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312-020)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3H指数:7
- 相关作者:石远凯董梅李峻岭刘鹏王彬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师协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后的进展模式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获益后出现耐药的临床表现和进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内科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93例晚期NSCLC患者,有效或稳定超过6个月,腺癌94.6%,女性79.6%,不吸烟者80.6%。每2个月评估疗效,观察耐药出现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93例,中位服药时间16个月(8个月-70个月),用药时间超过2年占21.5%(20/93),超过3年8.6%(8/93)。耐药出现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腔内进展,占80%(72/90),其中原发病灶及术后断端复发进展占38.9%(35/90),肺内转移占51.1%(46/90),胸膜转移占25.6%(23/90);颅内进展30%(30/90);腹腔内进展15.6%(14/90)。结论 EGFRTKI治疗耐药后的进展在临床上表现为多样化,治疗后的预后不同,因此,需要密切的临床随访以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 王彬张昕林琳郝学志张湘茹李峻岭石远凯
- 关键词:吉非替尼肺肿瘤耐药
- 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获益后出现孤立进展后联合局部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小分子物质是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TKIs耐药后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孤立性病灶局部进展。本研究对孤立病灶进展患者后继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内科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后出现孤立进展的局部治疗联合TKIs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11例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4%),23例患者疗效为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51%),11例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局部进展后再次TKI联合局部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5.9个月。结论在接受EGFR-TKIs治疗的非小细胞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孤立病灶进展后,局部治疗联合TKIs药物治疗,有可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
- 张昕王彬林琳郝学志陈闪闪李峻岭张湘茹石远凯
- 关键词: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多次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多程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本文分析了苹果酸舒尼替尼单药治疗多次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苹果酸舒尼替尼37.5 mg/d持续给药的方法治疗的17例多程治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17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5.9%),稳定7例(41.2%),疾病进展9例(52.9%),客观缓解率5.9%,疾病控制率47.1%,中位无进展生存为4.4个月(95%CI:4.05-7.46)。全组患者治疗耐受良好,3级/4级不良反应仅表现为手足皮肤反应(5.9%),其余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均为1/2级。结论苹果酸舒尼替尼37.5 mg/d持续治疗多程治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较好的客观疗效,耐受良好。
- 邢镨元李峻岭石远凯
- 关键词:肺肿瘤苹果酸舒尼替尼复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获益后出现缓慢进展的治疗选择:附32例病例总结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目前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特别是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对于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后续治疗未取得共识。本文总结EGFR-TKIs治疗后缓慢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不同后续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和总生存期,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11年12月期间32例接受EGFR-TKIs治疗后缓慢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继续接受EGFR-TKIs治疗或化疗。结果 EGFR-TKIs维持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0个月,在改行化疗的患者中,化疗有效率为43.75%,总的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为87.5%。中位生存时间为15.5个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结论在EGFR-TKIs治疗后出现肿瘤缓慢进展的患者中,维持原EGFRTKIs治疗是可行的选择。
- 林琳王彬郝学志邢镨元李峻岭张湘茹石远凯
- 关键词:肺肿瘤EGFR-TKIS生存期
- 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2013版)被引量:40
- 2013年
-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1位,其中80%~85%的病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15%,约7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00。基于分子靶点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目前NSCLC研究中的热点,尤其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为靶点药物的发现,在NSCLC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无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贝沙罗汀软胶囊在复发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Ⅰ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贝沙罗汀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进行初步疗效观察。方法: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贝沙罗汀口服300 mg.m-2,qd,连用4周。记录安全性指标,进行单剂量和多剂量药物代谢分析,观察患者病灶变化。结果:入组患者5例,每日中位服药剂量为525 mg,中位服药时间4周。常见不良反应为I~II度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头痛、发热、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患者出现III度皮疹,考虑为药物过敏,除此之外无III~IV度不良反应发生。服药d 1和连续服药d 28的Cmax分别为366.31和652.44 ng.mL-1;t1/2分别为2.56和3.18 h;AUC0~t分别为1 680.96和2 133.34 ng.mL-1.h。4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1例病变部分缓解,2例病变稳定,1例病变进展。结论:贝沙罗汀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耐受性好,初步观察疗效较好,口服吸收较快,连续服药有一定蓄积作用。推荐首先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进行II期临床研究,剂量为300 mg.m-2,每日1次口服。
- 董梅邢镨元石远凯
- 关键词:I期临床研究皮肤T细胞淋巴瘤
- 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6
- 2014年
-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药品的系统性研究,以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在目前的临床试验中,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占有最大比例,肿瘤患者也能从中得到最多的获益。但是,由于抗肿瘤药物的特殊性,抗肿瘤新药的安全性评价需要更高的要求,在加快抗肿瘤新药研发速度的同时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价做一系统阐述。
- 石远凯何小慧郏博
- 关键词:安全性肿瘤
- 88例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8年1月1口至2005年3月31日收治的88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青少年HL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牛存率,并以Logrank法进行组间差异的检验,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9.9个月,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6.4%,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1.4%,5年总牛存率为9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33)、有无B症状(P=0.028)、有无大肿块或大纵隔(P=0.007)、化疗方案的选择(P=0.003)、脾脏是否肿大(P=0.050)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20)是影响儿童青少年HL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化疗方案的选择(P=0.008)、脾脏是否肿大(P=0.039)和LDH水平(P=0.033)是影响儿童青少年HL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B症状(P=0.044)、化疗方案的选择(P=0.033)、临床分期(P=0.023)、LDH水平(P=0.008)以及有无大肿块或大纵隔(P=0.009)均是影响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而化疗方案的选择(P=0.012)和LDH水平(P=0.046)亦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妒闪素。结论选择非ABVD化疗方案、临床分期为Ⅳ期、LDH升高、合并B症状、大肿块或大纵隔足与儿童青少年HL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非ABVD化疗方案和LDH升高是与5年总生存率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 邢镨元石远凯何晓慧周立强董梅杨建良刘鹏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儿童预后
- 贝沙罗汀软胶囊在复发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11年
- 目的:评价贝沙罗汀在复发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建立荧光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乙酸铵、乙酸等为流动相成分,在激发波长260 nm、发射波长430 nm的色谱条件下进行方法学考察及血药浓度测定。所得到的血药浓度以DAS 2.0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程序进行参数计算。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贝沙罗汀口服300 mg.m-2,qd,连用4周,进行单剂量和多剂量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建立的荧光液相色谱法在10~1 000 n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在空白血浆中20,100和800 ng.mL-1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9.49%8,7.06%和78.56%。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显示,5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口服贝沙罗汀软胶囊300 mg.m-2,服药d 1和连续服药d 28的Cmax分别为366.31和652.44 ng.mL-1;Tmax分别为1.80和1.88 h;t1/2分别为2.56和3.18 h;AUC0~t分别为1 680.96和2 133.34ng.mL-1.h。结论:建立的荧光液相色谱法稳定,敏感性高。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口服300 mg.m-2的贝沙罗汀软胶囊后吸收较快,连续服药d 28时峰浓度高于服药d 1时峰浓度近1倍,可见贝沙罗汀在受试者体内有一定的蓄积。
- 董梅高晶韩晓红邢鐠元石远凯
- 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药代动力学
- 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T细胞淋巴瘤包括前体T细胞肿瘤和成熟T细胞/NK细胞肿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又称成熟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来源于成熟T细胞或胸腺后T细胞疾病的总和。PT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较B细胞淋巴瘤少见。
- 石远凯孙燕
- 关键词: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