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81)

作品数:9 被引量:166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晓健王洋牛璋彬陈超韩宏大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水管
  • 8篇给水
  • 8篇给水管
  • 8篇给水管网
  • 8篇管网
  • 4篇铁释放
  • 3篇余氯
  • 2篇溶解氧
  • 2篇铁细菌
  • 1篇电子能
  • 1篇电子能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生物腐蚀
  • 1篇水源
  • 1篇水源切换
  • 1篇水质稳定
  • 1篇水质稳定性
  • 1篇微生物腐蚀
  • 1篇硫酸盐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3篇天津市自来水...
  • 1篇北京市水务局
  • 1篇北京市自来水...

作者

  • 8篇张晓健
  • 7篇王洋
  • 6篇牛璋彬
  • 4篇陈超
  • 3篇何文杰
  • 3篇韩宏大
  • 2篇王生辉
  • 2篇阴沛军
  • 1篇陆品品
  • 1篇陈雨乔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给水管网中铁稳定性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43
2006年
介绍了给水管网中出现的铁稳定性问题,分析了管网水中铁不稳定的原因和危害,总结了国外关于铁稳定性问题的相关理论,提出我国应开展铁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张晓健牛璋彬
关键词:给水管网水质稳定性
Iron stability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a city of China被引量:3
2006年
A field study on the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of iron stability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was carried out in a city of China. The stability of iron ion was estimated by pC-pH figure. It was found that iron ion was unstable, with a high Fe (OH)3 precipitation tendency and obvious increase in turbidity. The outer layer of the corrosion scale was compact, while the inner core was porous.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scale was iron, and the possible compound constitutes of the outer scale were α-FeOH, γ-FeOOH, α-Fe2O3, γ-F2O3, FeCl3, while the inner were Fe3O4, FeCl2, FeCO3.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osion scale,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iron instability was iron release from corrosion scale. Many factors such as pipe materials, dissolved oxygen and chlorine residual affect iron release. Generally, higher iron release occurred with lower dissolved oxygen or chlorin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while lower iron release occurred with higher dissolved oxygen or chlorin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The reason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passivated out layer of scale of ferric oxide was broken down by reductive reaction in a condition of low oxidants concentration, which would result more rapid corrosion of the nine and red water phenomenon.
NIU Zhang-binWANG YangZHANG Xiao-jianHE Wen-fieHAN Hong-daYIN Pei-jun
某市给水管网铁细菌生长特征调查被引量:7
2007年
给水管网中存在的微生物腐蚀现象会造成管网水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给水管网中铁细菌的生长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某市给水管网,分别采用MPN法和平板计数法对管网水及水厂处理单元出水中铁细菌的数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管网水中的铁细菌含量为0~10^7 CFU/mL,变化范围较大,各处理单元出水中均有铁细菌存在;铁细菌数量与管线长度和温度没有相关性,和余氯值呈明显的负相关;铁细菌数量和管网水中总铁以及溶解性铁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但和颗粒性铁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洋牛璋彬张晓健王生辉
关键词:铁细菌给水管网微生物腐蚀MPN余氯
水源切换引起给水管网黄水问题原因分析被引量:61
2009年
针对水源切换造成黄水问题的原因开展试验研究.对水源切换前后原水水质进行分析,连续3个月跟踪监测出现黄水问题用户出水水质变化,利用XRD、SEM和EDS对出现黄水问题管段的管垢进行分析.利用试验室模拟反应器,比较不同水质下管材腐蚀速率及管垢铁释放速率.结果表明,水源切换后新水源水化学组分的较大变化,特别是硫酸盐浓度的大幅度增加是引发黄水问题的主要原因.拉森指数从原来的0.4左右增加到1.7-1.9,水源切换后数天内部分管网用户出水出现黄水问题.发生黄水问题地区的管垢致密壳层较为脆弱,在高浓度硫酸盐水质条件下,容易发生溶解破坏.通过反应器模拟试验,对于旧铸铁管,高浓度硫酸盐对管垢铁释放的影响要大于对管材基质腐蚀的影响.拉森指数与铁释放速率具有相关关系,随着拉森指数的增加,铁释放速率升高;对于旧铸铁管,其相关关系为非线性.由于出现黄水问题的管段管垢稳定保护层被破坏,即使随后管网水拉森指数降低到0.6左右,黄水问题仍持续较长时间.
王洋张晓健陈超潘安君徐扬廖平安张素霞顾军农
关键词:水源切换给水管网铁释放硫酸盐
给水管网中铁释放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7
2007年
在实验室静态试验下,定量分析了给水管网中无机化学水质参数对铁释放现象的影响,包括酸碱条件、氧化还原条件和无机离子等不同类别的水质参数.研究发现,铁释放速率都随着pH值、碱度和氧化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根据管网的一般条件,提出了控制铁释放现象的理论临界释放速率计算公式.根据理论临界铁释放速率,达到控制管网铁释放现象的必要条件时,管网水质条件满足的要求为pH大于7.6,碱度大于150 mg/L,溶解氧浓度大于2 mg/L,氯离子浓度小于150 mg/L.
牛璋彬王洋张晓健陈超王生辉
关键词:铁释放PH碱度溶解氧氯离子
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研究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对北方A市水源更换过程中管网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33 h的监测发现,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管网水水质部分指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pH从7.54降到7.18,碱度从188 mg.L-1降到117 mg.L-1,氯化物从310 mg.L-1降到132 mg.L-1(以Cl-计),电导率从0.176 S.m-1降到0.087 S.m-1,钙离子和镁离子略有下降分别为15 mg.L-1和11 mg.L-1,这些都是由于滦河水质与黄河水质不同造成的;余氯在换水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源更换造成耗氯量增加以及夜间用水量少造成管网水输配时间长引起的;pH、碱度、余氯的变化使得管网水中铁的含量增加,最高达到0.4 mg.L-1,超出饮用水标准规定的0.3 mg.L-1.通过分析水源更换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稳定的方法主要有提高pH、增加碱度、投加缓蚀剂和严格保证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指标特别是余氯等.
王洋牛璋彬张晓健陈超何文杰韩宏大
关键词:给水管网化学稳定性铁释放
给水管网管壁铁细菌生长特性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利用AR反应器对管壁铁细菌的生长特性、影响因素以及悬浮铁细菌与管壁铁细菌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管壁铁细菌在反应器运行12 d后达到稳定生长,出水中铁细菌数量比进水增加1 lg,剪切力对于铁细菌达到稳定生长的时间有影响,但对稳定生长后挂片上的铁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稳定余氯0.3 mg/L可以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铁细菌的生长,数量降低1 lg;对于管垢内的铁细菌即使余氯增加到1.0 mg/L仍无法杀灭;余氯浓度0.05 mg/L无法有效控制悬浮和管壁附着铁细菌的生长.对于稳定生长下的管壁铁细菌,增加余氯浓度至1.25 mg/L,可使管壁铁细菌数量降低2 lg^3 lg.稳定生长状态下,悬浮铁细菌与管壁铁细菌数量具有线性关系.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给水管网铁细菌生长控制对策:维持管网余氯0.3 mg/L;定期采用较高浓度消毒剂冲洗管道;采用新型防腐管材或加快旧管网改造,提高管网抗腐蚀性能等.
王洋张晓健陈雨乔陆品品陈超
关键词:铁细菌给水管网余氯
给水管网中管内壁腐蚀管垢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6年
使用扫描电镜(SEM)、X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给水管网中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上的管内壁腐蚀管垢进行微观形态、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化合物构成等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管垢外部平滑而致密,内部为多孔结构.铁是管垢最重要的化学组成,管垢基本上是含铁的化合物.外层管垢可能的化学组成是-αFeOOH、γ-FeOOH、-αFe2O3、-γFe2O3、FeCl3等三价铁化合物,而内层管垢则为Fe3O4、FeCl2、FeCO3等二价铁及二价铁与三价铁共同存在的化合物.管垢的特征取决于管网水力条件、水质条件和管材本身特性.
牛璋彬王洋张晓健何文杰韩宏大阴沛军
关键词:给水管网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X光电子能谱
某市给水管网中铁释放现象影响因素与控制对策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针对某市管网水中铁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管垢向管网水中释放出的铁是管网水中铁超标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发现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中管垢的主要化学组分为铁.在给水管网中,管网水的溶解氧和余氯浓度低时,对应的管网水中铁释放现象严重,其原因是还原条件使管垢表面的致密钝化层被破坏,造成二价铁的大量释放.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给水管网中铁释放和“红水”现象的控制对策.
牛璋彬王洋张晓健何文杰韩宏大阴沛军
关键词:给水管网铁释放管材溶解氧余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