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114119b0100)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徐萍徐凯李清华杨静任大宾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Hp,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Hp。根据14C-UBT和HPS检测结果,选取14C-UBT、HPS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HPS阳性组),及14C-UBT阳性、HPS阴性的患者60例(HPS阴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四联疗法抗Hp治疗10 d,在治疗结束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14CUBT和HPS。结果 :治疗结束1月复查14C-UBT,四联疗法总的胃Hp根除率为82.5%%,其中HPS阳性组根除率为75.00%,HPS阴性组根除率为9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75,P=0.031);治疗结束6个月后,复查14C-UBT,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为24.44%,HPS阴性组复发率为5.60%,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显著高于HPS阴性组(χ2=5.563,P=0.018)。结论:口腔Hp能降低胃Hp根除率,且显著提高6个月后胃Hp的复发率,口腔Hp可能是胃Hp根除失败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 赖跃兴朱佳莉徐萍李清华吴杰
- 关键词:口腔幽门螺杆菌复发
-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与细针抽吸术在病变良恶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和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消化道及周围病变良恶性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6月,对21例胰腺及其他消化道以及周围病变患者行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及EUS-FNA以判断病变良恶性,病变位于胰腺11例(头部7例、体部2例、尾部2例)、后腹膜5例、胃壁3例、纵膈和食管各1例。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评分为1、2分的病变判断为良性病变,3~5分为恶性病变。EUS-FNA穿刺抽吸标本以发现癌细胞或异型细胞为阳性(恶性病变),未见肿瘤细胞或符合良性肿瘤细胞为阴性(良性病变)。结果依据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判断标准,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对所有的病变的良恶性均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依据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EUS-FNA对18例患者病变的良恶性做出了准确的判断,3例胰腺癌患者穿刺未发现肿瘤细胞而误判为良性;此外,依据EUS-FNA细胞病理学检查对14例患者病变的具体性质做出了准确的判断。结论超声内镜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手段,有着无创、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虽并不能完全代替EUS-FNA的细胞病理学诊断,但对于一些无法行EUS-FNA或反复行EUS-FNA均为阴性的可疑病变,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可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 徐凯徐萍任大宾李清华杨静于海滨
-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活组织检查
- 上海市松江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地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的危险因素,为肠型胃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松江区69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 526名为对照组,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9个因素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OR=1.024)、使用冰箱≥10年(OR=1.255)、长期使用农药(OR=2.287)、精神紧张(OR=1.254)、饮酒≥10年(酒精摄入>25 g/d)(OR=1.954)、直系亲属患胃癌(OR=2.726)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OR=1.675)是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危险因素;而吃豆类制品>3次/周(OR=0.563)、吃水果>3次/周(OR=0.711)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不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胃癌家族史是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主要的危险因素。
- 赖跃兴徐萍黄珏李清华杨静
-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 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不同亚型肠上皮化生中突变型p53和C-myc的表达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伴不同亚型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中突变型p53(mtp53)和C-myc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AB-PAS和HID-AB黏液染色区分肠上皮化生亚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各组mtp53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完全性结肠化生、不完全性小肠化生、完全性结肠化生、完全性小肠化生和非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mtp53表达率分别为:25.00%、4.25%、5.88%、6.25%、0.00%,C-myc的表达率分别为:57.78%、23.40%、17.65%、25.00%、10.00%,不完全性结肠化生mtp53蛋白表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P<0.01);不完全性结肠化生C-myc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亚型肠化生和非萎缩性胃炎(P<0.05)。结论 mtp53蛋白和C-myc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胃黏膜肠化及癌变的过程,同时提示不完全性结肠化生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 黄珏赖跃兴杨道华杨道华李清华
- 关键词:肿瘤抑制蛋白质P53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肠上皮化生
- 胃癌术后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手术治疗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胃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帮助。方法对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490例胃癌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证实早期胃癌共138例,占同期胃癌手术患者的28.16%,其中T1a期77例,T1b期61例。早期胃癌不论在病变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比率上均显著低于进展期胃癌(P<0.05)。早期胃癌中T1a期患者的病变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比率上均显著低于T1b期患者。分化型胃癌中早癌比率显著高于未分化型胃癌且分化型早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未分化型。结论早期胃癌尤其是黏膜内癌的转移及复发风险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分化型早癌比率明显高于未分化型且转移风险较低。
- 陶元生徐萍徐凯马睿锐
- 关键词:胃癌病理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
- 吉法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被视为胃癌前病变,探索其有效治疗药物对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吉法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疗效。方法:1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随机进入吉法酯组和对照组。吉法酯组:吉法酯100 mg tid,疗程3个月;对照组:胃复春1400 mg tid,疗程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AB-PAS和HID-AB染色法行肠化生分型,采用HE染色法对胃黏膜炎症程度进行分级。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后,吉法酯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转变为非萎缩性胃炎的比例(逆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32.84%对15.15%,P=0.017),其中不完全性小肠化生的逆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48.28%对16.67%,P=0.016),完全性小肠化生的逆转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对16.67%,P=0.375)。吉法酯组小肠型化生的逆转率显著高于结肠型化生的逆转率(44.74%对17.24%,P=0.018)。吉法酯组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减轻较对照组显著(χ2=11.061,P=0.011)。结论:吉法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有效逆转不完全性小肠化生。
- 赖跃兴徐萍李清华任大宾孙晓敏徐凯黄江
- 关键词:胃炎萎缩性肠化生吉法酯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亚型肠上皮化生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肠上皮化生不同亚型中突变型p53(mt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检测Hp,通过爱显蓝-雪夫(AB-PAS)和高铁二胺-爱显蓝(HID-AB)黏液染色区分肠上皮化生亚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法检测m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肠上化生各亚型Hp感染率均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各亚型之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性结肠化生mtp53蛋白表达率为24.4%,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和非萎缩性胃炎;不完全结肠化生组Hp阳性患者中mtp53蛋白表达率为36.0%,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不完全性结肠化生中突变型p53表达升高,其表达可能与Hp感染有关。
- 赖跃兴徐萍杨道华徐凯王静
- 关键词:化生
- 链霉蛋白酶用于胃镜检查前胃内黏液清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对比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联合西甲硅油乳剂与单纯应用甲硅油对胃内黏液清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检查前15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剂(15mL西甲硅油+15mL生理盐水);观察组予检查前20min口服链霉蛋白酶(链霉蛋白酶2万U+1g碳酸氢钠+80mL温水),检查前15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剂(15mL西甲硅油+15mL生理盐水)。胃镜下观察并分别对胃窦、胃体及胃底部三处的清晰效果(黏膜可见度)按1~4分进行评分。结果胃镜下评分结果显示,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组在胃窦、胃体、胃底各部位评分、总分及可见度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时联合应用链霉蛋白酶与西甲硅油进行术前准备,可对胃内黏液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甲硅油。
- 杨静徐凯徐萍吴梅朱蓉蓉于海滨吴杰
- 关键词:胃镜蛋白分解酶
- 回顾性分析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9月于我院经胃癌手术切除病理最终确诊的62例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中2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3.87%。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脉管肿瘤侵犯、是否合并溃疡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肿瘤侵犯、是否合并溃疡是未分化型早癌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无脉管肿瘤侵犯及无合并溃疡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5%,而在同时存在脉管侵犯及合并溃疡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5%。结论当病灶最大直径≤2 cm,对无合并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可考虑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但应对切除标本行仔细的脉管浸润评估,一旦阳性应追加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 陶元生徐萍徐凯马睿锐
-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