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0212101D)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宏民贾春玉彭艳单修迎李志杰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板带
  • 3篇影响矩阵
  • 3篇平直度
  • 3篇板带轧制
  • 2篇液压弯辊
  • 2篇轧机
  • 2篇碳钢
  • 2篇中碳
  • 2篇中碳钢
  • 2篇弯辊
  • 2篇温变形
  • 2篇流变应力
  • 1篇定值
  • 1篇断面
  • 1篇多项式
  • 1篇液压弯辊系统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云模型
  • 1篇在线控制
  • 1篇轧机液压

机构

  • 11篇燕山大学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济钢集团有限...

作者

  • 9篇刘宏民
  • 6篇贾春玉
  • 5篇彭艳
  • 4篇单修迎
  • 3篇王素芬
  • 3篇李志杰
  • 2篇徐胜杰
  • 2篇肖力子
  • 2篇白涛
  • 2篇崔发军
  • 1篇王东城
  • 1篇杨利坡
  • 1篇孙建亮
  • 1篇于丙强
  • 1篇吴海淼
  • 1篇陈亦仁
  • 1篇孙亚波
  • 1篇崔艳超

传媒

  • 4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钢铁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冶金设备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辊镶块智能型冷轧带钢板形仪的研制与工业应用被引量:17
2011年
为提高冷轧带钢板形检测精度,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冷轧带钢板形仪———整辊镶块智能型板形仪。该板形仪提出与国际上流行的分段式检测辊不同的结构形式,研制了整辊镶块式检测辊,以避免传统检测辊辊片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同对带钢表面造成的划伤;提出与国际上流行的干式集流环不同的信号集流传输方式,研制了喷淋湿式集流环,以提高检测精度和使用寿命;提出与国际上流行的采集卡形式不同的信号处理方式,研制了嵌入式DSP板形信号处理硬件系统,以提高检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研发了具有误差补偿、模式识别、目标板形制定和闭环控制计算功能的板形信号处理软件系统,以实现板形仪的智能化。该板形仪经在鞍钢1 250mm冷轧机上实际工业考验证明,测量信号稳定可靠,而且实现了板形闭环控制。
刘宏民于丙强杨利坡彭艳
中碳钢温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制定中碳钢温轧工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中碳钢进行温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变形温度(550~700℃)和应变速率(0.001~10s-1)下的流变行为,讨论温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碳钢温变形过程由铁素体动态回复、铁素体动态再结晶、渗碳体球化和稳态变形4个阶段构成,其软化机理主要有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和珠光体动态球化。
李志杰彭艳刘宏民王素芬肖力子
关键词:金属材料中碳钢温变形流变应力
HC轧机平直度调节手段对各次平直度分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现代轧机一般配备多种平直度调节手段,各种调节手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为分析各种平直度调节手段对各次平直度分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分割模型影响函数法和条元变分法建立HC轧机的平直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倾辊、工作辊弯辊、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和中间辊横移4种调节手段对1次、2次、3次和4次平直度分量的影响系数,分析发现,倾辊和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对平直度的影响规律类似,主要影响1次和3次平直度分量,并且对1次分量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3次分量的影响程度;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横移主要影响2次和4次平直度分量,并且对2次分量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4次分量的影响程度,该结果系统地揭示各种调节手段对各次平直度分量的影响规律,为平直度在线控制模型的建立、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刘宏民单修迎贾春玉孙建亮
关键词:HC轧机平直度影响矩阵
轧机液压弯辊系统PID控制参数的遗传优化
2013年
液压弯辊装置调控板形的效果,取决于PID控制器三个参数的优劣,然而传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存在精度低、调试时间长的问题。以某钢铁公司1220冷轧机液压弯辊系统为仿真对象,利用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器参数,从而提高液压弯辊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优化PID参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贾春玉崔艳超白涛崔发军徐胜杰
关键词:PID液压弯辊自适应遗传算法参数优化
基于板厚标准曲线的平直度预设定控制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在分析各种平直度预设定控制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板厚标准曲线的平直度预设定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基于分步优化的平直度和板厚标准曲线制定方法,该方法将平直度判别和平直度预报分开独立计算,通过分步优化得到平直度标准曲线和板厚标准曲线,计算快速、稳定。其次,采用横断面预报模型优化计算平直度预设定值,使计算的带钢出口厚度横向分布逼近板厚标准曲线,得到基于板厚标准曲线的平直度预设定控制方法,该方法计算快速、稳定,完成一次在线设定计算时间约为1.781 s,满足工业在线应用实时性的要求。最后,以某1 80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为例验证了上述算法的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孙亚波刘宏民王东城彭艳
关键词:板带轧制
板带轧制断面形状控制的矩阵模型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提高带钢断面形状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带钢断面形状在线控制矩阵模型。采用1次、2次、3次和4次曲线精确描述带钢断面形状,根据影响函数法的原理,给出断面形状控制影响矩阵的概念,并建立断面形状控制方程。以机理模拟数据为基础,对断面形状控制的矩阵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控制效果良好,适合现代轧机带钢断面形状高精度控制,为带钢断面形状在线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刘宏民单修迎贾春玉
关键词:在线控制影响矩阵
板带轧制断面形状调节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分析各种断面形状调节手段对各次断面形状的影响规律,以HC轧机为例,以倾辊、工作辊弯辊、工作辊非对称弯辊和中间辊横移作为断面形状调节手段,按照机理模型计算了各调节手段对1次、2次、3次和4次断面形状的影响系数,系统地揭示了各种调节手段对各次断面形状的影响规律,为断面形状在线控制模型的建立、实现提供了基础。
单修迎刘宏民贾春玉
关键词:板带轧制影响矩阵
一种基于小波消噪技术的平直度模式识别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提高平直度模式识别的精度,引入小波消噪技术对平直度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以1次、2次、3次和4次勒让德多项式作为平直度基本模式的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多项式回归方法进行模式识别,提出了一种计算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平直度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平直度模式识别的精度,计算过程稳定可靠,能够为平直度控制模型提供准确的平直度信息,适合在线应用。
贾春玉单修迎刘宏民
关键词:平直度模式识别最小二乘法勒让德多项式小波消噪
基于运动偏差的齿轮传动运动可靠度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从一般机构运动方程出发,应用运动方程的泰勒展开分析方法及运动可靠度分析理论,以齿轮节圆半径偏差的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了齿轮传动输出转速及传动比的随机偏差的概率分布特点及分布参数计算方法,建立了齿轮传动机构运动可靠度的分析计算模型。结合一组实际齿轮传动参数进行了运动可靠度的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齿轮传动转速和传动比的可靠度非常高,也表明了建立的齿轮传动机构运动可靠度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吴海淼庞登波陈亦仁
关键词:可靠性齿轮传动
中碳钢温变形的力学特性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中碳钢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进行温变形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变形温度(500~700℃)和应变率(0.001~10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其主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温变形过程先从铁素体变形开始,而后珠光体开始变形,渗碳体片层结构被破坏;铁素体晶粒细化至1~2μm;珠光体片层被破坏使流变应力形成峰值;温变形流变应力曲线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工件塑性成形、工模具载荷分布及变形产生重要影响.
李志杰彭艳刘宏民王素芬肖力子
关键词:中碳钢温变形流变应力热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