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07011)

作品数:15 被引量:164H指数:7
相关作者:严萍孙广生邵涛张适昌王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脉冲
  • 7篇纳秒
  • 7篇纳秒脉冲
  • 6篇脉冲功率
  • 5篇绝缘
  • 5篇放电
  • 4篇击穿
  • 3篇闪络
  • 3篇气体放电
  • 2篇信号
  • 2篇闪络特性
  • 2篇绝缘体
  • 2篇击穿特性
  • 2篇放电机理
  • 1篇电场
  • 1篇电荷
  • 1篇电流
  • 1篇电流测量
  • 1篇电信
  • 1篇电信号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5篇严萍
  • 13篇孙广生
  • 11篇邵涛
  • 9篇张适昌
  • 6篇王珏
  • 4篇袁伟群
  • 4篇高巍
  • 2篇谷琛
  • 2篇俞建国
  • 2篇苏建仓
  • 2篇黄文力
  • 2篇彭燕昌
  • 2篇潘洋
  • 1篇韩英杰
  • 1篇高魏

传媒

  • 4篇高电压技术
  • 4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高压电器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气技术
  • 1篇电气应用

年份

  • 2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压下重频纳秒脉冲气体放电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气体介质在重频(PRF)纳秒脉冲作用下的绝缘特性是高重频脉冲功率技术研发的基础。采用SPG200 重频纳秒脉冲电源,通过测量常压空气介质间隙(5、10、15、20mm),在不同重复频率(1、10、100、500、1000Hz)、不同电压幅值(60、80、100kV)作用下的击穿电压、电流、击穿延时及耐受时间,研究了空气的绝缘特性。结果显示重频脉冲常压下空气的击穿场强比单次脉冲时低得多;随击穿场强的增大,击穿时延、重频耐受时间均有减小的趋势,高PRF 时减小趋缓。低PRF 下的放电发展过程与单次时的放电发展过程差别不大,而与高PRF 下的不同。最后对纳秒脉冲下击穿时延及放电机理等进行了一些讨论。
邵涛袁伟群孙广生严萍王珏高巍张适昌苏建仓俞建国
关键词:气体放电脉冲功率技术击穿场强脉冲作用放电机理高重频
用自积分式罗氏线圈测量纳秒级高压脉冲电流被引量:56
2004年
 介绍了测量纳秒级高压脉冲大电流信号用的自积分式罗氏线圈的优点、用途、基本原理及设计。利用传输理论分析了它的信号响应及干扰。对研制出的罗氏线圈进行了标定。设计的线圈的灵敏度在1.4mV/A,可以采用的上升时间小于2ns,脉宽小于200ns,电流信号10A~40kA。自积分式罗氏线圈广泛用于脉冲功率技术中的快过程大电流测量。
王珏张适昌严萍孙广生
关键词:纳秒脉冲电流测量罗氏线圈脉冲功率
基于TDS示波器的高压纳秒脉冲信号的测量被引量:2
2005年
在进行重复频率脉冲下气体绝缘放电试验过程中,高压纳秒级的脉冲电压及电流信号的测量是分析气体绝缘特性的关键之一,同时重复频率下击穿所需时间也值得关注。利用TDS684A和TDS3054B实现了高压纳秒级的脉冲电压、电流信号的测量,及电压电流包络线的测量,同时利用这两种型号的示波器实现了重频下击穿的耐受时间的测量,并基于Wavestar软件对波形再处理,及导出波形数据实现数字信号处理。
邵涛孙广生严萍袁伟群
基于分形理论的电介质放电仿真计算被引量:16
2006年
为研究介质击穿现象,基于放电分形的模型,利用MATLAB工具计算机模拟了放电通道的发展并比较了NPW和WZ模型的仿真结果,得到不同电极条件下的放电图像。分析概率指数、放电阈值电压等参数对仿真影响的结果表明,概率指数越大阈值电压越高,则分枝数越少,分形维数越小。
谷琛严萍邵涛张适昌
关键词:放电分形仿真
纳秒级高压脉冲下绝缘击穿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研究了液体和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特性 ,通过蓖麻油、变压器油、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的击穿实验的波形处理和分析 ,说明了击穿电压与脉冲陡度、脉冲宽度和作用时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于直流、慢过程条件下绝缘击穿特性 ,纳秒级快脉冲下绝缘材料的击穿场强会大幅提高 ,其击穿场强随脉冲缩短而提高 ,但作用减小。
王珏严萍张适昌韩英杰孙广生
关键词:纳秒脉冲绝缘材料击穿特性数字滤波脉冲功率
高真空条件下气压变化对绝缘闪络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对纳秒脉冲(10/30ns)下真空绝缘闪络电压随气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的气压范围介于8×10-4Pa至标准大气压之间。研究发现,当气压位于高真空区域(10-4~10-1Pa)时,随着气压的改变,绝缘闪络电压无明显变化,基本保持恒定。深入剖析真空环境下的气体解吸附过程,得出如下结论:当气压进入高真空阶段时,表面放气已成为主要气体负荷,所释放气体均源于绝缘体表面的解吸附气体。真空闪络现象,事实上是一种在绝缘体表面气体解吸附后所形成一高气密环境中发生的放电过程。
高巍孙广生严萍
关键词:高真空闪络
脉冲电压下击穿时延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为方便有效地测量击穿时延,结合纳秒脉冲绝缘试验所得电压、电流波形,比较了几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用击穿电流波形读取击穿时延最为有效和简便,由测量的击穿时延可判断击穿的特征与趋势。
邵涛孙广生严萍张适昌
关键词:绝缘
纳秒脉冲气体放电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21
2004年
针对脉冲功率技术一基础研究领域即ns脉冲下电介质击穿机理 ,详析了几种放电机理假说 (包括经典流注机理、电子崩链模型、逃逸电子模型、气体开关模型等 ) ,指出重频ns脉冲下气体放电试验及机理值得研究。
邵涛孙广生严萍彭燕昌张适昌
关键词:脉冲功率纳秒脉冲放电机理
高压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电信号的测量与诊断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更准确地获得重复频率纳秒脉冲下气体击穿试验参数,分析了击穿电压、放电电流的测量及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等,并介绍重复频率下气体间隙击穿的耐受时间测量方法。信号测量传感器的响应带宽、间歇性存在的电磁干扰、气体间隙被击穿时瞬态高频振荡及地电位暂态升高等因素会干扰被测信号,甚至会导致被测信号局部干扰严重。采用软阈值小波降噪法可有效减小干扰。在测得分流器方波响应的基础上,采用Wiener滤波器反卷积补偿分流器输出信号的方法来校验分流器输出,结果表明分流器输出波形满足试验要求。
邵涛潘洋王珏袁伟群孙广生严萍张适昌苏建仓俞建国
关键词:降噪
120kV下重频纳秒脉冲气体击穿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在120kV的重复频率(10Hz,100Hz,500Hz,1000Hz)脉冲高压下,研究了干燥空气在平板间隙(5~15mm),气压(0.1~0.5MPa)下的击穿特性。得到了击穿时延、重复频率耐受时间、施加脉冲个数等与重复频率的关系,并观察到相关的发光现象。结果表明经典的流注击穿判据不符合重复频率脉冲下的击穿,高重复频率下的击穿与低重复频率下的击穿不同。重复频率的纳秒脉冲下的击穿需要考虑受激粒子、残余电荷等在放电过程的影响。亚稳态受激粒子、空间残余电荷的积累效应产生大量的初始电子,从而气体击穿是大量初始电子引燃,多弧道的击穿。
邵涛王珏黄文力孙广生严萍张适昌
关键词:气体放电击穿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