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30316)

作品数:3 被引量:370H指数:3
相关作者:翟明国赵太平胡波彭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安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陆块
  • 2篇华北陆块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新元古代
  • 1篇岩带
  • 1篇岩浆
  • 1篇岩浆作用
  • 1篇元古代
  • 1篇中北部
  • 1篇蛇绿岩
  • 1篇太古宙
  • 1篇太古宙绿岩带
  • 1篇绿岩
  • 1篇绿岩带
  • 1篇蔓菁
  • 1篇北部
  • 1篇NORTH_...
  • 1篇变质
  • 1篇变质岩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翟明国
  • 1篇彭澎
  • 1篇胡波
  • 1篇赵太平
  • 1篇吴佳林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被引量:154
2011年
克拉通化是稳定的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未见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第一期克拉通化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很可能是在2.53~2.60Ga的微陆块拼合之后很短的时间内,以陆壳岩石和初生地壳岩石(基性岩浆岩)的部分熔融形成广泛分布的花岗质岩石的侵入、岩墙群和裂谷型火山-沉积盖层为标志.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出现了裂谷-俯冲-增生-碰撞的陆内造山事件,以三条古元古代的活动带为代表.第二期克拉通化即克拉通再造发生在古元古代末的陆内造山之后约1.95~1.82Ga期间,出现麻粒岩相-高级角闪岩相的克拉通基底岩石的整体抬升,伴随壳熔花岗岩形成和强烈的混合岩化,而后有镁铁质岩墙群侵入、裂陷槽和裂谷形成,以及奥长环斑花岗岩-斜长岩-碱性花岗岩-碱性火山岩的非造山岩浆活动(在18~16.5亿年).中元古代后华北进入地台演化阶段.
翟明国
华北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作用与多期裂谷事件被引量:175
2014年
经历了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事件(吕梁运动或称中条运动)之后,华北开始进入地台演化阶段,即从此时起开始了裂谷系的发育与演化。裂谷系可大致分为南、北两个在地表没有完全连接的裂陷槽和北缘、东缘各一个裂谷带。在华北南部的裂陷槽称为熊耳裂陷槽。熊耳群双峰式火山岩最古老的岩浆年龄约为1 800~1 780Ma,向上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有汝阳群、洛峪群等。华北北部的裂陷槽称为燕辽裂陷槽,主要由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组成。中—新元古代(1.8~5.4Ga)的岩浆作用可以分为4期:(1)火山岩分布在长城系的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锆石U-Pb年龄在1 680~1 620 Ma,是晚于熊耳群的火山岩;(2)非造山侵入岩(斜长岩-奥长环斑花岗岩-斑状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在约1 700~1 670Ma;(3)在原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以及侵入下马岭组的基性岩席中,得到1 380~1 320Ma的锆石和斜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东缘裂谷的沉积岩中也有1 400Ma和1 300~1 000Ma的碎屑锆石;(4)在华北以及朝鲜的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已经识别出约900Ma的基性岩墙。此外,对华北北缘的白云鄂博群、狼山—渣尔泰群和化德群的研究,证实在华北北缘的裂谷系与燕辽裂陷槽具有相同的层序与沉积历史。其中在渣尔泰群中识别出约820 Ma的火山岩。盆地分析表明,华北克拉通与相邻大陆分离时间对应于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沉积时间,结束后开始蓟县系沉积,为1 600Ma或为古—中元古代接替时间,也大致对应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克拉通自古元古代末至新元古代,经历了多期裂谷事件,但是期间没有块体拼合的构造事件的记录,这对于理解华北中—新元古代的演化历史以及对于理解该时期全球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翟明国胡波彭澎赵太平
关键词:岩浆作用地质意义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以及早期板块构造被引量:88
2012年
地球上最早的地壳岩石是高钠的花岗质(TTG)岩石,但是否有更老的洋壳存在过、以及陆壳是怎样形成的,涉及到地球动力学几乎所有的问题。其中板块构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个延续了数十年热度不减的前沿科学问题。流行的说法是板块构造始于新元古代,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新太古代就已经开始,或者认为自从地球上有了水的记录,就开始有板块构造。在众多的判别板块构造的标志中,蛇绿岩残片和古老的高压变质岩无疑是两个最具影响力的问题。前者可以确定有远古的古老洋壳存在过并成为缝合带中的残片,后者可以指示曾有地表的岩石单元被俯冲到深部,是俯冲、消减与碰撞的岩石学证据。本文在讨论和比较了太古宙绿岩带与蛇绿岩,以及早前寒武纪高温高压(HTHP)麻粒岩/高温—超高温(HT-UHT)麻粒岩与造山带高压变质带之后,认为尚不能作为板块构造的证据。本文还对华北的新太古代末的稳定大陆形成以及古元古代活动带的裂谷-俯冲-碰撞进行了论述。提出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的绿岩带-高级区格局可能标志着热体制下有限的横向活动构造,微陆块被火山-沉积岩系焊接,随后发生变质作用和花岗岩化,完成稳定大陆的克拉通化过程。其构造机制可能是适度规模且多发的地幔柱构造控制下小尺度的横向构造运动的机制。华北克拉通的古元古代活动带有与绿岩带-高级区不同的构造样式,表壳岩带状分布,经受了强烈的变形以及中级变质作用,伴随花岗岩的侵入,虽然没有蛇绿岩和高压变质带,但已表现出板块构造的雏形特征。
翟明国
关键词:蛇绿岩变质岩太古宙绿岩带
Archean–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evolution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Zircon U–Th–Pb and Lu–Hf evidence from the Jiaobei terrane
The Precambrian metamorphic basemen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records a complex evolutionary history duri...
Wei WangMingguo ZhaiTiesheng LiM.SantoshLei ZhaoHaozheng Wang
文献传递
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
克拉通化是稳定的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未见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第一期克拉通化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很可能是在2.53~2.60 Ga的微陆...
翟明国
文献传递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怀安蔓菁沟高压泥质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正>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有高压基性麻粒岩和高温-超高温麻粒岩(孔兹岩系)地体,是研究早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和板块构造机制启动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对其变质历史、成因和地质意义的认识仍存在分歧(翟明国,2009,及其参考文献...
吴佳林翟明国张华锋郭敬辉刘良杨文强王浩铮赵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