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X059)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葎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幸福与德性:启蒙传统的现代价值意涵被引量:4
- 2014年
- 启蒙运动处于现代世纪的开端。启蒙精神及其所开辟的现代性,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当代人继承着启蒙的丰富遗产,也置身于启蒙问题的阴影之中。启蒙背后的议题及其问题架构,因其特有的丰富与复杂,涵盖了一系列至今仍然纷纭不断的价值争端:当启蒙主流偏重于个人的功利幸福,从而将个人的社会成员角色看作只是附带的有益于个人自我谋划的工具,卢梭却将其整个的政治-教育学致力于一种对公共善的忘我式奉献的公民培育。而这种对共同体的全身心融入,
- 王葎
- 关键词:德性启蒙运动启蒙精神社会成员
- 正义与关怀之间:当代道德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 2017年
-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理论普遍持有一种基于"平等主义共识"的正义思维。正义思维以对主体自由的平等尊重为前提,赋予现代德育重要的"自主""自律"内涵。然而,以自由权利为基调的正义思维,偏重契约性的程序正义,本质上着力的乃是基于"权益计算"的契约性的原则遵守,它隐含着对于具体个人的积极关注以及与此相关的共同体感的可能削弱。对此,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当代政治理论家声称,迫切需要一种"基于具体关系保护、倡导积极责任担当"的关怀伦理。围绕现代道德生活的基础,正义思维和关怀伦理在"普遍原则与特殊情境"、"要求权利与承担责任"之间各执一端,以反思的形式提供了一幅当代道德教育必须兼具"正义和关怀"的完整理论和实践图景。
- 王葎
- 关键词:关怀伦理道德自律
- 权利与德性之争:现代西方公民观反思--“德性公民”的可能及其限度被引量:3
- 2012年
- [栏目主持人的话]围绕“权利”与“德性”展开的对公民概念的现代阐释,在西方学术史上集中包含在自由主义的公民理论与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中。这两种思想传统对现代公民观念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线索:一是各自对公民观念的创发。相比较而言,古典共和主义的公民观念虽然历史更为久长,但以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公民观念却是近代以来直至今天西方社会的主导观念。构成第二条线索的是两种公民理论间的相互批评。它们的争论为我们揭示了公民观念发展中的种种分歧与困难,两种公民理论也因相互争议而相互激发、彼此推动,构造出现代西方公民观的真实发展历程。
- 王葎
- 关键词:公民观念古典共和主义栏目主持人
- 启蒙的张力与教育现代性反思
- 2013年
-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个历史事件,但启蒙精神及其所开辟的现代性,已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景观和必然命运。启蒙给现代主流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来源于启蒙功利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逻辑力量。然而,在启蒙主流及其教育的通用逻辑中,使教育成其为教育的最根本性状却被遮蔽了。启蒙给现代教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同时也留下了大量复杂的难题。当代教育只有将启蒙的现代成就涵纳、扬弃于自身,才能不重蹈单向度发展的旧辙,开始自己的整全化努力。
- 王葎
- 关键词:启蒙传统教育现代性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