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DJ005)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俊国田宁宁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毛泽东与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稳固和发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当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之时,这块革命根据地由于受到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与考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毛泽东不仅及时发现了"陕北肃反"的严重问题,而且坚决果断地纠正和处理了"陕北肃反"的错误做法,这不仅使陕甘革命根据地转危为安,而且也使陕甘革命根据地重新获得了新生的机会。
- 张俊国
- 关键词:毛泽东陕甘革命根据地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改革思想探析
- 2015年
- 毛泽东是中国改革伟业的探路者与开拓者。他既具有内涵丰富的改革思想,也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梳理和总结毛泽东改革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两个不能否定"以及"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张俊国
- 关键词:新中国毛泽东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凝聚党心民心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14年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将党心民心凝聚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宏伟大业之中,选择了凝聚党心民心的正确路径,不仅顺利地实现了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历史性转折,而且也为党扭转乾坤、创造辉煌奠定了十分扎实的党心民心基础。研究和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凝聚党心民心的路径选择,对于正确认识党在延安时期如何实现由小变大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对于了解和把握党在拯救中华、振兴中华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的要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张俊国
-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 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举措及效应被引量:5
- 2014年
- 延安时期,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不仅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和粉碎国民党军队封锁、包围、军事进攻的重担,而且还担负着领导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责任。在他看来,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工作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不单单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在陕北站稳脚跟,从而为后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更关系到党能否凝聚党心民心于其领导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宏伟大业之中。为此,在他的关心、领导和帮助下,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社会建设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应。
- 张俊国田宁宁
-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建设
- 延安时期党关心和爱护干部的基本方法略论
- 2015年
- 延安时期,党十分关心和爱护干部。许多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如对于干部的工作予以指导,对于干部的业务能力予以提高,对于干部的工作予以检查,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予以帮助,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干部予以照顾等,不仅使广大干部倍感党的温暖,而且也使许多干部从党的温暖中找到了跟党走的动力与方向。可以说,在整个延安时期,党与干部之间真正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正向关系之中,这对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十分有利。
- 张俊国
- 关键词:延安时期党的建设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性”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还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都对"党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如关于什么是"党性"的论述,关于为什么要讲"党性"的论述,关于怎样讲"党性"的论述等。今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回顾和学习延安时期党关于"党性"问题的这些论述,对于做好当前党员和干部的"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不无裨益。
- 张俊国高振阳
-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