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699)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夏庆友刘春李琼艳周梦婷荀利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家蚕
  • 2篇突变
  • 2篇小眼
  • 2篇基因
  • 2篇SNP标记
  • 1篇单眼
  • 1篇幼虫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丝腺
  • 1篇突变基因
  • 1篇突变品系
  • 1篇突变系
  • 1篇品系
  • 1篇羟化酶
  • 1篇位点
  • 1篇温度
  • 1篇酶活性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观察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刘春
  • 6篇夏庆友
  • 3篇周梦婷
  • 3篇李琼艳
  • 2篇聂红毅
  • 2篇荀利杰
  • 2篇张银霞
  • 2篇吕金凤
  • 2篇胡文波
  • 2篇李栋
  • 1篇魏丽婉
  • 1篇谭祥
  • 1篇赵小明
  • 1篇陈志伟
  • 1篇刘茹凤
  • 1篇黄小凤
  • 1篇张香云
  • 1篇吕金风
  • 1篇李艳君
  • 1篇党增强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遗传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家蚕酪氨酸羟化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和重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酪氨酸羟化酶参与昆虫体色和斑纹黑色素合成以及免疫黑化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为了研究家蚕(Bombyx mori)酪氨酸羟化酶的生物学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蚕与其它物种的酪氨酸羟化酶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物种之间的酪氨酸羟化酶具有保守性,在昆虫物种之间尤其保守;家蚕酪氨酸羟化酶含有保守的功能位点,如铁原子结合位点His331、His336、Glu376,底物蝶呤结合位点Gly293、Leu294、Leu295、Phe300、Glu332、Tyr371和Glu376。构建重组质粒p29-Bmth,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实现了家蚕酪氨酸羟化酶蛋白的重组表达,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纯化获得的重组家蚕酪氨酸羟化酶蛋白具有酪氨酸羟化活性,测定其活性为0.81 U,比活性为0.13 U/mg。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家蚕酪氨酸羟化酶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刘春周梦婷谭祥吕金凤李栋聂红毅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酪氨酸羟化酶氨基酸序列功能位点原核表达酶活性
家蚕Rab1基因的克隆及在裸蛹(Nd)突变品系幼虫丝腺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Rab1基因是大鼠肉瘤鸟苷三磷酸酶(Ras)基因家族的一员,调控囊泡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等重要细胞生理过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家蚕Rab1(BmRab1)基因CDS长609 bp,含有5个外显子,编码202个氨基酸,位于第25染色体nscaf2823:1286217..1289996(+strand),与丝素重链基因(fib-H)相距200 kb左右。对正常结茧家蚕品系大造和无丝素分泌的裸蛹(Nd)突变品系的BmRab1的序列结构分析显示:大造和Nd品系的BmRab1 cDNA序列第543个碱基处存在单碱基突变,但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在Nd品系中BmRab1的3'端非翻译区缺失8 bp。组织表达分析表明,BmRab1基因在Nd品系4眠和整个5龄期幼虫的后部丝腺异常高量表达,荧光定量PCR显示BmRab1在Nd品系5龄第3天幼虫后部丝腺的表达量是大造的3倍左右。进一步对Nd品系与大造的BmRab1上游启动子序列(-2 200 bp)及其内含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Nd品系BmRab1启动子区域出现了2处缺失,并在第3内含子有81 bp插入,第4内含子453 bp替换了大造的263 bp。初步推测BmRab1可能参与了Nd品系幼虫后部丝腺退化萎缩的生理变化,但该基因是否是导致Nd品系后部丝腺退化萎缩的突变基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胡文波刘春魏丽婉赵小明陈志伟李琼艳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丝腺
家蚕表皮斑纹黑色素形成过程的解剖学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昆虫表皮层的黑色素参与了体色及多种斑纹颜色的形成。为了研究家蚕斑纹黑色素的形成机制,以受控基因同属于p等位基因群(2-3.0)的黑缟(pS)、C108(p)、大造(+p)3种斑纹家蚕品种为材料,解剖4龄眠期幼虫体壁,对表皮的斑纹黑色素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每一体节3/4部分为黑色的黑缟(pS)在4眠12 h左右形成新表皮,而具有家蚕普通斑纹(+p)的大造和全身无黑色斑纹的姬蚕(p)C108在4眠16 h才形成新表皮,新生表皮呈透明状;4眠24 h左右,黑缟和大造幼虫新生表皮呈现标志性斑纹的部位有黑色素开始形成。进一步对5龄3 d幼虫体壁半月纹处与非斑纹处的真皮层和外表皮层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3种斑纹品种幼虫的真皮层都有大量颗粒物,以C108最多,而且对应外表皮层含黑色素区域的颗粒物明显少于不含黑色素的区域;在呈现黑色斑纹部位的外表皮中都有三角锥形颗粒物,黑缟与大造的颗粒物数量较多,C108较少,并且黑缟非斑纹黑色部位的外表皮也有大量三角锥形颗粒物,而大造和C108则基本没有。推测真皮层存在的颗粒物主要是尿酸盐,外表皮层存在的颗粒物极有可能就是黑色素。根据家蚕幼虫体壁中的尿酸盐颗粒分布与黑色素颗粒分布呈相反模式,推测黑色斑纹性状基因对真皮层尿酸盐颗粒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苏陶俊枫夏川林李艳君张香云周梦婷张银霞刘春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幼虫黑色素扫描电子显微镜
家蚕复眼突变系光泽眼(lu)和光泽小眼(ve)的复眼形态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家蚕Bombyx mori复眼突变系光泽眼(lustrous,lu)及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都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目前为止,其突变基因及突变机理还未知。为了了解其复眼突变性状内外部形态结构差异,本研究以家蚕正常品系大造Dazao(Dz)为对照,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家蚕Dz,lu和ve的成虫复眼和幼虫单眼表面进行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3个品系复眼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突变体lu和ve的复眼表面形态除了典型的富有光泽外,复眼形状、大小和小眼形态、排列及数量上都与正常型明显不同。突变体lu和ve的角膜、晶锥、感杆束及色素细胞均发生了异常。lu和ve不仅是复眼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为lu和ve突变基因的克隆及突变机理的阐明提供了参考信息。
李琼艳刘春荀利杰李栋党增强吕金凤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突变系复眼小眼单眼
家蚕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被引量:2
2014年
家蚕(Bombyx mori)光泽小眼(varnished eye,ve)突变体是家蚕突变品种中少数关于家蚕复眼形态异常的自然隐性突变品种之一,表现为成虫复眼小,表面富有光泽,有瘤状突起;小眼数量少且不规则。经典遗传学连锁图谱将ve基因定位在第6连锁群32.2座位,但到目前为止,该突变性状的形成机理仍不清楚。文章以突变品种ve和对照品种Dz为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雄个体与轮回亲本ve雌个体回交产生的BC1代为材料进行ve基因的精细定位。通过对ve低密度连锁图谱分析发现,ve基因被定位在SNP3~SNP6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1.2 Mb。利用1563个BC1代个体构建ve高密度连锁图谱,最终将ve基因定位在SNP5~SNP61之间,物理图谱距离大约为221.8 kb。通过家蚕基因数据库对ve最终定位区域内进行预测基因检索,发现有6个预测基因。对6个预测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测序,这些候选基因都有可能参与家蚕复眼形成,但在编码区没有发现ve特异的突变位点;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编号为BGIBMGA013642的候选基因在ve复眼形成过程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对照Dz低,推测该基因为最佳候选基因。
刘春李琼艳荀利杰胡文波吕金风刘茹凤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SNP标记候选基因
温度对家蚕缩蚕突变表型产生的影响及cot基因的初步定位
2014年
缩蚕(cot)是家蚕的行为突变体之一,其表型由单基因控制,呈隐性遗传。在室温下对缩蚕突变体幼虫的体表反复摩擦,蚕体出现微弱的收缩,但摩擦停止即恢复正常;将缩蚕突变体幼虫置于温度>30℃的环境5 min以上,可呈现明显的缩蚕表型性状,表明缩蚕突变体对温度极为敏感。进一步分析基因型为cot/cot、cot/+的家蚕5龄幼虫对温度的敏感程度:cot/cot基因型家蚕经30℃以上高温刺激5 min即产生明显的缩蚕表型性状;cot/+基因型家蚕经45℃高温刺激10 min可出现微弱的缩蚕表型性状;正常型(+/+)品种大造即便经48℃高温刺激10 min也未见异常表型。因此,通过温度处理可以鉴别cot/cot和cot/+的基因型个体。以cot/cot(♀)×+/+(♂)获得F1,cot/cot(♀)×F1(♂)得到BC1M群体,分别以通过高温处理判别的正常型和突变型个体作为定位群体。首先利用8个SNP标记和96个BC1M代个体构建低密度连锁图谱,cot突变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标记15034_16.4~15100_27.2区域内,遗传距离为10.8 cM。再利用17个SNP标记和1 115个BC1M代个体构建高密度连锁图谱,初步将cot突变基因锁定在nscaf2888_1268334和nscaf2888_1000396之间268 kb的区域内,其间有10个候选基因,功能注释其中有5个基因都与神经信号的传递有关。
聂红毅刘春黄小凤周梦婷张银霞夏庆友
关键词:家蚕温度SNP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