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000)

作品数:139 被引量:659H指数:14
相关作者:夏庆友鲁成贡成良曹广力薛仁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生物学
  • 87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0篇家蚕
  • 44篇基因
  • 26篇病毒
  • 19篇细胞
  • 18篇蛋白
  • 17篇多角体
  • 17篇多角体病毒
  • 16篇克隆
  • 14篇核型多角体
  • 14篇核型多角体病
  • 14篇核型多角体病...
  • 11篇转基因
  • 10篇家蚕核型多角...
  • 10篇果蝇
  • 8篇昆虫
  • 7篇突变
  • 7篇启动子
  • 7篇活性
  • 6篇凋亡
  • 6篇在家

机构

  • 84篇西南大学
  • 32篇苏州大学
  • 15篇江苏大学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9篇重庆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江苏科技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暨南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遵义职业技术...
  • 2篇日本九州大学
  • 2篇苏州市水产研...

作者

  • 41篇夏庆友
  • 39篇鲁成
  • 30篇贡成良
  • 28篇薛仁宇
  • 28篇曹广力
  • 21篇向仲怀
  • 18篇潘敏慧
  • 16篇代方银
  • 15篇陈克平
  • 13篇姚勤
  • 11篇赵萍
  • 10篇曹阳
  • 9篇沈卫德
  • 8篇童晓玲
  • 8篇邓小娟
  • 8篇杨婉莹
  • 7篇黄勇平
  • 6篇钟仰进
  • 6篇周泽扬
  • 6篇林英

传媒

  • 28篇蚕业科学
  • 27篇昆虫学报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蚕学通讯
  • 5篇细胞生物学杂...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遗传
  • 4篇中国蚕学会第...
  • 3篇江苏蚕业
  • 3篇广东蚕业
  • 3篇全国家蚕病害...
  • 2篇科技通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Journa...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6篇2010
  • 42篇2009
  • 27篇2008
  • 38篇2007
  • 34篇2006
  • 3篇2005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蚕P450基因CYP18A1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转录活性被引量:13
2008年
蜕皮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有重要调控作用,尤其对蜕皮和变态过程。利用GenBank上登录的蜕皮激素C26羟基化酶候选基因CYP18A1的氨基酸序列对家蚕Bombyx mori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P比对,发现了家蚕直向同源基因(ortholog),其完全编码序列经RT-PCR检测和克隆、测序验证后,再以此为信息探针检索家蚕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数据库进行拼接延伸,获得了一条包括5′非翻译区在内的长度为1737bp的cDNA序列,验证结果也表明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GenBank登录号为EF421988,P450命名委员会将其命名为CYP18A1)。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623bp,编码541个氨基酸,含有包括P450s特征结构域在内的所有昆虫P450基因的5个保守结构域,其推定的分子量为61.67kD,等电点为8.54。将该基因cDNA序列与家蚕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符合经典的GT-AG规则。同源性分析也发现家蚕CYP18A1与其他昆虫的直向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用RT-PCR方法对家蚕主要发育变态时期与组织进行检测,显示出该基因的转录表达不仅具有时空特异性,而且在表达时期上与已报道的蚕体内蜕皮激素含量变化有紧密的一致性。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CYP18A1基因与昆虫体内蜕皮激素代谢平衡相关联。
艾均文王根洪李艳红余泉友张学松朱勇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细胞色素氧化酶克隆转录活性
家蚕生殖细胞相关基因nanos的克隆表达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nanos基因在家蚕Bombyxmori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本实验室提交到GenBank中家蚕nanos的cDNA序列(登录号EF647589)设计引物,扩增出了一条长684bp的编码片段,对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和表达,亲和纯化表达的蛋白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体。Western blot检测家蚕早期胚胎nanos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nanos在整个家蚕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并表达了一条长684bp的编码片段,得到了分子量约33kD的融合蛋白。用制备的抗血清对家蚕早期胚胎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anos在此阶段基本是恒定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刚产的卵中nanos的表达量最大,第2天开始急剧下降,此后到第10天表达量几乎没有变化。【结论】本实验克隆的nanos是家蚕中的一个同源物,该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与蜜蜂等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昆虫生殖细胞形成机制的多样性。
赵国力陈克平姚勤郭忠建
关键词:家蚕NANOS胚胎发育原始生殖细胞BLOT
家蚕高密度AFLP连锁图谱的构建被引量:10
2008年
为了进行家蚕Bombyx mori数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以白色茧系品种C100(♀)和近交系大造(P50)(♂)杂交得到F1,用F1(♂)与双隐性标记的C100(♀)回交,得到回交一代(BC1),用改进的AFLP分子标记方法,经96组选择性扩增引物扩增,获得分离比为1∶1(P≤0.05)的1744个AFLP位点。用Map Manager QTXb19(Version0.29)连锁图谱构建软件,构建了具有814个标记,36个连锁群的家蚕高密度A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该连锁图谱覆盖的家蚕基因组长度为13005cM,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109.0~1573.7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361.25cM,其标记间平均图距15.98cM,最小图距2.3cM,最大图距47.7cM,标记间大于30cM的gap共有39个。该连锁图平均每个连锁群23个标记,最多一个连锁群有92个标记,最少8个标记。该连锁图谱确定了与经典实验遗传图谱第15连锁群和W染色体连锁群相对应的两个连锁群。
张烈钱敏代方银赵爱春鲁成
关键词:家蚕分子标记AFLP
家蚕体节极性基因(Bmdpp)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2009年
体节极性基因dpp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利用家蚕EST数据获得了家蚕dpp基因(Bmdpp)cDNA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1 206 bp,ORF1 146 bp,编码38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38.6 kD,等电点9.18。将克隆的Bmdpp基因完整CDS序列亚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转化、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检测到约40 kD与预测分子质量相符的目的蛋白条带。对Bmdpp在家蚕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受精614 h的表达量很低,甚至没有表达。这一表达模式和果蝇dpp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相似,推测Bmdpp在家蚕早期胚胎发育的背-腹轴分化中起作用。
钱平吴阳春柴春利代方银鲁成
关键词:家蚕胚胎发育基因克隆
基于mtDNA ND1基因的家蚕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ND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野桑蚕ND1基因全长为933bp,编码310个氨基酸残基,A+T含量较高,达78.7%;同源性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家蚕和野蚕ND1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以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了家蚕及野桑蚕的分子进化分析,进一步证明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用mtDNA的ND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Blast家蚕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家蚕基因组中存在与ND1基因部分区域同源的序列,表明家蚕基因组中存在起源于线粒体的假基因。
赵越胡小龙曹广力薛仁宇贡成良
关键词:假基因分子进化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tp-2基因克隆及表达
2007年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ptp-2基因特性,根据ApNPV PstⅠ-C片段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ApNPV ptp-2基因;将ptp-2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ptp-2,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38.7%,经His标签杂交鉴定证明表达产物为His融合蛋白.以原核表达的His-PTP-2蛋白作为抗原,制作兔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TP-2蛋白不参与ApNPV包涵体的结构组成.
石生林潘敏慧鲁成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表达基因克隆柞蚕
Bmpkci is highly expressed in resistant silkworm strain:implication of its role in resistance to BmDNV-Z
Using flu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technique,a special band named Bm541 was identified by screening for ge...
Ke-Ping Chen,Hui-Qing Chen, Xu-Dong Tang, Qin Yao,Lin-Ling Wang,Xu Hang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Jiangsu University , 301# Xuefu Road,Zhenjiang 212013, P. R. China
关键词:QRT-PCR
文献传递
基于动态权重匹配的RNA折叠算法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最大权重匹配(Maximum Weighted Matching,MWM)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与茎区长度相关的动态权重,采用一种递归算法逐步寻找具有最大权重和的茎区,从而最终确定RNA的二级结构.该算法避开了繁杂的自由能计算,同样也能达到较高的预测精确度并且还能预测到大多数类型的潜在假结(pseudoknots).
陆健刘海军姚勤王勇陈克平
关键词:RNA二级结构
家蚕类mariner转座子相关序列分析
2008年
通过PCR克隆,从家蚕基因组中获得大小为975bp的DNA片段(登录号:EU352872),Blast搜寻结果显示,该片段DNA序列的52-449nt区域与野蚕mariner-like元件DNA(登录号:AB237562)的同源性达90%,推测为家蚕类mariner转座子相关序列,在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第5内含子、微卫星S1104-R序列、BmBRC-NZ3 mRNA终止码的下游序列、ErB·1基因的内含子均检测到家蚕类mariner元件相关序列的同源区,暗示家蚕类mariner元件在家蚕基因组中发生了多次转座,并在家蚕基因组的不同区域随着进化发生了歧化。
张梅曹广力薛仁宇贡成良
关键词:家蚕转座
果蝇求偶行为基因fru的研究进展
2008年
求偶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的范例。在果蝇中,求偶行为由fruitless(fru)的基因所控制。果蝇的fru基因在雌雄中存在不同的剪接方式,雄的剪接方式是雄果蝇求偶行为和性别决定所必需的。本文就此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控作一阐述。
汪春云何宁佳夏庆友
关键词:求偶行为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