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5-008)

作品数:22 被引量:138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德利冯飞王通程浩刘成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地震
  • 8篇多次波
  • 8篇次波
  • 7篇地震数据
  • 5篇SHEARL...
  • 5篇CURVEL...
  • 4篇信噪比
  • 4篇去噪
  • 4篇波场
  • 3篇源数据
  • 3篇噪声
  • 3篇去噪方法
  • 3篇去噪方法研究
  • 3篇被动源
  • 2篇地震数据重建
  • 2篇叠前
  • 2篇动校正
  • 2篇压缩感知
  • 2篇延拓
  • 2篇射线路径

机构

  • 37篇吉林大学
  • 3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7篇王德利
  • 16篇冯飞
  • 10篇王通
  • 8篇程浩
  • 6篇刘成明
  • 5篇陈鑫
  • 4篇朱恒
  • 4篇孟大江
  • 4篇孙海龙
  • 2篇戴建芳
  • 2篇李轶彬
  • 1篇黄飞
  • 1篇唐晨
  • 1篇刘伟明
  • 1篇王征
  • 1篇孙佳林
  • 1篇张千祥
  • 1篇程耀
  • 1篇胡斌
  • 1篇靳松

传媒

  • 7篇世界地质
  • 5篇石油物探
  • 4篇石油学报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
<正>1.前言2009年,Van Groenestijn和Verschuu提出了稀疏反演一次波估计方法。在常规地震数据满足稀疏性假设的条件下,利用一个大尺度的反演过程,直接对地震数据进行一次波和地震子波的估计,得到了令人...
程浩王德利
文献传递
含倾斜裂隙页岩介质波场传播特征研究
<正>页岩中常常含有垂直或倾斜了裂隙,而裂隙正是页岩气储存的重要空间和运移的重要通道。因此,研究裂隙页岩介质波场传播特征对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计算含倾斜裂隙页岩介质弹性系数的新方法,并用高阶旋转网格...
周进举王德利冯飞
文献传递
Curvelet域海底电缆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将检波点置于海底的海底电缆(OBC)地震采集技术面临全体自由表面多次波的困扰。通过采用改进后的SRME方法进行OBC数据自由表面多次波的衰减,SRME方法分为预测和相减过程,在相减过程中采用常规减去法、二维Curvelet阈值相减法以及三维Curvelet阈值相减进行多次波相减。通过模型试算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在Curvelet阈值相减法中,对多次波的减去效果更好,尤其是三维Curvelet变换阈值相减的效果更为突出。
郝振江冯飞王德利赵伟
关键词:SRME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非拉伸速度无关动校正
<正>动校正是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重要过程之一,多次波干扰能否通过叠加被有效压制主要取决于动校正的精确性。速度无关动校正是基于斜率法的动校正,可通过斜率数据替代传统动校正中速度拾取的参数进行相关处理,提高了校正的精确度,同...
陈鑫王德利孟阁阁
文献传递
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作为一种非自适应的多尺度、多方向性几何分析方法,曲波变换能够近乎最优地表示含奇异点的高维曲线,地震数据在曲波域有更好的稀疏表达。对于多炮地震数据,三维曲波变换能够成功地实现信号分离,达到去除随机噪声的目的。阐述了三维曲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将三维曲波变换与阈值迭代法结合起来,对不同信噪比的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并与传统的中值滤波法、F-X反褶积法及二维曲波阈值迭代法处理结果进行量化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不仅去除噪声能力更强,而且能够保护有用信息,是一种有效的多炮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孟阁阁王德利陈鑫
关键词:L1范数高信噪比
基于反褶积算法的地震干涉技术被动源成像被引量:6
2012年
地震干涉技术可以将任意2个检波器接收到的数据合成为在若干检波器之间传播的波,就好像其中的一个检波器作为一个虚拟震源来发挥作用。它可以从混沌无序的地震信号中发现有用信息,从地震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以此推断地震波穿过介质的地质构造。基于反褶积算法,对其理论公式进行了较详细的推导,实现被动源地震干涉成像,证明了反褶积算法的可行性;并将其结果与互相关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的差异。数值计算表明,反褶积算法的纵向分辨率比互相关算法的高。对其进行的加噪试算表明,震源叠加后的反褶积算法呈现出高信噪比的特点。
王德利程浩朱恒冯飞
关键词:格林函数互相关反褶积
基于2D Curvelet变换的多炮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
<正>地震勘探是当前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天然矿产的主要勘探技术,然而当地震勘探目标隐蔽且复杂时,传统的二维地震勘探无法精确地反映地下信息,由此三维地震勘探逐渐发展起来。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信息量丰富,地层剖面分辨率高,更...
孟阁阁王德利陈鑫
文献传递
选择相关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
<正>1.引言传统速度分析得到的速度谱中,从强多次波中分辨一个较弱的一次波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会给实际生产带来较大困扰。针对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一种提高速度分析分辨率的方法——选择相关法,并将其应用到各向异性介质中。此方法...
李轶彬王德利
文献传递
基于Curvelet变换的稀疏反褶积被引量:12
2013年
常规反褶积方法通常需要假设地层反射系数是稀疏的,然后再利用L1范数反褶积求得稀疏的反射系数来提高分辨率,但常规反褶积方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降低了信噪比,并且反褶积后同相轴的连续性会变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反褶积方法。Curvelet变换对多维信号具有最好的稀疏表示,能获得最优的非线性逼近,因而可利用Curvelet变换来表示地震反射信号,将其引入到L1范数反褶积后,可利用稀疏的Curvelet系数来描述反射系数,从而无需地层反射信号是稀疏的假设。根据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Curvelet域中的分布特点,可通过阈值法来压制噪声提高信噪比,并且利用Curvelet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多维表示,可实现多维反褶积保持同相轴的连续性。最后,给出了一种阈值循环迭代算法来计算L1范数反褶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urvelet变换的稀疏反褶积方法在提高地震分辨率的同时能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并保持同相轴的连续性。
孟大江王德利冯飞黄飞朱恒
关键词:反褶积分辨率连续性CURVELET变换L1范数信噪比
基于射线路径的叠前高精度Q值估计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克服传统Q值估计的两步拟合法所带来的统计性误差,提出了一种叠前高精度Q值估计方法。通过在τ-p域对同一水平慢度的叠前数据进行处理,并引入走时各向异性参数,克服了Q值提取中地层各向异性和走时时差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广义S变换的变化时窗对地层上、下界面对应的瞬时频谱进行分析,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时窗长度和宽度选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相邻层位的干扰效应。模拟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试处理结果证明了叠前高精度Q值估计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王德利戴建芳
关键词:谱比法叠前地震数据Τ-P域广义S变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