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

作品数:984 被引量:5,693H指数:28
相关作者:郑郁善王鸿耿丹明王博亮涂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0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 2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4篇农业科学
  • 205篇医药卫生
  • 96篇生物学
  • 87篇自动化与计算...
  • 84篇理学
  • 5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1篇经济管理
  • 47篇建筑科学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7篇电子电信
  • 33篇化学工程
  • 29篇天文地球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电气工程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文化科学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6篇细胞
  • 27篇基因
  • 25篇船舶
  • 23篇胎儿
  • 21篇农业
  • 20篇蛋白
  • 20篇栽培
  • 19篇病毒
  • 18篇植物
  • 18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6篇高效液相
  • 15篇液相色谱
  • 15篇网络
  • 1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篇分子
  • 13篇选育
  • 12篇血管
  • 12篇胁迫
  • 12篇厚朴

机构

  • 188篇厦门大学
  • 17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62篇集美大学
  • 120篇福建省农业科...
  • 76篇福建医科大学
  • 75篇福州大学
  • 55篇华侨大学
  • 36篇福建师范大学
  • 35篇南京军区福州...
  • 27篇莆田学院
  • 21篇福建省林业科...
  • 21篇福建省建筑科...
  • 19篇武夷学院
  • 19篇福建中医药大...
  • 15篇福建出入境检...
  • 14篇闽南师范大学
  • 13篇泉州师范学院
  • 9篇福建工程学院
  • 8篇福建卫生职业...
  • 7篇教育部

作者

  • 30篇郑郁善
  • 26篇王博亮
  • 25篇耿丹明
  • 25篇王鸿
  • 19篇涂学军
  • 17篇俞万能
  • 15篇游水生
  • 15篇许肖梅
  • 15篇荣俊冬
  • 13篇叶功富
  • 12篇林新坚
  • 12篇黄一帆
  • 12篇闫福华
  • 12篇陈济琛
  • 11篇许建华
  • 11篇林明太
  • 11篇林从谋
  • 11篇马玉芳
  • 11篇林少芬
  • 10篇李健

传媒

  • 3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7篇集美大学学报...
  • 23篇中国农学通报
  • 14篇福建农业学报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福州大学学报...
  • 10篇系统仿真学报
  • 9篇福建畜牧兽医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福建农业科技
  • 9篇中华医学超声...
  • 8篇华侨大学学报...
  • 8篇福建热作科技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江西农业学报
  • 7篇热带作物学报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分析化学
  • 6篇中国优生与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17篇2019
  • 19篇2018
  • 49篇2017
  • 70篇2016
  • 81篇2015
  • 82篇2014
  • 74篇2013
  • 76篇2012
  • 103篇2011
  • 108篇2010
  • 115篇2009
  • 110篇2008
  • 62篇2007
  • 36篇2006
  • 26篇2005
  • 10篇2004
9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铂钴酸镧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乙二醇还原法在钴酸镧表面上沉积铂,制备了载铂20%的载铂钴酸镧复合材料Pt-LCO/C。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载铂钴酸镧的结构与形貌,发现铂在钴酸镧中的分散性好,获得的铂金属颗粒仅2nm,且颗粒大小均匀。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载铂钴酸镧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载铂钴酸镧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扩散性能,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性能。
黄华
关键词:钙钛矿结构电化学性能
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基因组改组技术及其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该文论述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产生和原理、方法和特点,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意义及其发展前景。基因组改组技术是首先对微生物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出正向突变的菌株,然后通过原生质体"递推式融合"使这些正向突变的若干个菌株进行基因组重组,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要求的重组子,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得到大幅度提高的菌株。
罗剑杨民和施巧琴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原生质体融合
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合成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芳香醛、N-环丙基-4哌-啶酮为原料,通过C laisen-Sch im idt缩合反应制备3,5(-E二)-亚苄基-N-环丙基哌啶-4-酮类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K562、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人结肠癌细胞SW 480、人结肠癌细胞SW 1116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化合物1对HL60细胞的抑制活性比3,5-(E)-二(2-氟亚苄基)哌啶-4-酮醋酸盐(EF-24)强,化合物1和3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比EF-24强,化合物2、6对SW1116细胞的抑制活性比EF-24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SW480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比EF-24弱。在EF-24的氮原子上引入环丙基或在苯环上引入强给电子取代基可增强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刘洋许建华黄秀旺魏晓霞刘锋吴梅花
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子航标节点定位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子航标节点测距定位的定位原理和算法。针对该定位算法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依据UKF算法,用一个最小的样本点集来近似系统状态的分布函数。实现了当系统按实际的非线性模型演化时,对非线性函数的后验均值与方差的很好拟合。仿真结果表明,用UKF算法的节点定位估计精度在5%以内。可见,它在解决非线性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时有比较好的跟踪性能和滤波结果。
郑佳春
关键词:接收信号强度无线传感器网络不敏卡尔曼滤波
固相萃取UPLC-MS/MS法同时检测鸡肉中8种抗病毒药物的残留量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建立了鸡肉中8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扎那米韦、拉米夫定、阿比朵尔、奥司他韦、咪喹莫特、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残留量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0.2 mol·L^(-1)盐酸溶液-乙腈(9∶1)超声提取,上清液经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GP-C8(100 mm×3.0 mm,3μm)柱以0.2%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阿昔洛韦、扎那米韦、拉米夫定、阿比朵尔、奥司他韦、咪喹莫特、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质量浓度在1~2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6~1.0μg·kg^(-1),定量限(LOQ)为2.0~3.4μg·kg^(-1)。鸡肉中在2.0、5.0、20.0μg·kg^(-1) 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6.4%~95.7%,RSD为4.5%~11.7%;该方法应用于实际鸡肉样品的检测分析,其中2份检出金刚烷胺残留,其他化合物均未检出。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鸡肉中阿昔洛韦、扎那米韦、拉米夫定、阿比朵尔、奥司他韦、咪喹莫特、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残留量的的确证检测。
杨旭刘正才杨方林永辉苏芝娇姚闽娜
关键词:药物残留量抗病毒药物扎那米韦阿比朵尔咪喹莫特金刚乙胺
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小波包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为研究爆破荷载作用下岩石高边坡的动力特性,根据岩石边坡开挖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应用小波包理论分析了爆破地震波沿岩石边坡传播过程中的频谱及能量变化规律。得出了爆破地震波沿岩石边坡传播过程中频谱特性、主振频率和能量随距离变化规律、不同频带上的振动速度峰值和能量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岩石高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蒋丽丽林从谋陈泽观蔡丽光林丽群
关键词:岩石边坡爆破振动小波包分析频谱分析
腐蚀疲劳作用下的船舶极限强度可靠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由于腐蚀和疲劳的综合作用,船舶舯横剖面模数随时间减少,造成船体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本文通过对腐蚀和疲劳作用的定量分析,提出一种船体结构可靠性的计算方法。建立随时间变化的腐蚀、疲劳及剖面模数的模型,并通过一阶二次矩法计算船体瞬时可靠性,得出了船舶全寿命期内舯横剖面的剖面模数、可靠性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李尧林少芬
关键词:可靠性
簕竹属10个竹种净光合速率和固碳释氧能力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在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选取簕竹属10个竹种:长枝竹、观音竹、花眉竹、马甲竹、木竹、牛儿竹、坭竹、霞山坭竹、信宜石竹、银丝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净光合速率测定,通过计算对这10个竹种的固碳释氧能力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各竹种中整株固碳释氧能力以花眉竹为最优,适宜作为绿化植物竹种植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万娟王舒罗睿陈剑成何天友陈礼光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竹种净光合速率固碳释氧
茯苓发酵茶的研制及安全性测定被引量:2
2007年
从培养料配方、培养温度、料水比、pH和采收时间等方面探讨茯苓发酵茶的生产工艺;利用茯苓发酵茶水提取液对试验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等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茯苓发酵茶的生产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料水比为1:1.4 ̄1:1.6、采收时间为26d;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茯苓发酵茶以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分级为无毒,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茯苓发酵茶作为饮料饮用安全无毒。
蔡海松林新坚陈济琛林戎斌郑永标
水稻穗上发芽生理生化及颖壳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8
2007年
对易萌和不易萌水稻(Oryzasativassp.japonica)品种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穗上发芽1 ̄4d水稻的α-淀粉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易萌品种穗上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较高;I-AA、GA1+3、ZR含量也高于不易萌的品种;而ABA含量低于不易萌品种。GA1+3/ABA比值含量的变化与GA1+3含量变化基本一致。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易萌品种水稻颖壳外表面细胞排列疏松,茸毛较多且孔洞大,萌发孔也大,体现其机械阻力小,易吸水。说明水稻穗上发芽与α-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及颖壳结构有关。
蔡建秀陈伟
关键词:水稻Α-淀粉酶内源激素
共1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