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8JK182)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莉贡巧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从满城汉墓的随葬器物看西汉艺术精神被引量:1
- 2012年
-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造型精巧,纹饰细腻,色彩华美。这些随葬器物,不仅折射着西汉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而且也丰富了人们对于西汉艺术精神的认识。从满城汉墓随葬器物可以看出,西汉艺术精神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对雄浑、古拙之美的追求,其二是对精巧、奢华之美的追求。前者以西汉征战南北、开疆拓土的气势一脉相承,后者与西汉贵族阶层追求享乐和羽化升天的生活境界有关。
- 陈莉贡巧丽
- 关键词:满城汉墓随葬器物审美特征艺术精神
- 西汉彩绘陶俑的美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西汉考古工作的进展,大量彩绘陶俑展现在世人面前,丰富着人们对汉代美学的认识。西汉彩绘陶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同于茂陵石雕的雄浑与奔放,也不同于东汉陶俑的动态十足和浓厚的民间生活情趣。西汉彩绘陶俑是王侯贵族审美情趣的体现,它呈现出小巧、柔婉、细腻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宁静、含蓄、内敛的艺术精神,形成了汉代美学的柔婉之美。西汉彩绘陶俑折射着汉初无为而治的时代精神,具有楚文化浪漫、飘逸的精神气质。
- 陈莉
- 关键词:西汉彩绘陶俑艺术精神
- 唐诗中的五陵情结被引量:2
- 2010年
- 五陵少年和五陵原在唐代诗词中频繁出现,成为连接汉唐两代文化的一个纽带,也使唐诗中有着浓厚的五陵情结。汉唐两代都有开疆拓土的经历,且没有过多思想约束,这是五陵少年能够共同存在于汉唐两代文化中的重要原因。五陵原是唐代人反思历史的一个参照系,昔日辉煌的汉代五陵原在唐诗中总是带着忧伤的色调,成为与大唐气象相伴而生的一缕悲凉之气。五陵少年和五陵原是唐代文化中的两个象征符号,前者是唐代豪侠气概和自由精神的象征,后者则成为大唐盛世文化的悲凉底色。
- 陈莉
- 关键词:唐诗
- “比德”审美观念的嬗变被引量:7
- 2013年
- 将"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伦理道德品质相比附的"比德"审美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周代对"德"的重视是"比德"审美观念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象天法地的观照世界的模式、万物有灵观念和巫术交感意识是"比德"审美观念形成的哲学渊源。魏晋时期对礼教的反叛,艺术观念中对情感的关注,使"比德"审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宋明时期,在"格物致知"理学观念的影响下,"比德"审美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物"与伦理道德意义的牵强比附,"物"的象征意义和伦理蕴含的固定化、模式化,又成为"比德"审美观念被颠覆的重要契机。
- 陈莉
- 关键词:儒家审美观念嬗变
- 西汉彩绘女俑的美学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大量西汉彩绘陶俑展现在世人面前,丰富着人们对西汉美学精神的认识,尤其是西汉彩绘女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了汉代美学的另一个层面。本文梳理了西汉彩绘女俑的审美特征,并指出西汉彩绘女俑具有恬静、自然、含蓄的精神内涵,形成了西汉美学中的柔顺之美。这种美学精神与汉代雄浑、古拙的气势并行不悖,是对西汉黄老无为、宁静哲学思想的反映。
- 陈莉
- 关键词:西汉恬静美学
- 西汉云气意象及其美学蕴涵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汉初,统治者在秦所奠定的大一统格局的基础上,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到汉武帝时,汉朝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国力发展到极盛。汉武帝北击匈奴,南灭百越,形成了与安息、罗马鼎足而立的东方强国。
- 陈莉
- 关键词:美学蕴涵西汉意象汉武帝休养生息
- 唐诗中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原”意象
- 2011年
- "五陵少年"和"五陵原"是西汉文化的缩影,又在唐诗中频繁出现,成为连接汉唐两代文化的一个纽带。汉唐两代开疆拓土的经历、较少思想禁锢的时代氛围,以及对游侠精神的向往是"五陵少年"在唐诗中频繁出现的文化背景。唐诗中的"五陵原"总是有着苍茫的色调,它是触发诗人佛教空寂情怀和历史沧桑感的契机。"五陵少年"和"五陵原"是唐代文化中的两个象征符号,前者是唐代豪侠气概和自由精神的象征,后者则是大唐盛世文化的悲凉底色。
- 陈莉
- 关键词:唐代诗词
- 从《西京杂记》看西汉皇家的审美情趣
- 2011年
- 《西京杂记》对西汉的自然景色、宫室苑囿、生活用品,以及西汉人的审美活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记载,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从《西京杂记》中的审美世界可以看出,西汉皇家的审美情趣具有精致化、奇异化、诗意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西汉皇家审美情趣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 陈莉
- 关键词:《西京杂记》西汉审美情趣
- 宋词中的庭院意象及其文化蕴涵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宋词中的庭院意象具有封闭、宁静、幽雅、黯淡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深深的庭院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使文人士大夫能够与社会俗务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现了他们诗意化的生存追求,同时,庭院意象也折射出宋代词人保守、内敛的文化心态。庭院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这与宋代柔弱、保守的时代背景,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避祸心理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庭院能够作为审美对象,也与宋代园林艺术的发展,以及文人士大夫受园林艺术的熏陶有一定的关系。
- 陈莉
- 关键词:宋词
- 西汉艺术的“繁满”审美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分析
- 2011年
- "繁满"是西汉艺术普遍具有的一种审美特征。汉大赋文辞华丽、物象重叠,漆器、彩绘陶器、丝织品构图饱满、纹饰繁复、色彩华美。"繁满"的审美特征是西汉繁荣富强的时代精神的折射,与社会上层追求奢华的社会心理以及儒家文化以纹饰彰显尊贵身份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繁满"的审美特征还与楚文化推崇艳丽色彩和善于铺张的艺术气质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 陈莉
- 关键词:西汉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