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63)
- 作品数:61 被引量:653H指数:18
- 相关作者:林闽钢梁誉王刚徐毅成刘璐婵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 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发展路径——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的考察被引量:30
- 2018年
- 论文基于国家回归理论所形成的国家能力视角,提出国家和社会在互构的过程中,"强国家—强社会"可能是一个新的发展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自主性虽然是关键性问题,但必须要把不同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发展路径联系起来考察,才能完整分析社会组织的发展。论文通过分析社会组织目前发展路径的多样性,提出能促型发展路径应是最佳的选择。
- 林闽钢战建华
- 关键词:社会组织自主性
- “养懒汉”是否存在?——城市低保制度中“福利依赖”问题研究被引量:44
- 2015年
-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项目的数据,分析了城市低保制度中"福利依赖"的现状、家庭的特征及其家庭成员的类型,通过研究发现在城市低保制度中,受助者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低,"养懒汉"问题已普遍存在;受助家庭受助时间长,"养懒汉"问题已长期存在;救助项目叠加造成受助者不愿意退保,"养懒汉"问题还将继续存在。为此提出了通过分类救助政策的实施,有针对性地来解决"养懒汉"问题。
- 刘璐婵林闽钢
- 关键词:福利依赖低保制度贫困家庭社会救助
- 福利国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类型化及其改革取向被引量:7
- 2016年
- 劳动力市场政策是福利国家重要的政策领域和关键的政策工具。随着福利国家的改革,劳动力市场政策出现积极转向。通过分析发现,福利国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趋势是:"重返劳动力市场便利"类政策越发重要,"防止人力资本耗散"类政策逐渐失去重要性,而"人力资本投资"类政策则居中。本文从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类型化这一新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福利国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多样性。通过确立"人力资本投资"、"防止人力资本耗散"和"重返劳动力市场便利"三个政策类型构成福利国家体制划分的自变量,运用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的分析方法,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1国划分为3个群进行研究,并选择代表性国家分析发现:"边际型"国家在积极劳动力市场中扮演边际性角色,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水平低,拥有成熟的准市场机制;"人力资本投资型"国家尤其注重培训的作用,以芬兰为代表,广泛的跨部门合作且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是其重点;"重返劳动力市场便利型"国家则努力实现就业激励,并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就业服务,以德国为代表,在权利与义务并重的前提下构建了完善的工作搜寻制度和"有序竞争"机制。
- 林闽钢李缘
- 关键词:福利体制福利国家
- “福利依赖”:典型与非典型的理论透视被引量:12
- 2017年
-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关于"福利依赖"问题的讨论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逐步形成了依赖文化理论、制度危机理论和后工业社会新风险理论三种理论解释。近年来,在我国低保制度中,同样出现了关于"福利依赖"问题的讨论。通过对比美国"福利依赖者"与我国城市低保中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发现两者在福利动态和工作逻辑方面皆不相同,为此本文提出了"非典型福利依赖"新概念,并引入生命历程视角,建立了"非典型福利依赖"新的解释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 刘璐婵林闽钢
- 关键词:低保制度福利依赖生命历程
- 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主要问题研究被引量:19
- 2018年
- 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初步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通过授权条款这一方式回避了社会救助领域的许多主要问题,立法的主要框架并没有搭建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立法迎来了历史的机遇期,本文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弱有所扶",围绕我国社会救助立法框架所涉及的立法定位、纵向和横向府际关系的规范、社会救助体系的重构、社会救助对象分类管理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救助立法。
- 林闽钢
- 关键词:社会救助立法社会救助体系
- 关系抑或规则: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组合管理路径——基于全国42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政府购买成为社会服务供给的主要方式,如何对合同开展有效管理也成为前沿议题。社会服务的复杂属性,使单一市场原则管理手段陷入困境。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发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管理中存在着“正式规则”与“非正式关系”张力,形成包括指标控制、信任关系和权力介入在内的多维管理手段,并通过叠加组合形成不同管理路径。为探究不同管理路径如何影响合同结果,选取全国42个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案例,运用QCA方法,分析出“指标引导型”“自主优化型”“技术官僚型”和“科层庇护型”四条管理路径。前两条管理路径的合同结果较为理想,而后两条则不理想。对此,从转变管理理念、明确指标定位、强化信任作用和约束权力干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王锴
-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服务管理路径信任
- 全民基本社会服务: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被引量:7
- 2022年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社会服务正进入大发展的时间窗口期。全民基本社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人群,它关系到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全民基本社会服务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从属属性是营利性。当前我国基本社会服务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城乡居民可得性差等问题,应采用准市场化来解决基本社会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运用多元筹资机制来解决基本社会服务可得性差的问题。从服务供给视角,今后我国全民基本社会服务发展取向为:建立服务清单,健全服务的标准体系,健全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注重信息技术在服务管理中的运用。
- 林闽钢
- 关键词:公共服务
- 现金还是服务:欧洲福利国家社会给付模式的革新与启示被引量:6
- 2014年
- 自20世纪末以来,为了应对高失业率、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财政负担等危机对社会给付的挑战,欧洲福利国家陆续开启了以社会给付为核心的新一轮福利制度的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各国重新审视了现金给付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逐渐与"高现金、低服务"的传统社会给付模式渐行渐远,并纷纷走上了"社会服务导向型的"新型社会给付之路,实现了福利国家社会给付模式的革新。这对同样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发展性问题的我国来说启示非凡。
- 梁誉
- 关键词: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服务
- 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实施效果评估——基于“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数据,本文对接受医疗救助家庭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医疗救助的满意度、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困难家庭遭受疾病风险高,抗疾病风险能力弱,医疗救助水平总体偏低,大病家庭受助有限,但大部分城乡困难家庭认为医疗救助作用较大,满意度高,医疗卫生服务对提高医疗救助的满意度正向作用显著;进一步通过对受助困难家庭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满意度的分析,发现困难家庭对重特大疾病救助满意度不及医疗救助满意度,重特大疾病救助在涵盖病种、救助标准、审核手续、费用结算方面均有较大的可提升的空间。本文为此提出的建议是:实施精准救助和早干预措施,对于不同家庭的不同医疗需求,实施分类救助;同时要突出重点,加强大病救助;推进分级诊疗,普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尹航林闽钢
- 关键词: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弱势群体
- 美国军人保险的发展历程与制度转型被引量:2
- 2020年
- 军人保险制度作为美国军人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保障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免除军人后顾之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美国从内战抚恤金制度产生到20世纪初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追溯美国军人保险产生和构建的政治与历史基础,以此来考察美国军人保险制度的转型,同时分析目前所形成的“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政府部门监管”的制度架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美国军人保险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 霍萱林闽钢
- 关键词:军人保险权利法案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