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无)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温志强杨欢李凤菲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群体性
  • 1篇学习型社会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机制
  • 1篇秩序
  • 1篇秩序构建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市场
  • 1篇群体性事件
  • 1篇群体性突发事...
  • 1篇快速城镇化
  • 1篇非正式
  • 1篇非正式约束
  • 1篇城镇化
  • 1篇诚信
  • 1篇诚信危机

机构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温志强
  • 1篇李凤菲
  • 1篇杨欢

传媒

  • 2篇人民论坛(中...
  • 1篇财会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构建--以乌坎事件为例
2013年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因失地农民利益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文章以乌坎事件为切入点,着重从矛盾源头去追寻此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在对事件深度剖析的基础上甄别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困境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快速城镇化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设思路。
李凤菲温志强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城镇化
群体性诚信危机与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构建
2012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已经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认识诚信危机的严重后果,分析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寻求治理诚信缺失的措施,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温志强
关键词:诚信危机非正式约束学习型社会
基于利益冲突的群体性泄愤事件研究——以2008年甘肃陇南事件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时期,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甚至酿成群体性泄愤事件。通过对2008年甘肃陇南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置的局限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应采取建构利益协商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的利益配置环境,构建利益冲突的控制机制等措施来应对群体性泄愤事件。
杨欢温志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