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22152)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云鹏卢香兰张敬东侯科佐李迎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GST-pi的表达与活性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检测GST-pi在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GST-pi的表达,同时采用Habig的实验方法测定其中25例标本的GST-pi活性。结果:GST-pi在复发/难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初治/敏感组,χ2=21·910,P=0·000;AML组与ALL组GST-pi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pi表达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GST-pi表达阴性组,χ2=46·166,P=0·000。白血病组GST-pi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7·512,P=0·002;GST-pi表达与活性高度正相关,r=0·71,P=0·004,其中有2例患者GST-pi高表达低活性。结论:GST-pi的表达及活性与A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ST-pi可作为判断AL预后的重要指标。
- 冯丹侯科佐刘云鹏刘殊
- 关键词:白血病抗药性多药
- DNA含量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DNA含量对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133例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3例AML异倍体的检出率34.6%,DNA含量为异倍体患者的复发率略高于整倍体者,S+G2M期百分比增高者治疗缓解率低,易早期复发。结论DNA异倍体及S+G2M期的百分比增高与AML的预后有关;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筛检DNA异倍体的有效手段。
- 王卫卢香兰刘云鹏张敬东高峰王恩华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细胞DNA含量预后
-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白血病骨髓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WT1的相关性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s,hTERT)和WT1mRNA在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hTERT的表达,RTPCR方法测定WT1mRNA含量。结果:hTERT在60例急性白血病及7例慢粒加速/急变期(CMLap/bc)患者阳性率分别为81.7%(49/60)和85.7%(6/7),明显高于慢粒慢性期(CMLcp)及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2和0.000。WT1mRNA在急性白血病中呈高表达,阳性率为80.6%。WT1mRNA水平与hTERT阳性细胞百分数间呈轻度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31,P=0.092。hTERT阳性组CR低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vs66.7%,P=0.067)。WT1mRNA与hTERT均阳性者CR更低,仅11.1%(1/9)。结论:hTERT和WT1mRNA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均升高,但两者间未见显著性相关。hTERT与WT1mRNA的联合检测可更好的判断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 刘静张敬东刘云鹏侯科佐刘世洲罗颖
- 关键词:端粒酶端粒酶逆转录酶WT1白血病
- 蟾蜍毒素粗提物诱导卵巢癌OVCAR-3细胞M期阻滞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蟾蜍毒素粗提物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拒染色法 ,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采用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周期。结果 :蟾蜍毒素粗提物作用细胞 2 4 ,4 8,72h ,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 0 6 2 ,0 2 4 ,0 0 9μg/ml。细胞经 0 5 ,5 μg/ml蟾蜍毒素粗提物处理 1,6h ,细胞生存率均 >95 % ,集落抑制率分别为 (4 3 1± 6 4 ) % ,(78 2± 4 9) % ,(89 8± 2 2 ) % ,(95 0± 2 6 )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经蟾蜍毒素粗提物作用后 ,细胞阻滞于M期。结论 :蟾蜍毒素粗提物能够抑制OVCAR 3细胞增殖 ,同时诱导M期阻滞。
- 李艳荣卢香兰刘云鹏岳瑶王萍萍朱志图李迎春金波
- 关键词:卵巢癌蟾蜍毒素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