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025014)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阴正勤秦伟王仕军赵妍君江文珊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视皮层
  • 8篇皮层
  • 5篇神经元
  • 3篇视觉可塑性
  • 3篇视皮层神经元
  • 3篇突触
  • 3篇皮层神经元
  • 2篇溶酶
  • 2篇溶酶原激活剂
  • 2篇弱视
  • 2篇受体
  • 2篇天冬氨酸
  • 2篇突触后
  • 2篇突触后电流
  • 2篇组织型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机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作者

  • 11篇阴正勤
  • 4篇秦伟
  • 3篇赵妍君
  • 3篇王仕军
  • 3篇江文珊
  • 2篇曾玉晓
  • 2篇郑莎
  • 1篇汪辉
  • 1篇任茜
  • 1篇胡志安
  • 1篇范慧民
  • 1篇秦伟
  • 1篇高朋芬
  • 1篇张耀
  • 1篇翁传煌
  • 1篇陈莉
  • 1篇赵研君

传媒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光学成像对眼优势柱及其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2004年
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单眼视觉剥夺产生眼优势柱移动,其可塑性机制的认识目前尚不明确,有关研究将为弱视的康复奠定基础。脑光学成像为眼优势柱的功能解剖和电生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综述脑光学成像的方法,眼优势柱的可塑性,以及眼优势柱与方位优势柱的光学特征、相互关系等。
秦伟阴正勤
关键词:弱视光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儿童高度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远视性屈光参差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对术后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法观察42例高度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病例,年龄范围6~14岁。使用SVS Apex 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其中联合L型mask盘矫正单纯远视9例,联合P型mask盘矫正远视合并散光12例)及鹰视世纪波准分子激光系统(21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对患儿高度远视眼行LASIK,术后进行弱视治疗。术后对视力、屈光度和双眼视功能进行分析。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矫治屈光度数为+3.00-+7.50D,术后2年66.6%术眼残余屈光度数在预计矫正屈光度数±1.00D的范围内。术后随访发现睫状肌麻痹下等值球镜屈光度数波动范围为+0.99~+0.67D。最佳戴镜矫正远、近视力均不丢失。术后2年平均最佳戴镜矫正远视力为0.40±0.28,平均最佳戴镜矫正近视力为0.78±0.39。经规范弱视治疗,双眼不等像、同时视、融合、立体视及隐斜均得以改善。结论对患有高度远视性屈光参差且不能耐受戴镜矫治的儿童,采用LASIK矫治屈光参差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且这一手术有助于提高高度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愈率。
汪辉阴正勤陈莉任茜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远视弱视
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出生后14、21和28d正常、双眼形觉剥夺和去除剥夺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然后在人工脑脊液中同时加入D,L2氨基5磷酸基戊酸50μmol/L和氰基7硝基喹啉2,3二酮20μmol/L,分离出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成分电流,分析其电学特性。结果随着周龄增加,正常组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下降时间和峰值显著变长和增大(P<005);而双眼形觉剥夺组内无明显变化(P>005);去除剥夺后1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下降时间和峰值增大(与双眼形觉剥夺组生后4周比较,P<005)。各组内,上升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随着视觉发育,正常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增强,双眼形觉剥夺抑制这一变化,恢复视觉输入后可以逆转。(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740)
秦伟阴正勤王仕军赵妍君
关键词:双眼形觉剥夺视皮层神经元视觉发育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电流的发育变化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发育变化。方法 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记录出生后 14、2 1、2 8d龄Wistar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然后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荷包牡丹碱 ( 2 0 μmol/L) ,记录谷氨酸受体电流 ;接着在人工脑脊液中同时加入荷包牡丹碱 ( 2 0 μmol/L)和 6 氰基 7 硝基喹啉 2 ,3 二酮 ( 2 0 μmol/L) ,记录NMDA受体电流 ,并计算NMD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的峰电流的比率。结果 大鼠睁眼后 ,视皮层神经元的NMDA受体电流的下降时间显著变短 (P <0 0 5 ) ,而上升时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NMDA受体电流和谷氨酸受体电流比率逐渐变小 (P <0 0 5 )。结论 随着视觉输入的增加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NMDA受体电流的时程变短 。
秦伟阴正勤王仕军赵妍君范慧民胡志安
关键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视皮层
成年及幼年Long-evans大鼠视皮层HSP8基因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protein 8,HSP8)基因在幼年和成年Long-evans大鼠视皮层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处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内的幼年Long-evans大鼠和处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后的成年Long-evans大鼠视皮层中HSP8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幼年大鼠和成年大鼠视皮层间HSP8mRN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成年大鼠视皮层中HSP8/G3PDH为0.68±0.03,幼年大鼠视皮层中HSP8/G3PDH为0.14±0.06,HSP8mRNA在成年大鼠视皮层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幼年大鼠(P<0.05)。结论:HSP8基因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后的成年大鼠视皮层中呈高水平表达,是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的候选基因。
江文珊阴正勤
关键词:视皮层
Long Evans大鼠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视皮层tPA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Long Evans大鼠出生后视皮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分布、表达、活性的变化及与视皮层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的关系。方法Long Evans大鼠131只按出生后周龄分为1、3、5、7、14周共5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定位检测tPA的分布,免疫印迹定量法检测视皮层总蛋白中tPA的表达,发色底物酶活性分析法测定视皮层tPA的活性。结果除1周组外,各组视皮层Ⅱ-Ⅲ层、Ⅳ层tPA免疫荧光呈阳性,主要分布在Ⅱ-Ⅲ层(P<0.01)。Ⅱ-Ⅲ层以5周组tPA阳性细胞密度最高(P<0.01),14周组最低(P<0.01);Ⅳ层以3周组tPA阳性细胞密度最高,14周组最低(P<0.01)。除1周组外,各组视皮层总蛋白中tPA均有表达,5周组最高(P<0.05),14周组最低(P<0.05)。视皮层tPA活性3周组最低(P<0.01),5周组最高(P<0.01)。结论tPA参与视皮层可塑性关键期的“终止”,可能是Ⅱ-Ⅲ层、Ⅳ层之间突触可塑性存在异质性的结构基础之一。
郑莎张耀曾玉晓阴正勤
关键词:视皮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大鼠视皮层两类神经元的NMDA及GABA_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电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探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类型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的关系。方法对出生后14—28d龄正常大鼠进行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分别采用神经药理学方法分离和记录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以及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IPSCs),并进行神经元细胞内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NMDA受体介导的EPSCs峰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及NMDA/谷氨酸电流比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细胞GABAA受体介导的IPSCs下降时间较颗粒细胞的短(P〈0.05),而峰值和上升时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GABAA受体在大鼠视皮层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而NMDA受体在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具有同质性。
秦伟阴正勤翁传煌赵研君高朋芬
关键词: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
大鼠视觉可塑性相关cDNA文库的构建及筛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筛选视觉可塑性相关基因,探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形成及终止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并通过PCR筛选、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测序及同源性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高消减效率的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筛选得到42个在大鼠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后视皮层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51个在大鼠视觉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共得到16个有效序列,其中15个为已知基因,另一个可能为新基因片段。结论通过对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的建立,筛选出一批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形成或终止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视觉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江文珊阴正勤
关键词:视皮层CDNA文库
大鼠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基因的筛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基因,探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暗饲养及暗饲养后加光照刺激动物模型,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大鼠视皮层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的cDNA文库。并通过PCR筛选、反向Northem杂交验证、测序及同源性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高消减效率的大鼠视皮层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的cDNA文库,经筛选、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得到14个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时视皮层上调表达基因的片段。其中13个为已知基因,除B—Tubulin、Mbp、Cyclophilin基因有文献报道跟可塑性有关外,其余基因与视觉可塑性的关系以往少有报道。结论通过大鼠视皮层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的cDNA文库的建立,筛选出一批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江文珊阴正勤
关键词:视皮质神经元可塑性基因文库
tPA参与眼优势柱可塑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哺乳动物的初级视皮层神经元具有眼优势,左、右眼优势的双眼细胞是按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柱状交替排列的,即形成眼优势柱。在可塑性关键期内,初级视皮层对视觉输入的变化非常敏感,单眼剥夺将导致眼优势柱由被剥夺眼向开放眼移动。在此之前,双眼视觉输入的差异已经作为始动因素干扰兴奋-抑制平衡,产生一系列与可塑性相关的中介性信使物质,共同作用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增强其蛋白水解效应,为视皮层的结构重组创造有利环境,从而在树突棘水平上,将快速的功能变化和经验依赖性神经环路的重构联系起来。
郑莎阴正勤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视皮层突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