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80065)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彬李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35
- 2010年
-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江苏省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总量逐年走高。而社会就业需求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增大学生就业供给量。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不平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从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入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李彬
- 关键词:学科专业结构大学生就业
- 中国高校规模扩张与大学生城镇就业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水平对大学生城镇就业规模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总量增长对专业供给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城镇就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专业供给结构不同的变动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结构性失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就业矛盾的缓解,有待于经济结构的持续改善和高校内部改革的深化。
- 李彬
-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就业结构
- 基于制造业结构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关联性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文章运用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制造业结构变动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技术型人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作用最大,大学生作为技术型人才主要来源,制造业整体就业结构需求直接受着大学生专业结构的制约,制造业结构变动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变动。笔者认为,伴随制造业结构变动,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合理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 李卉李彬
-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大学生就业
- 制造业结构变动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分析
- 2012年
- 运用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制造业结构变动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技术型人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作用最大。大学生作为技术型人才主要来源,制造业整体就业结构需求直接受着大学生专业结构的制约,制造业结构变动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变动。伴随制造业结构变动,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合理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 李卉
-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大学生就业
- 产业融合与人才培养综合化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产业融合和技术融合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在高技术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产业融合改变了原有技术体系的标准,多种技术融合与生成,需要跨学科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改革教学环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 李彬
- 关键词: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