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701)

作品数:8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马耀明马伟强王欣文军刘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地表
  • 2篇遥感
  • 2篇遥感估算
  • 2篇卫星遥感
  • 2篇藏北高原
  • 1篇地表热通量
  • 1篇地表特征
  • 1篇地表特征参数
  • 1篇地表通量
  • 1篇遥感方式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图像
  • 1篇一江两河
  • 1篇一江两河地区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蒸散发量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气溶胶
  • 1篇图像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兰州资源环境...

作者

  • 6篇马耀明
  • 4篇马伟强
  • 2篇刘蓉
  • 2篇文军
  • 2篇王欣
  • 1篇田辉
  • 1篇康悦
  • 1篇韩存博
  • 1篇王少影
  • 1篇胡泽勇
  • 1篇仲雷
  • 1篇王宾宾
  • 1篇刘新
  • 1篇张宇
  • 1篇徐超
  • 1篇吴晓鸣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用我国气象卫星遥感资料估算黄河源区净辐射辐照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我国静止气象卫星(FY-2D)及极轨气象卫星(FY-3A)资料,估算黄河源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净辐射辐照度的空间分布。在晴天条件下,利用计算的向下太阳辐射照度,结合卫星遥感资料估算的地表反照率,得出地表太阳辐射收支。利用卫星遥感估算地表发射率和地表温度资料,结合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得到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和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值。在阴天条件下,借助FY-2D云顶的反照率资料,根据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过程,推求透射比系数,进而得出阴天条件下地表净短波辐射照度。
王欣文军张宇刘蓉田辉王少影
关键词:遥感估算黄河源区
西藏中部“一江两河”地区地表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被引量:9
2011年
西藏中部一江两河地区(包括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年楚河中下游地区)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藏中农业区地表特征参数(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的变化和地表通量的遥感估算对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以及理解农业区内部乃至其与周边地区的能量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2003年4月14日和10月16日影像作为春季和秋季代表,利用两种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资料———AVHRR和MODIS反演研究区地表特征参数和地表通量.在反演得到地表特征参数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9个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SEBS模式对该地区地表通量进行了遥感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同一天中AVHRR和MODIS估算结果空间分布态势保持一致,但由于过境时间的差异,MODIS通量结果均大于AVHRR.
仲雷马耀明马伟强除多边巴次仁
关键词:地表通量AVHRRMODISSEBS一江两河
利用ASTER数据反演珠峰地区地表特征参数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2006-2011年9景ASTER遥感影像计算了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表特征参数(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并对地表反照率和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表反照率和地表温度的反演结果与观测值较为一致,能够作为陆面过程模式的输入数据;反演得到的植被指数能够较好的代表珠峰地区的地表植被特征;所有的反演算法和结果仅依赖于遥感数据,表明在资料缺乏地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地表特征参数的有效手段。
韩存博马耀明刘新马伟强
关键词:地表特征参数ASTER卫星遥感
恒河流域和蒙古国南部AERONET站沙尘气溶胶光学物理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沙尘气溶胶作为气溶胶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全球和区域水分循环以及亚洲季风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印度Kanpur和蒙古国Dalanzadgad两个站点数据,采用阈值法提取了沙尘和人为气溶胶信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anpur站受印度夏季风影响较大,沙尘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的排放具有叠加效应,远源输送可能是Kanpur站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来源。Dalanzadgad站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小,春季大风带来了大量的沙尘,这可能与大风天气和植被覆盖度低等因素有关,是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沙尘具有局地起源特征;在其他时段,人为源气溶胶是当地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但总排放量相对较低。此外,Kanpur站所在的恒河流域大气颗粒物绝对含量远远高于Dalanzadgad所在的蒙古国南部地区。在沙尘天气中,两站颗粒物的光学物理特性相似。
徐超马耀明
关键词:AERONET沙尘气溶胶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水—冰—气—生"多圈层体现最全,且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高原强大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显著地影响着东亚气候格局、亚洲季风进程和北半球大气环流。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青藏高原本身的水圈与冰冻圈过程,改变青藏高原内部的生态系统与环境,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存条件,而且通过大气环流与水循环过程直接影响到东亚及周边国家的用水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护。正确认识青藏高原复杂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在各种不同的下垫面上建立多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点)。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过去的7年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其他相关单位一道正在整个青藏高原面上逐步建立"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以研究该地区复杂地表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首先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高原上已经建立的5个综合观测研究站,然后介绍利用各个站点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多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地气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马耀明
关键词:青藏高原
Estimation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trieved from EOS/MODIS in Naqu area over Tibetan Plateau被引量:17
2012年
地表温度是区域和全球尺度陆面过程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利用遥感卫星资料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数据在气象、水文和生态领域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改进后的针对MODIS数据的分裂窗口算法,对MODIS L1B卫星数据进行实用而简便的云检测处理,并根据青藏高原陆地、水体和冰雪等常见下垫面状况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反演得到了2007-01-03、04-18、06-12和10-02四日的无云下垫面地表温度。最后,将Sobrino结果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与MODIS日地表温度产品及CAMP/Tibet观测站地表温度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地表温度结果与MODIS数据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地表温度结果与地面观测数据(去除可疑点后)的平均误差仅为1.435K。
王宾宾马耀明马耀明
关键词:遥感技术遥感方式遥感图像
结合可见光近红外和微波遥感估算藏北高原日蒸散发量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FY-2E静止气象卫星可见光近红外和FY-3B极轨气象卫星微波资料,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基于陆表能量平衡算法(Surface Energy Balance System,SEBS),反演了藏北高原地表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感热及潜热通量的空间日变化过程.利用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站观测资料对结果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潜热通量的均方根误差为28.22 W·m-2.此外,还对整个藏北高原夏季空间地表能量分量的条件期望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区域不同地表温度对应的有效能量分配方式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总体蒸散发量介于2.0~4.0 mm之间.
刘蓉文军王欣胡泽勇康悦
关键词:微波蒸散发量
夏季藏北高原地表热通量特征观测与模拟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2007年7-8月的观测数据,同时借助于中尺度模式WRF模拟了藏北地区的地表通量,并通过4组敏感性试验(即改变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该地区辐射收支和热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再现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的地表热通量日变化特征。当模式初始场的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度增大到与观测事实一致时,得到的模式模拟结果较好,尤其是感热、潜热通量变化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接近。
吴晓鸣马伟强马耀明
关键词:WRF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