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66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彬马世武于乐成侯金林王战会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乙型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表位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患者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淋巴细...
  • 1篇细胞毒性T淋...
  • 1篇细胞毒性淋巴...
  • 1篇流行株
  • 1篇慢性
  • 1篇慢性乙肝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梁敏锋
  • 2篇王战会
  • 2篇侯金林
  • 2篇于乐成
  • 2篇马世武
  • 2篇周彬

传媒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我国主要乙型肝炎病毒流行株中C抗原18~27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我国HBV感染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HBcAg(17-27)V/I变异体的病毒学背景特点。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enBank中30条不同HBV基因型的病毒株HBcAg(18-27)区段的序列特点。设计错配引物,构建针对HBVB、C基因型HBcAg/18-27)V/I的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筛选方法。以PCR—RFLP和测序方法检测来自我国8省区160份HBV基因型B、C标本的HBcAg(18-27)V/I基因特点。用表位预测网站分析不同HBcAg(18-27)特异性CTL表位基因变异体与HLA-A*0201分子结合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基因B、C型HBcAg(18-27)V/I的PCR—RFLP筛选方法;在调查的HBVB、C基因型血清中发现HBcAg(18-27)V的阳性率仅为1.88%(3/16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cAg(18~27)I与HLA—A*0201分子的结合力明显低于HBcAg(18-27)V(HLA Ligand评分123与156,SYFPEITHI评分22与24)。结论我国流行的主要HBV流行株中HBcAg(18~27)的最后一位氨基酸主要表现为异亮氨酸,而非缬氨酸;在进行细胞免疫学研究时,以HBcAg(18-27)V作为参照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病毒学背景。
马世武梁敏锋于乐成王战会周彬侯金林
关键词:表位基因型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HBcAg18-27V/I变异体特异性淋巴细胞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不同HBcAg18-27V/I变异体特异性淋巴细胞的频数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差异。方法收集44例ALT≥2×ULN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PCR方法分析感染者病毒学背景(HBV基因型、HBcAg18-27V/I、HLA-A2基因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HBcAg18-27V-Tetramer(+)CD8(+)和HBcAg18-27I-Tetramer(+)CD8(+)的淋巴细胞频数。结果华南地区慢性乙肝患者主要为HLA-A2基因型(22/44);感染的HBV主要为B基因型(35/44)。其中HBcAg18-27为I变异体的占优势(43/44),在A2阳性组中,HBcAg18-27I-Tetramer(+)CD8(+)的淋巴细胞频数与HBcAg18-27V-Tetramer(+)CD8(+)的淋巴细胞频数(0.41±0.52VS0.28±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HBV基因型B/C为主的地区,应用HBcAg18-27V表位进行细胞免疫学研究而不考虑HBV病毒学背景的结果可能导致一定的偏差。
马世武梁敏锋于乐成王战会周彬侯金林
关键词: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