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B090400412)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林俊芳郭丽琼孙萍聂斐王玮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蓝田农业有限公司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杏鲍菇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菌株
  • 1篇生物转化率
  • 1篇培菌
  • 1篇子实
  • 1篇子实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结构
  • 1篇酶活性
  • 1篇菇蕾
  • 1篇光照
  • 1篇干制
  • 1篇干制品
  • 1篇草菇
  • 1篇侧耳
  • 1篇刺芹侧耳

机构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广东蓝田农业...

作者

  • 3篇郭丽琼
  • 3篇林俊芳
  • 2篇孙萍
  • 1篇熊荣园
  • 1篇曾宪录
  • 1篇王玮
  • 1篇游楚镇
  • 1篇聂斐

传媒

  • 2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减少光照面积控制刺芹侧耳菇蕾数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原基形成过多影响子实体商品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一般通过人工疏蕾保证单菇重达到商品菇要求。通过在刺芹侧耳菌丝体培养阶段结束后进入生殖生长时,采用中间留有直径4cm圆形孔的20cm×20cm牛皮纸(100g/m2,透光率<5%)套住刺芹侧耳袋口端,减少栽培袋袋口光照面积,考察对原基发育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芹侧耳菇蕾在开口处分化并迅速发育成子实体,使采收期比对照提前1.8d;而在被牛皮纸覆盖的区域菇蕾不能分化,从而有效地控制刺芹侧耳菇蕾的数量,使疏蕾次数从对照的2次减为1次;同时,局部遮光而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曾宪录郭丽琼曹荣伟林俊芳
关键词:刺芹侧耳菇蕾
不同草菇栽培菌株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对中国不同地区的24个草菇栽培菌株的子实体颜色、菌膜厚度、菌柄形态及着生方式、菌托形态和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草菇栽培菌株子实体形态存在差异,子实体的蛋型期颜色呈现深灰色、灰色和灰白色,以灰色居多;成熟期呈现灰色和灰白色,同样以灰色居多。V365菌膜最厚,为2.75mm;单生草菇菌膜最薄,仅为0.95mm。菌柄有2种形态:上细下粗和基本等粗,菌托有3种形态:圆筒形、两瓣形和三瓣形;菌柄着生方式包括菌柄中生和菌柄偏生。不同菌株的生物转化率也存在差异,其中V365生物转化率最高,达48.6%;A8最低,仅有3.1%。
王玮林俊芳聂斐郭丽琼孙萍
关键词:草菇子实体生物转化率
杏鲍菇干制品的酶活性及细胞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杏鲍菇子实体为材料,在40℃和70℃下干制,检测不同干制温度下杏鲍菇主要酶活性以及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两个干制温度处理,杏鲍菇的纤维素酶活性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均增强。在40℃处理下,漆酶活性大幅度的提高,而在70℃处理下漆酶活性大幅度降低。不同温度处理对杏鲍菇整体的细胞结构无明显影响,然而细胞内营养物质组成有较大变化,并且促进了杏鲍菇细胞壁的纤维化程度。
熊荣园游楚镇林俊芳郭丽琼孙萍
关键词:杏鲍菇干制酶活性细胞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