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AMGJ2012M78)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宋晓爽王强张义军戴建华郑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防雷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闪
  • 1篇地闪密度
  • 1篇电流
  • 1篇正地闪
  • 1篇平均电流
  • 1篇负地闪
  • 1篇大电流

机构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上海市防雷中...

作者

  • 1篇姚雯
  • 1篇郑栋
  • 1篇戴建华
  • 1篇张义军
  • 1篇王强
  • 1篇宋晓爽

传媒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闪活动特征及海陆差异被引量:14
2014年
利用LS8000闪电定位系统2009-2011年的地闪观测资料对上海及周边地区(120~122.5°E,30~32°N)的地闪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区域内正地闪的比例约占8.5%,大电流地闪(电流绝对值大于50 kA)的比例约为5.6%.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在6-9月,峰值出现在8月;日变化上,12:00-19:00闪电活动最为活跃,峰值出现在14:00,凌晨闪电活动最弱.从日变化上来说,正地闪和大电流地闪比例在地闪活动较强时段低于地闪活动较弱时段;在月分布上,在地闪活动最强的夏季,正地闪比例普遍在10%以下,在地闪活动较弱的春、秋、冬季,正地闪比例普遍在10%以上.以北纬31°为界,分析区域北部地闪密度基本在6~12次·km-2·a-1以上,南部基本在2.4~4.8次·km-2·a-1.同时陆地上的地闪密度要显著高于湖泊和海洋上的地闪密度,而海洋上的正地闪比例和大电流地闪比例要显著高于陆地.闪电空间分布的时间变化说明,下午地闪活动主要出现在陆地,而凌晨地闪主要出现在水体附近,其它时段则表现出过渡特征,这与下垫面的加热作用紧密相关.
宋晓爽郑栋张义军姚雯戴建华王强
关键词:地闪密度正地闪负地闪平均电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