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钢铁联合研究基金

作品数:155 被引量:601H指数:12
相关作者:吴铿陈津杨跃辉徐光董永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13篇学位论文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8篇冶金工程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化学工程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理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高炉
  • 15篇催化
  • 13篇喷煤
  • 13篇炼铁
  • 8篇烧结矿
  • 8篇力学性能
  • 8篇矿相
  • 8篇矿相结构
  • 8篇光催化
  • 8篇高炉炼铁
  • 7篇喷吹
  • 7篇微波加热
  • 7篇显微组织
  • 7篇连铸
  • 7篇奥氏体
  • 6篇动力学
  • 6篇图像
  • 6篇合金
  • 5篇显微结构
  • 5篇纳米

机构

  • 4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8篇北京科技大学
  • 22篇燕山大学
  • 16篇唐山学院
  • 1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1篇河北联合大学
  • 9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宝山钢铁股份...
  • 6篇东北大学
  • 6篇教育部
  • 5篇安徽工业大学
  • 4篇唐钢国际工程...
  • 4篇太原重工轨道...
  • 3篇安阳钢铁集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太原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鞍钢股份有限...
  • 2篇东华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22篇吴铿
  • 11篇陈津
  • 9篇杨跃辉
  • 8篇董永刚
  • 8篇徐光
  • 6篇林万明
  • 6篇郝赳赳
  • 6篇于丙强
  • 6篇梁国俐
  • 6篇赵军
  • 5篇杨利坡
  • 5篇胡海江
  • 5篇袁清
  • 4篇左兵
  • 4篇崔文权
  • 4篇胡金山
  • 4篇梁英华
  • 4篇苑少强
  • 4篇宋剑锋
  • 4篇徐万仁

传媒

  • 18篇钢铁
  • 7篇钢铁研究学报
  • 7篇热加工工艺
  • 7篇塑性工程学报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钢铁钒钛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金属热处理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特殊钢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工业加热
  • 3篇功能材料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煤矿机械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 9篇2022
  • 10篇2021
  • 26篇2020
  • 19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0篇2016
  • 18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火温度对锯片用复合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2020年
对45Mn2V/Q345复合锯片用钢进行了系列温度的回火处理,测定了试验钢的强度与伸长率,并观察了其显微组织,分析了回火温度对复合钢板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5Mn2V覆层淬火后得到针状马氏体,Q345钢基板形成板条马氏体。回火温度在400℃以下时,45Mn2V钢组织中析出的碳化物细小且弥散,超过400℃后则明显粗化,达到480℃时粗大的碳化物大量析出,导致试验钢的强度先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480℃时有明显的增加。基板组织在回火过程中则主要发生马氏体板条的合并粗化,达到480℃后开始出现等轴的再结晶晶粒,但这一变化未能改善复合钢板的塑性。
杨跃辉苑少强郭继富韩会杰张艳龙
关键词:复合钢板回火处理
铁精粉配比对钒钛烧结矿矿相结构及冶金性能的影响
针对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严重等问题,以不同烧结原料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XRD等设备,分析了不同铁精粉及不同铁精粉配比对烧结矿矿相结构及冶金性能的影响。  对现场具有相似化学成分的两种磁铁矿型烧结矿做出研究。研究...
赵喆
关键词:烧结矿矿相结构
文献传递
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2015年
介绍了通过微波辅助的离子交换法制备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复合光催化剂在降解水体中亚甲基蓝的过程中呈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插层复合光催化剂对亚基蓝在碱性条件下能发挥更高效的降解作用且对不同初始浓度的亚甲基蓝均具有较好的移除降解效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Ag插层复合光催化剂要比等量的Ag负载K_4Nb_6O_(17),Ag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高很多,使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在净化水体污染物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优势。
穆晨帆梁英华刘利胡金山崔文权
关键词:AG纳米颗粒亚甲基蓝
放宽高炉喷吹煤粉粒度的工业实验被引量:18
2003年
在安钢炼铁厂1#高炉喷吹瘦煤时进行了煤粉粒度放宽的工业试验.将小于74μm(-200目)的比例由70%放宽到30%后,磨煤能力提高了21%.采用粒度较粗的煤粉,风口前循环区变长,煤粉的置换比和喷煤比都有所提高,置换比和喷煤比提高的程度随富氧率升高而增加,使高炉生产效益有了一定的改进.
马政峰吴铿杨天钧左兵张向国窦庆和魏群
关键词:高炉炼铁喷吹煤粉富氧率置换比喷煤比
风载作用下重载列车过盈配合面的力学和微动特性分析
2020年
为研究风载作用下列车轮轴过盈配合面间的力学及微动特性,根据高速重载列车轮对尺寸以及轮轨尺寸,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速重载列车轮轨运行模型,模拟了风载作用下轮对在轮轨上运行1周的过程,并结合Matlab数据分析软件以及Excel分析了高速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风载对过盈配合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分别得到了过盈配合面上的Mises应力、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三维分布图,同时对过盈配合面轴向微动滑移和周向滑移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仿真结果得到过盈配合面上节点的三维微动滑移轨迹图。分析力学和滑移轨迹分布图得出轮轴过盈配合面上Mises应力、径向应力,切向应力以及滑移量在不同节点位置处的力学和滑移特性。
董永刚宋剑锋黄鑫磊仪帅骆国玲李树林
关键词:风载重载列车
碱金属对铁氧化物气-固还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热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Fe2O3在竖式电阻炉内被CO/CO2混合气体还原,Na2O对其还原行为的影响,共设计了4个成分,分别为纯Fe2O3、Fe2O3-1%Na2O、Fe2O3-3%Na2O和Fe2O3-5%Na2O。在还原过程中由于还原失氧引起的试验小饼失重量被实时记录下来,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还原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以此来判断Na2O对Fe2O3还原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还原后试样的微观形貌变化。研究发现:Na2O的存在将阻碍Fe2O3的还原。通过对还原后小饼的显微形貌观察,结合FeO-Na2O二元相图,发现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在还原过程中产生液相引起的。另外,还检测了还原前后试验小饼的孔隙率和体积变化。检测结果确认:还原后含Na2O的试验小饼的孔隙率和体积都有所下降。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同样归因于还原过程中液相的产生。
潘文吴铿赵勇赵志星MIN Dong Joon
关键词:NA2OFE2O3显微形貌
冶金反应工程学学科体系的初探
为了适应冶金反应工程学学科的发展,借鉴了化学反应工程学学科的体系,探讨冶金反应工程学学科体系。考虑冶金应用基础的物性数据不足等,提出了将冶金反应工程学和冶金反应工程分开的构想。冶金反应工程学为该学科的基础部分(确定定解条...
吴铿任海亮张二华折媛
关键词:分段法
高炉大喷煤时煤粉利用率的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根据岩相显微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结果,计算了宝钢高炉不同煤比操作条件下,炉尘中未消耗煤粉中的碳含量。给出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炉尘碳含量与未消耗煤粉碳含量的关系式。确定了高炉喷煤比与炉尘碳含量和未消耗煤粉碳含量与喷煤比的关系式,进而计算了宝钢高炉在不同喷煤条件下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为高炉大喷煤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徐万仁吴铿张龙来赵勇张飞
关键词:高炉炼铁喷煤利用率炉尘
提高喷煤量对高炉风口焦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1
2005年
在不同喷煤比操作的宝钢高炉上进行了多次风口取样 ,对风口试样的性状、焦炭降解、未燃煤粉积存和炉缸现象等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随喷煤量提高 ,风口回旋区缩短 ,焦炭劣化加剧 ,煤粉消耗率下降 ,炉芯透液性变差。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喷煤操作、监控焦炭质量、控制炉缸侧壁侵蚀等。
徐万仁吴铿朱仁良张龙来
关键词:高炉喷煤风口焦
微波加热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脱碳物料的物相结构被引量:5
2013年
微波加热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可实现高碳铬铁粉快速固相脱碳,获得含CaO的中低碳铬铁粉.选取微波加热900,1000,1100,1200℃,并分别保温脱碳60min的系统样品,在测定其铬铁粉碳含量的基础上,采用金相、电子探针显微镜及XRD对比分析,研究了固相脱碳过程中铬铁粉的碳含量与物相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温度从900℃提高到1200℃,样品中高碳铬铁粉的碳含量可由8.16%分别降至5.06%,2.24%,1.71%,1.39%,其相变由富碳碳化物相(Cr,Fe)7C3逐步向富金属碳化物相(Cr,Fe)23C6、铬铁素体相CrFe变化;金相组织结构由(Cr,Fe)7C3粗晶粒状结构向(Cr,Fe)23C6蜂窝状溶蚀、CrFe粒状蚕食结构转变,脱碳物料中的铬氧化物主要有Cr2O3,CaCr2O4和CaCr2O7.综合考虑,最佳固相脱碳工艺条件为1100℃保温60min.
王龙陈津郝赳赳林万明李凯邓永光
关键词:微波加热碳酸钙显微组织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