不利于锚索极限承载力的充分发挥,过长则易造成锚索材料的浪费;(2)锚索轴力随拉拔荷载增大不断向锚固段远端传递且越来越小,其峰值则不断增大且向远端偏移,该现象与锚固段前端锚索体所受轴力超过其屈服极限而产生局部塑性破坏有关;(3)土体及锚固体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和非线性,使得浆体与土层间存在相对薄弱或非连续界面。当拉拔荷载级别增大至一定量值时,这些弱面上即发生锚固力跳跃分布现象;(4)在工程实践中,锚固力分布曲线的始点与锚固段端口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相对纵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移,导致发挥实际锚固作用的锚固段长度往往较理论设计的偏短;(5)在黄土地层下,部分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随其直径增加而线性增长,增长系数约为1.1,而与锚索有效锚固长度无关。所得结果为黄土地区锚索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于远祥谷拴成吴璋王毅
关键词:边坡工程黄土地层预应力锚索拉拔试验荷载传递规律
单桩荷载传递法统一三折线模型的解析与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荷载传递法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确定单桩荷载-沉降关系的方法,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等多种荷载传递函数形式,且各自具有其适用性。在对单桩承载机理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桩侧、桩端弹性阶段、塑性阶段以及滑移阶段在内的统一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并导出了沉降曲线的解析解。该模型具有更广泛的工程应用性,可以拟合不同类型单桩发挥承载作用中可能出现的9种荷载-沉降关系,通过对桩顶不同刚度的讨论,可以更好地通过荷载-沉降曲线来反应桩身受力情况。最后利用该模型结果进行实际工程案例拟合计算和验证,吻合误差较小,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故此模型可应用于单桩分析或拟合土体参数。
高文静李文菊张富贵
关键词:单桩荷载传递函数解析解极限承载力
低液限粘土路基的现场试验被引量:6
2009年
结合靖边—延安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及大量的现场试验结果,分析了低液限粘土路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现场试验方法,并对低液限粘土压实的机具选择、路堤填土合理分层厚度、压实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虚铺厚度为30cm、填土含水量(质量分数)超过最佳含水量+1%左右时,采用振动羊脚碾碾压6~7遍、20t振动压路机振压4~5遍、静压1遍收面,土层内各分层压实度均已达到要求,压实效果最佳;低液限粘土是路堤施工的适宜填料,可在其普遍存在地区充分利用。
赵红折学森卢和全范红英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低液限粘土
灰色聚类分析在地质灾害综合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9年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其综合区划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重要的前沿课题。利用灰色聚类分析的相关理论,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及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区域多源信息融合的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陕西铜川地区的区域灾害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得到地质灾害的聚类区划图谱。该地区可划分为极重灾、重灾和中灾3大片区,所得结果与区域实际灾情基本吻合。研究表明,灰色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区域地质灾害的定量区划研究。
于远祥杨勇叶万军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区划灰色聚类分析
秦巴山区堆积层滑坡易损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易损性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人们及其所拥有的财产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不同地区的不同承灾体在不同时间里对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易损性特征。通过选取定性评价因子,对易损性进行等级划分,从而做到定性分析;通过对承灾体、时空概率和易损性调查,由引入的易损性指数可以对易损性做到定量分析。最后还提出了易损性的等级划分标准。结论表明:易损性指数是表示各因子在易损性判别中作用大小或强弱的物理量,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数值,是定性分析的定量表示。
李博融杨更社
关键词:堆积层滑坡易损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