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WL2241)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少华黄凌飞郁太维刘赛袁梦遥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道德
  • 3篇网络道德
  • 2篇大学生
  • 2篇社会
  • 1篇大学生网民
  • 1篇道德素养
  • 1篇道德行为
  • 1篇道德意识
  • 1篇德行
  • 1篇信息伦理
  • 1篇议题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匿名
  • 1篇匿名性
  • 1篇网络
  • 1篇网络道德素养
  • 1篇网络道德行为
  • 1篇网络道德意识
  • 1篇网络社会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黄少华
  • 1篇袁梦遥
  • 1篇刘赛
  • 1篇郁太维
  • 1篇黄凌飞

传媒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外网络道德行为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11年
以微电子技术革命为基础的计算、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的崛起,和以匿名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行为方式的凸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国外学界对由网络引发的诸多新道德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概要介绍国外网络伦理学的发展状况、理论视野和核心议题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网络道德行为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黄少华刘赛袁梦遥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道德行为网络社会匿名性
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提升网络道德素养——大学生不道德网络行为的社会管理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着力网络道德制度建设,强化网络道德素养培育,改善网络道德培育的社会氛围,优化网络道德培育模式、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明确网络行为的道德边界,建构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网络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道德行为环境,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养成其遵守网络道德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网络的社会后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青一代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并提升其网络道德素养,引导其积极、健康地参与网络生活。
黄少华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道德素养
网络道德意识与同侪压力对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推动了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的崛起,和以身体不在场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行为方式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的道德风险。通过对1 157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包括网络侵害、网络滥用、网络盗版和网络抄袭四种类型,参与这四类不道德网络行为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尤其以网络抄袭最为严重。回归分析发现,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同侪压力对不道德网络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入手,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对策措施。
黄少华黄凌飞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意识
台湾信息伦理研究现状:概念、议题及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的崛起和以匿名为主要特征的虚拟行为方式的出现,凸显了信息伦理问题的重要性。简要梳理了台湾学界近年来对信息伦理概念和议题的讨论,以及对相关议题的实证研究现状。
郁太维黄少华
关键词:信息伦理实证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