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33)

作品数:17 被引量:189H指数:8
相关作者:赵荣钦丁明磊张战平刘英李宇翔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碳排放
  • 4篇碳收支
  • 3篇碳排放强度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企业
  • 1篇低碳
  • 1篇地理
  • 1篇典型区
  • 1篇对数平均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生产率
  • 1篇省水
  • 1篇水土
  • 1篇水土资源
  • 1篇水土资源开发
  • 1篇丝绸之路
  • 1篇碳减排
  • 1篇碳排放绩效

机构

  • 16篇华北水利水电...
  • 7篇郑州航空工业...
  • 4篇云南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13篇赵荣钦
  • 10篇丁明磊
  • 9篇张战平
  • 7篇刘英
  • 2篇冯德显
  • 2篇黄贤金
  • 2篇杨青林
  • 2篇刘薇
  • 2篇李宇翔
  • 1篇焦士兴
  • 1篇刘薇
  • 1篇李志萍
  • 1篇黄志全
  • 1篇秦耀辰
  • 1篇张斌
  • 1篇徐晨光
  • 1篇曹连海
  • 1篇邢月
  • 1篇刘秉涛
  • 1篇张俊华

传媒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Chines...
  • 1篇环境经济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市典型产业用地效益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基于181家企业的调查被引量:14
2018年
研究目的:从企业视角探讨用地效益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并提出低碳、集约的产业用地方式和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基于郑州市2012—2015年181家典型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Tapio脱钩模型等方法分析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1)产业用地效益水平整体不高且行业差异明显,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地效益水平最低,烟草制品业用地效益水平最高;(2)大多数产业碳排放强度小于0.1 t/m2,且年际变化波动较小,碳排放强度最大的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最小的是汽车制造业;(3)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差异明显,且两者间的脱钩状态随时间波动较大,2012—2015年以扩张负脱钩和强脱钩为主。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为扩张负脱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为强脱钩。研究结论:不同产业用地效益和碳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和脱钩状态差异明显,建议未来应采取差别化的发展模式和策略,比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应重点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则应重点通过土地集约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
余娇赵荣钦侯丽朋刘秉涛张战平李宇翔杨青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
河南省典型区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是导致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不仅有助于从资源耦合的视角深化碳排放效应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于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13个典型村庄的农户调查数据,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水土资源开发的不同环节来看,土地投入导致的碳排放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碳排放源;(2)就不同作物而言,小麦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大于玉米和花生的;(3)就不同地区而言,豫东与豫北的碳排放强度要大于豫南与豫西的,其中,生产资料投入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地形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大小;(4)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要远大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建议未来应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农业节能和节水技术、规模化经营、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来降低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的碳排放强度。
王帅赵荣钦苏辉冯德显肖连刚杨青林熊涛杨文娟
关键词:水土资源碳排放农业
专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及定位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城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资源环境、人口流动、区域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专业更名的背景及新形势的要求,在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技能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从人文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规划技术及其应用两个专业方向提出了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进行定位,重点对不同方向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领域、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以及就业去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本专业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赵荣钦丁明磊徐晨光张战平郝仕龙李志萍黄志全
河南省水、土、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水、土、能等资源是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研究区域各种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排放的相互影响机制,对于推动资源节约和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6—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水、土、能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总体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地市之间差异明显;2在河南全省及三大区域的空间大尺度上,资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在河南省地级市空间尺度上,资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强度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吻合;4对于不同区域而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碳排放强度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对碳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目标应该有所侧重和区分,采取差别化的发展策略,这对于河南省未来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李凯赵荣钦张俊华曹连海张斌满洲
关键词:碳排放碳排放强度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对河南省碳排放及碳足迹峰值进行了预测,旨在了解河南省未来碳减排潜力,寻求低碳发展的对策。[方法]基于省域层面,以河南省为例,对历年的碳收支和碳足迹状况进行了核算和评估,并通过STIRPAT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碳排放峰值进行预测。[结果](1)河南省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6.83×107 t上升到2012年的1.77×108 t,涨幅为159.2%,其中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大,工业占主导地位,不同途径碳排放的增幅具有明显差异,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2)河南省2000—2012年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呈逐年增加态势,从2000年的1.71×107 hm2上升到2012年的4.42×107 hm2。碳足迹的扩大造成了1.68×108 hm2的生态赤字。(3)在基准和低碳情景下,河南省碳排放峰值有望出现在2040和2035年,在考虑区域碳吸收补偿的前提下,碳排放峰值将分别提前到2035和2025年。[结论]河南省碳收支呈现明显的不匹配状态,但在考虑碳补偿的基础上,河南省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空间。
赵荣钦刘薇刘英丁明磊张战平王杰
关键词:碳收支碳足迹
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机理及政策框架研究被引量:35
2014年
土地利用活动是区域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组合格局的改变会影响区域碳循环的规模和强度。开展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研究,有助于从区域开发、产业调整、土地规划、城镇布局及城市发展模式等方面促进区域低碳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对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机理,探讨了土地利用活动对区域自然和人为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从土地利用方式、结构、规模和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机理,并提出了从价格、规划、税收和供地计划入手选择调控手段、确定调控对象,从而改变区域系统运行状况,以实现对区域碳循环进行调控的总体思路;最后从低碳土地利用技术、规划、模式和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的政策框架和实施策略:①低碳土地利用技术:包括低碳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和土地循环利用技术;②低碳土地利用规划:包括低碳型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低碳交通用地系统规划、低碳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规划及低碳主体功能区规划;③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包括区域生态建设模式、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紧凑型城市模式与低碳生态工业园模式;④低碳土地利用政策:包括土地碳补偿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低碳土地金融制度、土地利用碳核算制度及低碳土地调控体系。通过构建区域系统碳循环的土地调控政策体系,不仅为区域土地利用活动提供指导,也可以为区域低碳土地利用调控提供参考。
赵荣钦黄贤金刘英丁明磊
关键词:碳循环
区域二元碳收支的理论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在全球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区域"自然—社会"二元碳收支成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区域二元碳收支不仅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社会"耦合的碳循环压力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推动区域低碳发展和协同减排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区域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区域"自然—社会"二元碳收支的内涵、特征和理论框架;探讨了区域人类活动对二元碳收支的影响机制,阐述了区域不同空间尺度碳收支之间的内在关系;从碳排放、碳吸收、碳流通及碳平衡等角度对当前区域碳收支研究的主要方法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对比;从全球、国家、省级、城市、城区、县域及社区、典型产业及人类活动等不同尺度对近年来区域二元碳收支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提出了区域碳收支综合研究的重点方向:区域二元碳收支的集成模拟研究,区域碳收支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基于区域碳收支核算的区域横向碳补偿研究,区域碳收支与区域资源环境效应的关系和区域碳收支的综合调控研究。
赵荣钦刘英丁明磊张战平黄贤金秦耀辰
关键词:碳吸收碳排放碳收支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县域空间横向碳补偿研究被引量:45
2016年
区域碳收支和生态补偿是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县域层面碳收支评估并构建区域横向碳补偿模式,对于推动区域低碳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构建了区域碳补偿的研究框架和测算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开展了县域空间碳收支核算和碳补偿方案的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县域空间碳收支及其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县域空间碳吸收强度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县域空间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从市辖区向外围的周边县(市)逐渐减少"的特点。2)县域碳补偿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工业能源消费越大、人均GDP越高的地区,碳补偿率往往越低;反之,碳补偿率越高。3)依据河南省各县域单元碳补偿价值的差异,大致可以将河南省分为三类区域,即重点支付区、重点获补区和相对均衡区。重点支付区大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重点获补区主要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的粮食主产区,这两类区域之外的其他县市则属于相对均衡区。4)为实现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公平发展,未来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横向碳补偿体制,建立基于碳收支核算的县域碳排放配额制度和主体功能区约束开发方案,并实施以低碳为导向的差别化的区域考核机制,这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公平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荣钦刘英马林李宇翔侯丽朋张战平丁明磊
关键词:碳收支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郑州市碳排放压力分析及预测被引量:3
2016年
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城市碳收支核算不仅有助于建立区域碳平衡分析的理论框架,而且对于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及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郑州市为例,在对碳收支及碳排放压力进行核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对郑州市2030年的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研究,并提出了郑州市低碳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郑州市碳收支呈明显不匹配现象,碳排放总量及其增速明显超过了碳吸收。其中,能源活动和农作物分别是主要的碳源和碳汇途径,两者各占碳排放/吸收比重的80%以上;(2)郑州市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节能减排和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区域碳排放效率明显提升;但总体而言,郑州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增长;(3)预测发现,2030年碳排放量虽比2012年大幅度增长,但碳排放效率逐渐提升,预期碳排放增长率不断下降。
侯丽朋赵荣钦刘英刘秉涛丁明磊张战平
关键词:碳收支
Carbon Emission of Regional Land Use and Its Decomposition Analysis: Case Study of Nanjing City, China被引量:10
2015年
Through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types and carbon emission items, this paper estimated carbon emissions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Nanjing City, China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by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 mode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otal anthropogenic carbon emission of Nanjing increased from 1.22928 x 107 t in 2000 to 3.06939 x 107 t in 2009, in which the carbon emission of Inhabitation, mining & manufacturing land accounted for 93% of the total. 2) The average land us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Nanjing in 2009 was 46.63 t/ha, in which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Inhabitation, mining & manufacturing land was the highest(200.52 t/ha),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land use types. 3) The average carbon source intensity in Nanjing was 16 times of the average carbon sink intensity(2.83 t/ha) in 2009, indicating that Nanjing was confronted with serious carbon deficit and huge carbon cycle pressure. 4) Land use area per unit GDP was an inhibitory factor for the in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s, while the other factors were all contributing factors. 5) Carbon emission effect evalua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land use activities to formulate low-carbon land use strategi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ZHAO RongqinHUANG XianjinLIU YingZHONG TaiyangDING MingleiCHUAI Xiaowei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对数平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