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3B97)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薛柏成吴昊朱文婷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叶赫那拉氏
  • 3篇那拉氏
  • 2篇述论
  • 2篇满族
  • 2篇家世
  • 2篇家族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观念
  • 1篇续集
  • 1篇史料
  • 1篇太后
  • 1篇清代
  • 1篇驻防
  • 1篇宗谱
  • 1篇族谱
  • 1篇习俗
  • 1篇历史记忆
  • 1篇伦理道德观
  • 1篇伦理道德观念

机构

  • 7篇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薛柏成
  • 1篇吴昊
  • 1篇朱文婷

传媒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满族研究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满族集体历史记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叶赫那拉氏族谱从一个重要的实证角度浓缩了满族的集体历史记忆,与其他满族家族记忆构成了满族族群自我认同的文化基础,运用其中的宗教神话记忆、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记忆、民族迁徙历史记忆、满汉文化交融的记忆以及道德生活记忆是当前满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新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甚至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范式,它对今天研究构建多元一体民族新文化体系的意义重大。
薛柏成朱文婷
关键词:历史记忆
浅谈《红楼梦》中的满汉交融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满族和汉族习俗相融合。例如,拜年的习俗大多采用的是汉族习俗,如拜长辈,"散押岁钱、荷包,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等。而除夕时节祭祀祖先则采用的是满族习俗。这反映了曹雪芹虽然是汉族人,但满清入关后,深受满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所以在他的文章中会出现满汉风俗习惯交融的情况。
吴昊
关键词:《红楼梦》习俗
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新证——《叶赫呐喇氏宗谱》述论被引量:1
2014年
中央民族大学馆藏《叶赫呐喇氏宗谱》(正白旗)是清末同治年间崇秀等人修撰的一部满、汉文合璧的珍贵谱书,它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满族叶赫那拉氏六世祖雅巴兰一支的族源、世系支脉、亲族关系、重要人物、各支族人员驻防地、佐领世职承袭等情况,对《八旗通志》、《八旗通谱》、《叶赫纳兰氏八旗族谱》、《清史稿》等传统史料多有补充,是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的又一新证,更是研究清代八旗制度和世袭制度的宝贵资料,对于解决清史和满族史研究中的有关问题意义较大。
薛柏成
关键词:叶赫那拉氏驻防
清代北京旗人婚姻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被引量:1
2015年
北京旗人婚姻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满族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生活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政策对旗人婚姻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深远影响。无论是婚姻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还是家庭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北京旗人在自身不断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着自己的道德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包容、进取、文明的新道德风貌。
薛柏成孙学凡
关键词:婚姻家庭伦理道德观念
《那桐谱单》及所附家世资料述论被引量:1
2014年
《那桐谱单》反映了张氏族人的族源与迁徙。其中男女家族成员婚姻情况反映了近代满族贵族的门第观念,首开不载记女性家族成员的先例,其相关资料反映了近代满族贵族生活中的礼仪文化。《那桐谱单》对近现代北京满族贵族生活变迁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薛柏成
关键词:叶赫那拉氏
慈禧家世史料——《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再论
2014年
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填补了长期以来对慈禧太后父系家族世系无考的空白,再次证明所谓"慈禧复仇"问题是不存在的,它续写与增补了传统叶赫那拉氏家族史料的缺失,丰富了对国内叶赫那拉氏家族源流、分布的研究,同时,《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所记喀山家族人物有关官职、勋绩等内容亦有助于对其家族的正面评价,从而拓展了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的内容及研究领域,是叶赫那拉氏家族史料的重要发现。
薛柏成
关键词:慈禧太后
辽宁《那氏谱书续集》述评
2014年
《那氏谱书续集》认为:他们这一支那姓氏的始祖为叶赫那拉氏始祖星根达尔汉,从四世祖哲赫纳起,这一支叶赫那拉氏就逐渐远离叶赫权力中心,不属叶赫贵族直系,只是叶赫那拉氏大家族中普通一员而已,到八世祖图哈连时迁至长白山五道沟,后从龙入关,康熙二十六年一部分人奉调回东北,辗转至复州、庄河、双城等地,护边屯垦,繁衍发展,一直至今天。反映了东北叶赫那拉氏族"从龙入关"后,再调防或其它原因回到东北的历史迁徙过程,对东北满族家族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薛柏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