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10010281)
-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姜百臣朱桥艳米运生欧晓明罗锋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广东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外部冲击背景下广东省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对广东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明显,且影响度高达41.17%;经济增长因素排在国际价格因素之后,贡献度达到13.5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逐步增大,在第12期贡献度达到3.7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国际生物能源发展计划和国内货币供应量M2对广东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度不大。根据研究结论,针对发达地区的特点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提出了稳定广东粮食价格的相关对策建议。
- 罗锋姜百臣
- 关键词: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国际粮食价格
- 优质食用农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及其溢价的实验经济学分析——来自供港猪肉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7
- 2013年
- 在信息高度不对称和信任机制严重缺失的双重约束下,有关消费者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的研究结果有可能偏低,需要慎重对待。"供港食品"在广东超市出售的独特现象为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真实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提供了现实可能。本文研究基于对购买"供港食品"(以供港猪肉为例)的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对于内地标准而言,消费者更信任"供港标准";其平均溢价水平为44%左右,低于市场实际溢价,但明显高于国内一些学者得出的国内其他认证标准产品的溢价水平,验证了本文关于现有相关研究有可能低估了消费者的溢价支付能力的判断。本文的实证分析还发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溢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对优质食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认知、信任和消费者收入水平。
- 姜百臣朱桥艳欧晓明
-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溢价实验经济学
- 优质农产品质量特征的消费者选择偏好与价格支付意愿——基于Hedonic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5
- 2017年
-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以供港猪肉、一号土猪肉和有机猪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的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的"内在属性"(包括营养、口感、品质、安全性、新鲜程度、卫生状况等)的选择权重及赋值最高,其特征价格弹性为0.1288;其次依次为"质量安全认证"信息和"广告效应"信息,其特征价格弹性分别为0.0224和0.017。这些质量特征价格排序及量值,可以提示我们重点应该加强那些能够提高其质量信息的显示与传递效率、提高其质量认证的可信任度的优质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所认可的质量特征,找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短板,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 姜百臣米运生朱桥艳
- 关键词:HEDONIC模型农产品
- 需求拉动:中国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 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依靠需求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成功摆脱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中国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消费与内需驱动力不足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出现的'消费超前'和消费外化现象扭曲了中国的'消费拉...
- 姜百臣朱桥艳
-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消费力内需拉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