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2013)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冯巧燕青芝葛昌纯张亚轩夏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城建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平顶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丙烯酰胺
  • 4篇水凝胶
  • 4篇酰胺
  • 4篇丙烯
  • 3篇异丙基
  • 3篇异丙基丙烯酰...
  • 3篇丙基
  • 2篇药物缓释
  • 2篇乙烯
  • 2篇乙烯基
  • 2篇乙烯基吡咯烷...
  • 2篇前端
  • 2篇吡咯
  • 2篇吡咯烷
  • 2篇吡咯烷酮
  • 2篇吸水
  • 2篇烯基
  • 2篇聚丙烯
  • 2篇复合水凝胶
  • 2篇丙烯酸

机构

  • 8篇河南城建学院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8篇冯巧
  • 4篇燕青芝
  • 3篇葛昌纯
  • 3篇夏志伟
  • 3篇张亚轩
  • 2篇李青彬
  • 2篇韩永军
  • 2篇张志华
  • 1篇田大民
  • 1篇刘玉琼
  • 1篇王要令
  • 1篇张延辉
  • 1篇赵亚奇
  • 1篇杜玲枝
  • 1篇胡珊珊
  • 1篇李杰
  • 1篇齐贝贝
  • 1篇李建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端聚合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前端聚合技术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聚丙烯酰胺(HAP/PAM)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废水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处理.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含量对聚合前端移动速度、最高温度以及铅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前端聚合法不仅工艺简单、反应快、能耗低,而且制备的HAP/PAM复合材料为多孔结构,无机粉体在其中分散均匀,具有较强的铅离子吸附能力,用于废水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田大民冯巧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铅离子废水处理
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前端聚合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前端聚合方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4种线性高分子水溶液中制备了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的水凝胶,其中的线性高分子分别为: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扫描电镜(SEM)、吸水率和吸附量对互穿网络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解对水凝胶的吸水性能影响显著,使吸水率平均提高9.1倍,但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小,使亚甲基蓝吸附量提高不足1倍;在4种互穿网络水凝胶中,P(AM-AA)/PEG的吸水率最大,高达627.9g/g,P(AM-AA)/PAM互穿网络水凝胶对亚甲基蓝有最大的吸附能力,吸附量为91.6mg/g。
冯巧张志华李建赵亚奇杜玲枝
关键词:互穿网络水凝胶吸水性能
前端聚合制备多孔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溶剂和引发剂对反应和产物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前端聚合结合发泡工艺制备了孔结构可调控的聚丙烯酰胺多孔水凝胶.研究发现溶剂和引发剂浓度变化对聚合前端的移动及形成的产物性能有重要影响.增加溶剂用量,聚合前端的移动速度和聚合前端最高温度下降,产物孔径增大,孔壁变厚,材料吸水溶胀性能降低;增加引发剂浓度,聚合前端移动速度显著加快,最高温度升高,产物的孔体积和溶胀率先增加后减小.
冯巧卢国冬刘玉琼燕青芝葛昌纯
关键词:孔结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前端聚合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水凝胶及其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多壁碳纳米管(PNIPAM/MWCNTS)复合水凝胶,对产物的微观形貌、温敏性、力学性能和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NIPAM/MWCNTS复合水凝胶具有温度敏感性,MWCNTS的加入不影响水凝胶的低临界转变温度,随MWCNTS含量增加,水凝胶吸水能力降低,力学强度显著提高,当MWCNTS的含量由0%增至10%时,水凝胶的压缩强度从88 k Pa增加到666 k Pa。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冯巧夏志伟张亚轩韩未利
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碳纳米管复合水凝胶药物缓释力学性能
波聚合制备聚(天然橡胶-接枝-丙烯酰胺)吸水膨胀橡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波聚合工艺快速制备了聚(天然橡胶-接枝-丙烯酰胺)吸水膨胀橡胶.该波聚合过程能够在45℃左右被引发,最高波温达到112℃,波速0.3-1.0 cm·min-1.与传统间歇聚合工艺相比,波聚合制备样品的接枝效率达到51.8%,是传统间歇聚合制品的2.8倍;最大吸水倍率为7.66 g·g-1,是传统聚合制品的1.6倍;聚合时间为传统间歇聚合的1/8.扫描电镜观测发现,波聚合制备的吸水膨胀橡胶呈现均匀分布的蜂窝状微孔结构,孔直径在4-10μm之间,该结构有利于橡胶在保持高强度和弹性的同时,提高吸水性能;而传统间歇聚合制品内则以小于2μm的微孔为主,同时有少数近毫米级的条形大孔存在.
李青彬韩永军燕青芝葛昌纯
关键词:天然橡胶吸水膨胀橡胶接枝
前端聚合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温度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系统地研究了反应体系组成对PNIPAM水凝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交联剂和溶剂用量的变化不影响PNIPAM水凝胶的相转变温度,但可以作为调控PNIPAM水凝胶吸水能力和响应速率的手段。
冯巧王要令燕青芝
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温度敏感性
前端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蒙脱土复合水凝胶及其性能测定被引量:2
2016年
以丙三醇和水为混合溶剂,采用前端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PAA)/蒙脱土(MMT)复合水凝胶,并对复合水凝胶的分子结构、微观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MMT用量对聚合参数、复合水凝胶吸(盐)水及吸附碱性品红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三醇与水的质量比为3∶1时能有效抑制MMT聚沉;当MMT用量为3%时,复合水凝胶的吸水量达最大值632g/g;PAA/MMT复合水凝胶为pH敏感水凝胶;MMT的加入提高了水凝胶对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
冯巧韩未利李杰齐贝贝胡珊珊
关键词:聚丙烯酸丙三醇蒙脱土复合水凝胶
温敏型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前端聚合法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P(NIPAM-co-NVP))温敏型共聚智能水凝胶;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量对前端聚合过程及智能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前端移动速率随NVP用量增多而加快;共聚物具有热缩温敏性,随着原料中NVP相对用量从0%增至10%(摩尔分数),共聚产物的临界转变温度从32℃升高到37℃;产物是理想的药物缓释材料。
冯巧张亚轩夏志伟张志华
关键词:药物缓释
聚(丙烯酸-co-N-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的前端聚合法制备及染料吸附被引量:2
2016年
在水溶液中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co-N-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研究了单体配比对前端聚合参数、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检测了水凝胶对水体中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共聚凝胶的吸水性能明显优于均聚物(聚丙烯酸(PAC)),当丙烯酸(AC)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摩尔比为5:5时,水凝胶饱和溶胀比最大,达到577 g/g,约为PAC的3倍。与吸附酸性品红和亚甲基蓝相比,水凝胶吸附碱性品红的能力更强,当n(AC)∶n(NVP)=7∶3时吸附量最大,为539 mg/g;共聚水凝胶具有p H敏感性,溶液p H升高有利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相对于溶液聚合,前端聚合法制备的产物单体排布序列更均匀。
冯巧张亚轩张延辉韩未利夏志伟
关键词: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有机染料
波聚合体系、引发、过程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波聚合是一种通过局部反应区域向未反应区域连续移动将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反应模式,具有简便快速、节能降耗和产物性能优异等优势,是化学合成、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制备的新方法。本文对波聚合反应体系、引发、过程、应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评述了新型波聚合体系如二元或多元体系、离子液体体系、深共晶溶剂体系等;新型引发剂如光引发剂和离子液体引发剂等特殊引发剂;波聚合反应体系中的助剂如填料、交联剂、链转移剂、活化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等对聚合过程和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新发展的引发方式如紫外线、水、等离子体和耦合引发等;以及特殊波聚合过程。最后,展望了波聚合存在问题和商业化应用的研究方向。
李青彬韩永军燕青芝葛昌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