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2G014-C)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玉玲陶晓燕刘晓光潘永杰陶晓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铁路钢桥结构疲劳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研究目的:结合目前已经形成的城际轨道、高速铁路、客货共线、货运专线四种运输格局,计算调整铁路钢桥疲劳设计的相关参数,修正《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极限状态设计法)》(2011年版)送审稿中疲劳设计相关条文,制订新形势下铁路钢桥的疲劳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结论:(1)采用计算机空间刚接计算得到的应力可以直接应用于疲劳设计,不需要采用构造系数进行修正,解决了目前设计人员面临的空间计算结果无法用于疲劳设计的难题;(2)通过大量调研、实测和计算,制定了新运输形势下的典型疲劳列车、桥梁疲劳荷载谱,使得疲劳设计紧密跟进目前的运输新形势;(3)研究得出了疲劳设计分项系数,确定了城际轨道、高速铁路和货运专线的疲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填补了城际轨道、高速铁路和货运专线疲劳设计的空白;(4)依据新形势下的疲劳设计方法对典型的钢桥进行了试设计,试设计结果表明:新形势下的疲劳设计方法的储备与现行容许应力疲劳设计方法相比略微有所提高;(5)研究成果将纳入《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极限状态设计法)》,可以直接用于今后新建桥梁的设计,同时也可为既有桥梁的疲劳评估提供参考。
- 陶晓燕张玉玲
- 关键词:铁路钢桥设计方法
- 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参数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根据我国铁路混凝土强度的已有统计结果,对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参数进行研究。利用抗力灵敏度系数0.8反推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目标可靠指标为3.5,进而得到抗压混凝土的疲劳抗力分项系数为1.45,疲劳荷载分项系数为1.0。研究结论为修正和完善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 潘永杰张玉玲刘晓光陶晓燕
- 关键词:目标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