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科技项目(2009-353-333-340)

作品数:14 被引量:134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春杰黄茂松焦齐柱汤渊张迪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隧道
  • 4篇钱江隧道
  • 3篇盾构
  • 3篇人工湿地
  • 3篇开挖
  • 2篇涌潮
  • 2篇越江隧道
  • 2篇砂土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基质
  • 2篇值模拟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模型
  • 1篇地铁
  • 1篇地铁车站
  • 1篇地下管线
  • 1篇顶管
  • 1篇动测
  • 1篇动力有限元
  • 1篇盾构管片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6篇中铁第四勘察...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隧道工程...
  • 1篇上海现代建筑...
  • 1篇杭州市公路管...
  • 1篇上海奉贤建设...

作者

  • 4篇李春杰
  • 4篇焦齐柱
  • 4篇黄茂松
  • 2篇汤渊
  • 2篇张迪
  • 2篇殷楠
  • 2篇彭秋怡
  • 1篇蔡忠祥
  • 1篇张桓
  • 1篇俞剑
  • 1篇胡雯婷
  • 1篇谢杰
  • 1篇丁光莹
  • 1篇吴德意
  • 1篇李冯缔
  • 1篇刘欢
  • 1篇武军
  • 1篇刘红美
  • 1篇吕玺琳
  • 1篇张子新

传媒

  • 5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广东水利水电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床冲淤对越江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引起越江隧道纵向变形的因素众多,河床冲淤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对于钱塘江这种河床高层年季变化较大的大冲大淤型河床。以钱江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Winkler假定和弹性地基梁提出了河床冲淤对于隧道纵向的分析方法,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以此方法探讨了钱塘江越江隧道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变形特征,为工程实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俞剑黄茂松焦齐柱
关键词:河床淤积过江隧道WINKLER地基模型
盾构隧道开挖引起既有管线的竖向变形被引量:53
2013年
建立了基于双参数Pasternak地基模型的管线竖向变形计算方法,第一阶段采用Loganathan和Poulos提出的解析方法计算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既有管线轴线位置处的土体自由位移场;第二阶段将既有管线视为Pasternak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将土体自由位移施加于管线,推导并求解了管线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了管线竖向位移和内力的表达式.进一步推导并求解了考虑侧向土体作用时的管线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管线变形.基于简化弹性空间法获得的地基参数,将Pasternak地基和Winkler地基的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以及工程实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Pasternak地基模型的优越性和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张桓张子新
关键词:隧道开挖地下管线
不同流态和基质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流态和基质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分别利用水平推流砾石潜流湿地、水平推流陶粒潜流湿地、水平折流砾石潜流湿地、上下折流砾石潜流湿地4种人工湿地装置处理低污染水,考察不同流态和基质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折流砾石潜流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最好,对CODMn、TP、TN、NO_3-N、NH_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0.78%、42.47%、28.9%、32.72%和52.92%,并且该湿地的CO_2和N_2O排放通量最大,分别为409.3mg/(m2·h)和20.3mg/(m^2·h),水平折流砾石潜流湿地的CH4排放通量最大,为0.80mg/(m^2·h),说明流态对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上下折流流态的人工湿地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处理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水平推流陶粒人工湿地对CODMn、TP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24.39%、29.44%和22.39%,高于水平推流砾石人工湿地的去除率(14.71%、37.19%和12.23%),说明相比砾石,以陶粒作为基质的人工期湿地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处理能力。
殷楠王靖雯彭秋怡李春杰
关键词:人工湿地流态基质温室气体
钱江隧道植筋牛腿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2015年
钱江隧道顶部烟道板与下部车道板均置于采用植筋工艺施工的牛腿上,需通过试验评价牛腿植筋胶在隧道火灾工况下的耐火安全性。试验按1∶1比例制作了两个E型植筋牛腿试件,用千斤顶分别对两个试件植筋牛腿施加与烟道板及车道板相应的垂直荷载,在试验炉内按隧道最大火灾工况热释放功率50 MW规模的RABT标准升温曲线加热,测试了覆盖有防火板的牛腿的变形、牛腿内的钢筋温度、牛腿表面破环情况等。试验结果表明,设计采用的植筋胶、防火板等材料及相应的植筋技术可满足钱江隧道火灾情况下牛腿结构安全使用的要求。
张迪
关键词:盾构管片植筋耐火性能
越江隧道涌潮作用下振动实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钱江隧道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面临涌潮冲击作用,涌潮产生的动载对河床形成冲击将引起隧道结构振动。目前对此振动影响评价尚不明晰。基于隧道结构现场动力测试,得到涌潮作用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测试结果表明:涌潮主要引起隧道竖向振动,通过与施工环境振动比较,涌潮引起振动加速度峰值小于施工状态下局部竖向振动,不构成影响隧道安全运营的控制因素。
蔡忠祥黄茂松焦齐柱
关键词:涌潮越江隧道振动测试
基于颗粒流椭球体理论的隧道极限松动区与松动土压力被引量:18
2013年
砂土地层中隧道所受土压力与土拱效应及松动区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砂土地层拱效应大小又与砂土颗粒流动规律相关。基于颗粒流椭球体理论,提出了砂土中隧道松动区的计算方法,并对Terzaghi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研究表明:与Terzaghi土柱理论假定的直立滑动面不同,基于颗粒流的砂土隧道松动区为细长的椭圆或该椭圆的一部分,且其形状及大小随偏心率、松动系数而变化,即随砂土颗粒形状、级配、密实度等地层特性而变化;松动区竖直滑移面上的侧压系数是小于Terzaghi的建议值。最后,通过与相关文献的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成果可用于砂性地层中深埋地下管道和隧道的垂直土压力的计算。
武军廖少明张迪
关键词:隧道工程砂土颗粒流土拱效应
渗流条件下三维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水位变化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孔压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水位高度、隧道直径和隧道埋深对开挖面渗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面平均渗流力与水位高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基于梯形楔形体模型,结合渗流数值模拟结果获得楔形体滑块边界上的平均渗流力,建立了考虑渗流影响的隧道开挖面总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与不考虑渗流影响的支护压力对比表明,总支护压力大部分用于平衡渗流力,且总支护压力随水位高度近似呈线性增长。将建立的模型用于钱江隧道工程,通过选取5个典型截面计算支护压力,获得了钱江隧道极限支护压力的变化规律。
吕玺琳李冯缔黄茂松焦齐柱胡雯婷
关键词: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支护压力渗流
折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的水力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研究折流人工湿地的水力特性,构建了一系列不同长宽比和折流模式的人工湿地模拟装置(简称装置),通过示踪实验得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图(简称RTD曲线),并计算装置的水力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长宽比2∶1的水平推流装置的回收率为远远小于长宽比4:1的水平推流装置,说明过小的长宽比会引起滞留现象。水平折流装置在无基质填充时,水力特性与水平推流装置基本相同,在填充基质后,回收率急剧下降到20%以下,水力特性反而变差。四廊道上下折流装置与其他装置相比显著减少了死区,同时保证较高的回收率(1.5 h内64.56%),具有较满意的水力特性。
殷楠王静文彭秋怡李春杰
关键词:水力特性RTD曲线死区
钱江隧道盾构废弃泥浆的混凝分离被引量:18
2012年
为了实现钱江隧道盾构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对盾构废弃的砂土泥浆和粘土泥浆分别进行混凝分离的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土泥浆,密度为1.20 g/cm3有利于实现高效的泥水分离;PAM作为絮凝剂的分离效果最好;混凝分离的最优化分离条件为:投药量为150 mg/L,pH为8左右,水力条件为以300 r/min搅拌1 min,再以80 r/min搅拌20 min。对于粘土泥浆,密度为1.10 g/cm3有利于实现高效的泥水分离;PAM作为絮凝剂的分离效果最好;混凝分离的最优化分离条件为:投药量为150 mg/L,pH为6左右,水力条件为以300 r/min搅拌1 min,再以80 r/min搅拌20 min。该实验为废弃泥浆的进一步处理奠定了基础。
常鸽李春杰丁光莹万波汤渊李晓曼陈亚利
关键词:钱江隧道盾构
涌潮作用下隧道动力响应的模型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钱江隧道位于钱塘河口,因其特殊地理位置面临涌潮冲击作用。涌潮产生动载,对河床形成冲击将引起隧道结构振动。目前对此振动影响评价尚不明晰,因而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涌潮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尤其是隧道纵向振动特性。依托钱江隧道工程,针对涌潮荷载作用下的钱江隧道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用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模拟涌潮产生的动荷载,用加速度计测试隧道的动力响应。最后,通过与动力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影响隧道动力响应的规律。
刘欢木林隆黄茂松焦齐柱
关键词:涌潮模型试验动力有限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