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2001]3)
- 作品数:33 被引量:847H指数:16
- 相关作者:吕传汉汪秉彝夏小刚杨孝斌宋运明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惠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被引量:180
- 2001年
-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着力抓住创设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的"情境-问题"学习链,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利于我国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 吕传汉汪秉彝
- 关键词:数学情境数学学习数学教育数学问题
- 中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评价探究被引量:29
- 2007年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已逐步引起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给定的同一情境,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水平可以用5个等级来刻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多,或提出问题的速度快,并不能说明其提出问题的质量就好.
- 郑雪静汪秉彝吕传汉
- 关键词:提出数学问题评价指标
- 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提出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1
- 2006年
- 在数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是指通过对情境的探索产生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随着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的颁布,提出问题成为美国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20多年以来,美国在提出问题的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国新课程下提出问题由课程理念向教学现实的转移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 夏小刚吕传汉
- 关键词:数学教育
- 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氮钾施用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二次饱和D回归最优设计 ,研究了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氮、钾肥施用的关系 ,建立了重穗型杂交水稻产量 (y)与密度与氮、钾施用的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解析的基础上 ,进行计算模拟研究和优化选择 ,提出了重穗型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氮、钾用量施用技术方案 :单产≥ 70 0kg/6 6 7m2 ,6 6 7m2 栽插密度为 1 .34~ 1 .5 4万 ,施尿素 2 2 .0~ 2 5 .7kg、普钙33.3kg、氯化钾 1 4.9~ 1 8.6kg ;单产≥ 75 0kg/6 6 7m2 ,6 6 7m2 栽插密度为 1 .4~ 1 .6万 ,施尿素 2 5 .4~ 2 9.1kg、普钙 33.3kg、氯化钾 1 5 .6~2 0 .0kg;单产≥ 80 0kg/6 6 7m2 ,6 6 7m2 栽插密度为 1 .3~ 1 .7万 ,施尿素 32 .0kg、普钙 33.3kg、氯化钾 1 6 .4~ 2 2 .7kg。
- 张书华余常水李仕敏唐相群王怀昕朱红王炜
-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密度氮钾施肥
- 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若干思考被引量:78
- 2003年
- 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改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一个窗口.对问题提出的研究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促进问题解决的一种手段,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互动,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应关注影响该能力的认知和情感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地给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与自信心.
- 聂必凯汪秉彝吕传汉
- 关键词:数学问题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活动中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 跨文化视野下中美学生数学思维差异的比较被引量:14
- 2006年
- 在问题解决中,中美两国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偏于使用抽象的策略和符号表征,而美国学生则往往比中国学生更频繁地使用视觉的策略和表征。这些差异既是对两国数学教学文化的不同反映,也是渗透在两国不同数学教学文化中的数学教育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对学生影响的结果。
- 夏小刚吕传汉
- 关键词:数学思维跨文化视野
- 初中“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实践——“二次函数”单元情境教学案例被引量:9
- 2003年
- 在“二次函数”单元教学中,利用同一情境引发问题进行“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学生在“疑—问—探—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在初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尺度,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设置与显示生活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胡玉琼毕秀国
- 关键词:数学情境二次函数
- 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实践——“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学案例被引量:1
- 2003年
- 在小学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十分必要、可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具体情境导入,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过渡;引导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拓广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视野;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叶丽华
- 关键词:数学情境创造性思维感性认识教学案例
- 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实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被引量:14
- 2003年
- 小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可以发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数学经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中也要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发展.
- 徐丽媛
- 关键词:数学情境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教学案例
-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析被引量:49
- 2004年
- 中小学“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研究是基于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大趋势而开展的一项前沿性、探索性与实证性的数学教学研究.它所提倡的课堂教学观有:(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3)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实验研究还应在以下 3 方面做出努力:(1)实验研究范围需进一步扩大;(2)将“ 情境—问题” 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向其它学科渗透;(3)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 杨孝斌汪秉彝
-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