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8C12067-2)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克荣华朝晖邓清超李涛叶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遂昌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遂昌县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疫病菌
  • 2篇栗疫病
  • 2篇栗疫病菌
  • 2篇病菌
  • 1篇低毒
  • 1篇冻害
  • 1篇冻灾
  • 1篇疫菌
  • 1篇生防潜力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物防
  • 1篇栗疫菌
  • 1篇菌株
  • 1篇菌株间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差异
  • 1篇防潜
  • 1篇板栗
  • 1篇C基因
  • 1篇冰冻灾害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遂昌县林业技...
  • 1篇遂昌县林业局

作者

  • 3篇华朝晖
  • 3篇王克荣
  • 2篇叶云
  • 2篇李涛
  • 2篇邓清超
  • 2篇包小梅
  • 2篇王东龙
  • 1篇高坤
  • 1篇乔广行
  • 1篇许利强
  • 1篇华敦谅
  • 1篇兰春能
  • 1篇燕娜娜
  • 1篇林少波
  • 1篇张林巧

传媒

  • 1篇落叶果树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栗疫病菌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含病毒菌株与具单个vic基因座位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10 d后调查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结果表明,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在1个vic座位上的基因不同通常会降低病毒的传递率,在vic-Cc座位上基因差异菌株间的病毒平均传递率为85.93%,而在vic-Dd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病毒的平均传递率仅为10.30%,在vic-Aa、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病毒平均传递率分别为44.12%、47.93%。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的病毒正反向传递率相差非常大,由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为83.13%,而从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只有23.15%;其他3个vic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也具有方向性,但不明显。
李涛华朝晖林少波兰春能许利强乔广行邓清超燕娜娜王克荣
关键词:栗疫病菌
板栗冰冻灾害修复技术及其效果
2009年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大范围持续低温、降雪和冻雨等灾害性天气,造成遂昌县大面积板栗树出现枝干断裂、树体冻伤和植株死亡。采取及时清园修剪、回缩更新、高接换种、抹芽、早摘心、多次摘心剪叶等措施,经过1年的精心管理,受灾树体得到初步恢复,预计2009年株产可达3~4kg,达到受灾前40%~50%产量。
华朝晖华敦谅王东龙包小梅涂文根
关键词:板栗冻害
栗疫病菌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影响对病毒传递的效率被引量:1
2011年
为明确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低毒力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具有不同vic基因的毒力菌株(受体)和低毒力菌株(供体)进行配对培养,并对病毒的传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栗疫病菌的营养体不亲和性是低毒力病毒传递的重要障碍,但不是绝对障碍;不同vic基因位点对病毒传递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相差的vic基因位点数越多,病毒的传递率越低。病毒的传递率具有vic基因位点的非对称性,同时还受到菌株的遗传背景、vic基因上位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李涛叶云华朝晖王东龙包小梅王克荣
关键词:栗疫病菌
低毒病毒CHV1-CN280生防潜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前期研究表明,分离自中国的低毒病毒CHV1-CN280与其它多数低毒病毒相比具有更高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中,我们对CHV1-CN280的田间定殖能力及其它生防性状进行了评估。与其它两个模式低毒病毒相比,CHV1-CN280对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毒力显著弱于典型的烈性低毒病毒CHV1-EP713,而更接近于典型的温和低毒病毒CHV1-Euro7。强致病性的栗疫菌感染CHV1-CN280后,成为典型的低毒菌株,不再对板栗植株造成严重危害,但是与感染典型烈性低毒病毒CHV1-EP713的菌株相比,寄主真菌在板栗枝条上仍保持了一定的定殖能力,其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量较高。初步的田间试验表明,在人工接种两年后,CHV1-CN280在田间成功定殖,并已扩散到田间自然存在的、与人为释放的低毒菌株不亲和的其它营养体亲合群的栗疫菌菌株中。结果表明,低毒病毒CHV1-CN280对栗疫病具有非常好的生物防治潜力。
张林巧高坤邓清超叶云王克荣
关键词:栗疫菌生物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