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WF0714ZY06)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黄薇史方方王波陈进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丹江口水库
  • 1篇断面
  • 1篇学分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鱼类
  • 1篇生态流量
  • 1篇生态学分析
  • 1篇水库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情势
  • 1篇水资源
  • 1篇累积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
  • 1篇汉江中下游
  • 1篇白鲟

机构

  • 4篇长江科学院

作者

  • 4篇黄薇
  • 2篇史方方
  • 2篇王波
  • 1篇陈进

传媒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断面生态流量指示鱼类的选取被引量:2
2007年
河道水能资源的开发会对天然径流产生影响,可以选取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指示鱼类作为制定河流生态流量的依据之一。以宜宾断面为例,对长江上游干流分布的珍稀鱼类、主要经济鱼类的生活习性和资源现状进行介绍,并结合产卵环境、索饵环境和生长洄游环境,对珍稀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的代表性,从物种价值、产卵、索饵和生长洄游4方面的10个指标进行定量赋分。分析表明,白鲟对长江上游干流水生生物的水文需求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作为宜宾断面生态流量制定的指示鱼类。
王波黄薇
关键词:生态流量白鲟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影响的生态学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汉江中下游河道生态系统的特点,以鱼类为指示生物,初步探讨了上述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汉江中下游鱼类的生长、繁殖和越冬等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降低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史方方黄薇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水文情势鱼类
累积环境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首先从累积影响的概念和分类两方面对累积影响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回顾了累积影响概念产生、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定义累积影响必须包括的核心内容;对国内外累积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国外对累积影响的研究开展得较早,但仍然存在累积影响定义不一致、方法定量性差、结论没有公信力等问题。国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累积影响进行研究,主要集中于方法研究,对定义和实例探讨较少;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累积影响分析方法进行归类,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特别对累积影响在水利学科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流域梯级开发背景下累积影响分析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累积影响研究的几点趋向。
王波黄薇陈进
关键词:累积环境影响水资源研究方法
用改进湿周法计算河道内最小生态流量被引量:15
2009年
在探讨总结国内外计算河道内最小生态流量(mini muminstreamecological flow)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汉江流域的实际情况,选用改进湿周法对汉江上游石泉、安康和白河3个水文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进行定量估算。与Tennant法相比较,表明采用曲率湿周法计算的汉江上游河道内最小生态流量是比较合理的。计算结果为:石泉、安康、白河3个断面的最小生态流量依次为40,70,100 m3/s,分别占各断面多年平均天然流量的11.23%,11.08%,12.55%。
史方方黄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