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6JK035)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鹏翔王雷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普通话
  • 2篇方言
  • 1篇地方普通话
  • 1篇语法
  • 1篇语法化
  • 1篇语气
  • 1篇语气副词
  • 1篇陕北方言
  • 1篇普通话学习
  • 1篇法化
  • 1篇方言语法
  • 1篇副词
  • 1篇V

机构

  • 3篇延安大学

作者

  • 3篇王鹏翔
  • 2篇王雷

传媒

  • 1篇语文研究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陕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学习的干扰五种——地方普通话考察调研报告之一被引量:1
2008年
陕北人说普通话时普遍保留五种语法现象:NP+的、VP+不(没)、得+VP、VP+着、语气词"噻",其根深蒂固的存在给人们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干扰。我们只有明确认识它们与普通话及古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应规律,才能在学习普通话时有意识地避免方言句法结构的负迁移。
王鹏翔
关键词:陕北方言普通话语法
陕北志丹方言的语气副词“该”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描写、比较志丹方言语气副词"该"用于不同句类、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厘定了"该"和"敢"的区别;并结合陕北、山西晋语的情况和"该"的古今义之继承关系,考察了"该"的来源及语法化问题。
王鹏翔王雷
关键词:语气副词语法化
陕北志丹话的“得V”句被引量:1
2008年
志丹话谓词前的"得",无论是它的分布、用法还是语法意义,都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文章主要探讨志丹话"得V"句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描述其语义和句法结构的特点,并讨论该句式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及其对策。
王鹏翔王雷
关键词:普通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