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17)
- 作品数:3 被引量:184H指数:2
- 相关作者:殷士学梅丽娟康贻军程洁朴哲更多>>
-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0
- 2010年
-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胁迫,从而降低生物产量.人们已知一些植物在不同因素的刺激诱导下,能系统化建立抵抗或忍受不利因素的机制,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就是其中一类能定殖于根系并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本文对PGPR促生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系统阐述了诱导体系抗性和诱导体系产生忍耐力两大促生机制.PGPR的作用机制的多样性暗示着其可能在更多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得到应用.
- 康贻军程洁梅丽娟胡健朴哲殷士学
-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82
- 2010年
- 【目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和植物的互作关系往往不稳定,PGPR菌群有可能提高菌株对野外环境的适应性。为此,本文根据PGPR促生机制的多样性,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进行了PGPR的筛选及鉴定。【方法】首先,按照固氮、解磷、解钾、拮抗6种常见病原真菌,同时能在植物根际定殖为基本初筛标准,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初筛菌株的多项促生能力(PGP),最后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所筛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江苏扬州、盐城等地土壤样品筛选出14株PGPR,具有体外抑菌、产NH3、产IAA、产HCN、产嗜铁素、解磷、溶钾、固氮以及产抗生素等促生能力。分类鉴定结果显示:7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3株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2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为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1株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结论】所筛细菌具有多种促生能力,且能在根际定殖,为进一步构建多功能PGPR广适菌群提供菌株资源。
- 康贻军程洁梅丽娟殷士学
- 关键词:植物根际促生菌
- 江苏沿海滩涂土壤中细菌培养方法的优选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选择江苏省盐城市王港附近一垂直于海岸线的断面(土壤含盐量近似递减),分别采集自海水淹没线至内陆农田相隔一定距离的土样(编号为Soil-1、Soil-2、Soil-3、Soil-4和Soil-5),代表海水淹没、裸滩、盐蒿、芦苇/白茅和农田植被环境。设计9种培养方案,包括不同浓度的NB培养基,配以不同浓度的海水,添加和不添加环腺苷(cAMP),平板和液体两种培养方式,用变性凝胶电泳检测可培养菌的多样性,并评价和优选培养方案。结果表明,经过自然脱盐的耕种土壤,培养基中配入10%的海水可培养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其余4种土壤配入100%海水多样性指数最高。添加cAMP不能明显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低浓度培养基较过去惯用浓度的培养基更有利于提高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液体培养基明显优于固体培养基。在10-8或更高稀释度下,液体培养的试管底部有粘稠状沉淀物为微生物细胞,但培养基清澈。将有沉淀物的试管视为阳性试管,用最或然数方法计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可达1012g?1。提出培养分离滩涂土壤培养方案为:用1/10浓度的NB配以100%海水的液体培养基培养,用相同浓度和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25d左右。
- 张雯雯陈新兵赵秀锦朴哲周春霖殷士学
- 关键词:滩涂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