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SP201009)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兵朱乐乐赵田丽袁守谦陈忠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篇ARB
  • 1篇电子背散射衍...
  • 1篇多层结构
  • 1篇铝合金
  • 1篇截面
  • 1篇搅拌摩擦
  • 1篇搅拌摩擦加工
  • 1篇合金
  • 1篇复合材料
  • 1篇复合材料组织
  • 1篇2024铝合...
  • 1篇纯镍
  • 1篇复合材

机构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4篇张兵
  • 3篇朱乐乐
  • 2篇陈忠伟
  • 2篇袁守谦
  • 2篇赵田丽
  • 1篇王乐
  • 1篇王快社
  • 1篇王文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重型机械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稀土Ce对纯镍组织和断口的影响
2015年
本文通过真空熔炼,在纯镍N6中添加稀土元素Ce。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了稀土Ce对纯镍N6中夹杂物、组织和断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Ce能够有效净化纯镍N6熔体,使熔体中夹杂物的数量显著减少,改变夹杂物的形状,减小夹杂物尺寸,但收得率仅为21%;少量Ce的氧化物夹杂呈菱形而残留在镍基体中,分布在晶界处;添加稀土Ce的N6板材拉伸断口韧窝均匀,且少有孔洞;部分稀土Ce与Ni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容易发生破碎,且冶金结合较弱,容易形成裂纹源,对N6板材的力学性能有严重影响。
林兆霞朱乐乐樊君王乐张兵
关键词:纯镍
ARB制备6063Al/MB2/6063Al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累积复合轧制(ARB)技术制备6063Al/MB2/6063Al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利用电子拉伸机、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常温态和热处理后ARB不同变形道次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ARB技术能够有效细化MB2层金属组织;ARB 2道次平均晶粒尺寸由16μm细化到2μm,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组织均匀性提高,但晶粒尺寸略有长大;抗拉强度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ARB 2道次最高,为192.5 MPa;复合材料伸长率在ARB 1、2道次轧制后变化不大,ARB 3~5道次轧制后复合材料的伸长率逐渐下降。
赵田丽张兵袁守谦陈忠伟
强制冷却搅拌摩擦加工2024铝合金晶粒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在强制冷却环境下,对2024铝合金进行了搅拌摩擦加工,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加工后各区域的晶粒特征及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母材区、热机影响区到搅拌区,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搅拌区组织明显细化,且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1.89μm。母材区大角度晶界居多,而热机影响区小角度晶界居多,搅拌区取向差分布呈现双峰现象。母材区为{124}<211>R取向,热机影响区主要为{001}<110>R-cube取向,搅拌区表现出较强的{113}<110>取向,热机影响区晶粒取向与搅拌区晶粒取向相近,表明在低温高应变条件下连续动态再结晶是搅拌区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拉伸试样的断裂位置位于热机影响区,这与{001}<110>R-cube取向的可动滑移系数量和滑移难易程度一致。
张兵林兆霞郭强王文朱乐乐王快社
关键词:搅拌摩擦加工电子背散射衍射
热处理对ARB制备6063Al/MB2多层结构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累积复合轧制技术制备6063Al/MB2多层结构复合材料,利用电子拉伸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了热处理对不同轧制道次6063Al/MB2多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和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ARB技术能够有效细化MB2层金属组织;试样在180℃热处理后,晶粒没有明显变化;320℃热处理后,晶粒明显长大;在220℃以下热处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比未经热处理态略有上升;在220℃以上热处理,抗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在低温下退火,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相比轧制后略有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层厚度增加,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导致剪切强度下降。
张兵朱乐乐赵田丽袁守谦陈忠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