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JY064)

作品数:22 被引量:186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京梅许志华姚海燕王晓玲杨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青岛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生态
  • 5篇围填海造地
  • 4篇生境
  • 4篇生态损害
  • 4篇生态损害评估
  • 4篇生态修复
  • 4篇填海
  • 3篇生态补偿
  • 3篇海洋生态
  • 2篇意愿
  • 2篇溢油
  • 2篇支付意愿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填海造地
  • 2篇围垦
  • 2篇围填海
  • 2篇基于资源
  • 2篇海洋溢油
  • 1篇地产
  • 1篇动因

机构

  • 22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6篇李京梅
  • 4篇许志华
  • 3篇姚海燕
  • 3篇王晓玲
  • 3篇杨雪
  • 2篇李淑娟
  • 2篇刘铁鹰
  • 2篇隋玉正
  • 2篇陈琦
  • 1篇孙晨
  • 1篇张小凡
  • 1篇侯怀洲
  • 1篇张华国
  • 1篇张朝晖
  • 1篇黄韦艮
  • 1篇苏萌
  • 1篇何均琳
  • 1篇李娜
  • 1篇李丹阳
  • 1篇王颖梅

传媒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渔业经济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价格月刊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国海洋社会...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全国商情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年份

  • 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境等价分析法的胶州湾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被引量:32
2012年
围填海造地的生态损害是指围填海造地所引致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下降,包括生物资源消失、生态调节功能减弱以及生物栖息地破坏等。针对胶州湾围填海造地规模及其生态影响,使用生境等价分析法,对围填海造地的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受损程度和补偿规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88—2005年胶州湾填海造地的资源生态受损程度为41.33%,以退田还海作为修复工程,修复期为8a,在5%的折现率水平下,修复工程的规模应为22.47 km2,才能使被填海域的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到初始水平。这一结论可作为地方政府对胶州湾围填海造地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和生态补偿管理的技术依据。
李京梅刘铁鹰
关键词: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生态修复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被引量:12
2013年
从胶州湾海域资源环境供给和青岛市海洋产业增长需求的角度,构建了青岛市海洋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青岛市2001—2010年间海洋资源承载状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1—2006年及2008年青岛市海洋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其余年份处于适载状态。海岸带开发的港口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洋资源的供给能力,但传统海洋产业的排污需求依然较大,是海洋资源承载力超载的重要原因。建议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对传统养殖业的改造,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滨海旅游业等能耗低、排污少的产业。
李京梅许玲
关键词:海洋产业
我国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本文选取沿海地区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入海量、工业废水中氨氮入海量以及赤潮发生面积作为海洋环境压力指标,基于Tapio脱钩模型,引入脱钩指数构建脱钩状态评价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2~2010年,各项海洋环境压力指标与我国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出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和强脱钩三种状态,但演变趋势各有不同;空间上,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环境压力脱钩状态总体表现最优,各项污染指标基本稳定在弱脱钩和强脱钩状态;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脱钩状态总体波动较大,各项污染指标在多个不同时期出现恶化情形。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压力的完全脱钩。
陈琦李京梅
关键词:脱钩指数
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是目前规范我国围填海造地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范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公认的生态补偿指标体系。文章在总结分析已有成果的前提下,构建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指标的权重,针对青岛西海岸海洋世界项目围填海造地规模,计算生态补偿金的征收标准。
李京梅王颖梅
关键词:围填海造地生态补偿
围填海造地土地资源产品定价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围填海造地土地产品合理定价,是约束和调整围填海规模,减少和防止围填海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海洋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保证。基于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从价格管理的视角分析围填海造地价格构成,认为围填海土地价格应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海域使用金)和边际生态成本,并以胶州湾西海岸某围填海工程为例,得出该地区围填海土地价格为424.5万元/hm2~722万元/hm2,远低于该地区实际土地拍卖价格。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围填海造地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李京梅钟舜彬
关键词:围填海造地
基于资源等价分析法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资源等价分析法构建溢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的模型,重新对2002年渤海塔斯曼溢油事件的潮间带生物损害进行定量评估,得出补偿修复工程的规模从而估算出针对潮间带受损资源的赔偿额度。资源等价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在该类方法研究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面的研究,为各类溢油损害计算提供参考和补偿依据。
李京梅王晓玲
关键词:溢油海洋生态损害生态损害评估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效益损失评估被引量:35
2015年
选择实验法是当前国际上用于评估资源环境价值的前沿方法。本文针对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影响,应用选择实验法,评估湿地围垦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提出生态修复优选方案。在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确定了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4项湿地修复属性。通过对胶州湾地区293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定量评估了湿地修复中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若将湿地的各项属性修复至基线水平,居民的支付意愿约为321.78元/(年·户),据此测算胶州湾湿地围垦的生态效益损失约为7.67亿元/年。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4个属性中居民对湿地面积变化的关注程度最高,其次是湿地水质,因此政府应当制定以恢复湿地面积为重点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政策。
李京梅陈琦姚海燕
关键词:围垦支付意愿
胶州湾围填海生态损害评估——支付卡和单边界二分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意愿调查法,同时使用支付卡式和单边界二分法式诱导技术,调查人们对于胶州湾围填海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恢复的支付意愿,推断围填海的年生态损害值及单位围填海的生态成本。结果表明,使用单边界二分法时,人们平均每年愿意为围填海生态损害进行恢复支付591.29元,胶州湾围填海生态损害总价值为19.76亿元/a,单位围填海的生态成本为10.2元/(m2·a);使用支付卡式时,平均每年愿意支付247.53元,胶州湾围填海生态损害总价值为8.22亿元/a,单位围填海的生态成本为4.25元/(m2·a);采用两种方式所得结果作为生态损失值区间,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结论可为围填海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生态补偿提供参考。
李京梅许志华姚海燕刘铁鹰
关键词:围填海意愿调查法支付意愿
基于生境等价分析法的罗源湾填海生态损害评估被引量:9
2016年
改进生境等价分析法(habitat equivalency analysis,HEA),推导HEA在填海应用中生态服务受损量与补偿量评估公式。以1990年与2004年罗源湾生态服务水平为基础,假定受损生境自然恢复所需时间为10 a,于2013年采取种植海草床方式进行修复,修复生境达到最大服务所需时间为3 a,计算罗源湾填海生态服务总受损量、修复生境单位面积补偿量及修复规模。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生物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受损程度分别为30.73%、61.94%和54.36%,在3%的贴现率水平下,所需海草床面积为109.79km^2,且指标受损程度与修复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参数灵敏度分析表明,补偿起始点越早,修复生境达到最大服务水平所需时间越短,所需修复规模越小;贴现率的选择对修复规模影响显著。这一结论可作为地方政府对罗源湾填海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和生态补偿管理的技术依据,亦可为其他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提供参考。
许志华李京梅杨雪
关键词:填海生态损害评估生态修复
生境等价分析法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填海生境损害显著、损害评估量化困难的背景,探讨生境等价分析法传统模型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领域的改进性应用。比较传统计算方式和参数改进后两种情形下的总受损量与修复规模,结果表明:传统情形在填海生境损害评估时存在总受损量和修复规模低估;海湾服务水平恢复至单位面积基线服务水平的情形存在总受损量和修复规模过大问题;海湾服务水平恢复至基线总服务水平的情形为生境等价分析法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与补偿的合理运用。以罗源湾填海生态损害评估为例,得出三种情形下平均修复规模分别为11.73km2、133.12km2、71.64km2。进一步优化修复目标,以被填海域单位面积变化导致的海湾总生态服务水平变化值替代传统修复目标,修正传统计算模式忽略修复生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修复规模为27.08km2。
许志华李京梅杨雪
关键词:填海生态损害生态修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