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11102)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袁建平孟柱赵志忠施冉冉余天虹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铅锌矿
  • 2篇锌矿
  • 1篇优势植物
  • 1篇有效态
  • 1篇植物
  • 1篇植物修复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偏离份额
  • 1篇偏离份额分析
  • 1篇偏离份额分析...
  • 1篇铅锌矿区
  • 1篇铅锌矿区土壤
  • 1篇重金属含量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有效态
  • 1篇尾矿废弃地

机构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袁建平
  • 1篇赵志忠
  • 1篇王平
  • 1篇孟柱
  • 1篇余天虹
  • 1篇施冉冉

传媒

  • 1篇河南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海口产业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海口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剖析.结果显示,对于海南全省经济发展来说,海口市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基础差,竞争力较弱,第二、三产业基础较好但竞争力很差;海口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乐观,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结构单一.针对海口市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口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袁建平余天虹施冉冉王平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
海南昌化铅锌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态研究
2016年
“海南昌化铅锌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态研究”项目的工作开展,主要采用资料收集与野外现场调研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南省昌江县昌化镇铅锌矿尾矿废弃地取得垂直样品75个,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尾矿废弃地铅锌矿
昌化铅锌矿废弃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了昌化铅锌矿废弃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污染特征。【方法】在昌化铅锌矿废弃地的3个研究区(尾矿区、复垦区和外围区)内共采集56个表层土壤样品,以Pb、Zn、Cu、Cd等典型重金属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为基础,分析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罗梅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风险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1)从研究区来看,表层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Pb、Zn、Cu、Cd的污染,这4种重金属含量总体趋势为:Pb>Zn>Cu>Cd,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其平均超标倍数为尾矿区>外围区>复垦区,其污染程度为尾矿区>外围区>复垦区;(2)总体上,全量Pb、Zn、Cu、Cd和有效态Pb、Zn、Cu、Cd呈显著线性相关,但是各研究区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并非呈相关性;(3)从评价来看,研究区的污染程度为尾矿区>外围区>复垦区,重金属Pb、Cd污染程度较严重,特别是Cd达到重度污染程度,Zn、Cu的污染程度均较轻。生态风险贡献者主要为Cd、Pb以及Cu,其中Cd贡献率达到90%以上,为主要污染源。【结论】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昌化铅锌矿废弃地表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污染状况,为该区域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郑芳芳袁建平吴丹余天虹
关键词:铅锌矿重金属有效态
海南昌化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优势植物富集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了昌化铅锌矿废弃地受尾矿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生长于其上的优势植物对Pb、Zn、Cu、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在所采集的六种植物中,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不是很高。白背荆、厚藤、小叶桉对Cd的富集系数较高,分别为0.96、0.95、0.58。白背荆和小叶桉对重金属的转运系数较高,综合6种植物对Pb、Zn、Cu、Cd的富集特征,白背荆、小叶桉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
陆彬斌孟柱赵志忠袁建平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优势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