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4077)

作品数:20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方正王少芬邱冠周肖利柳建设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理学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冶金工程
  • 7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浸出
  • 15篇发电浸出
  • 10篇硫化矿
  • 6篇MNO2
  • 5篇闪锌矿
  • 5篇生物氧化
  • 5篇锌矿
  • 5篇硫杆菌
  • 4篇电化学
  • 4篇离子
  • 4篇离子对
  • 4篇浸出过程
  • 4篇二氧化锰
  • 3篇电极
  • 3篇氧化硫
  • 3篇氧化硫硫杆菌
  • 3篇铜矿
  • 3篇热分解
  • 3篇热分解过程
  • 3篇氯离子

机构

  • 21篇中南大学
  • 10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9篇方正
  • 10篇肖利
  • 10篇王少芬
  • 6篇邱冠周
  • 3篇柳建设
  • 2篇王云燕
  • 2篇毛英
  • 2篇张正华
  • 2篇陈志强
  • 2篇王珍峰
  • 1篇陈松乔
  • 1篇张建中
  • 1篇吴振玉
  • 1篇夏乐先
  • 1篇谷鹏
  • 1篇陈坤汉
  • 1篇张全茹
  • 1篇王书方

传媒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电化学
  • 1篇应用声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Journa...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 8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9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f ferric ion on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of sulfide minerals with FeCl_3被引量:2
2006年
A dual cell system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erric ion on the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of sulfide minerals.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the ferric chloride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of a series of sulfide mineral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dual cell experiments. The influences of ferric ion on the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of sulfide minerals are similar. Ferric 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limiting the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rate at a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 of FeCl3 (about less than 0.15 mol/L).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Butler-Volmer relation were delineated, and kinetic equations with respect to ferric ions for each sulfide mineral were obtained. The kinetic equations show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erric ion is relatively low, the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rates are predicted to be proportional to 6/7, 4/5, 2/3 and 2/3 order of ferric ion for nickel concentrate, chalcopyrite concentrate, sphalerite and galena respectively.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ferric ion increase, the correlative dependence between electrogenerative leaching rate and concentration of ferric ion becomes weak. The above conclus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王少芬方正
关键词:硫化矿选矿FECL3
碳糊电极在硫化矿发电浸出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硫化矿的纯矿电极与碳糊电极体系在氯化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乙炔黑在硫化矿浸出过程中起到电催化作用,加入乙炔黑的碳糊电极较之纯矿电极,其发电浸出输出电流和电压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同时活化能较传统浸出的低.
王少芬方正王云燕
关键词:碳糊电极硫化矿电化学行为湿法冶金工艺电解液
三种不同的纳米钴铁氧体热分解过程、结构和磁性的对比研究
为了改善钴铁氧体材料的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钴铁氧体。经前躯体热分解反应过程分析,产品X射线衍射分析,磁性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三种钴铁氧体的各个热分解阶段分别是由若干个反应复合而成,各...
肖利方正张全茹陈志强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热分解磁性
文献传递
铁离子对硫化矿发电浸出过程影响的机理研究
本研究采用双电池体系考察了铁离子对硫化矿的FeCl浸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对所研究各硫化矿发电浸出的影响效果类似:阴极电解液中Fe在较低的FeCl浓度范围内(<0.1~0.2mol L)对发电浸出速率有显著影响...
王少芬方正王云燕
关键词:发电浸出铁离子硫化矿
文献传递
硫化铅碳糊电极的制备条件对发电浸出的影响
硫化铅碳糊电极在FeCl3体系中发电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双电池技术和依文思图分析了硫化铅碳糊电极制备过程中粘结剂的用量、导电剂的选取和用量、压片压力及导线引出方式几种制备因素对硫化铅的FeCl3发电浸出的影响。结果表...
王珍峰方正王少芬
关键词:硫化铅碳糊电极发电浸出
文献传递
热电化学中熵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研究了铁氰化钾体系电极反应的热电化学过程。提出电化学半反应的热电化学公式采用以热电偶为测温元件的热电化学测试系统对测试体系进行研究,利用提出的公式计算出铁氰化钾体系电极反应在298.15K的绝对熵变为146.5J·mol...
王珍峰方正
关键词:热电化学
文献传递
高精度恒温环境电化学量热系统的建立及Fe(CN)6^3-/Fe(CN)6^4-体系的热电化学被引量:1
2008年
以SRC-100溶解反应量热仪恒温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软件,结合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建立了控温精度为±0.001K的高精度恒温环境下电化学量热系统。采用恒电流极化方法对5组不同浓度的Fe(CN)63-/Fe(CN)64-体系进行热电化学测试,获得该半电池反应电极电压—电流—温差—时间4维数据,根据热电化学基本方程计算得该电对偶反应"热电化学表观焓变"和绝对标度下标准氢电极熵变分别为?80.16kJ/mol和87.57J/(K·mol)。
张正华方正王少芬毛英陈坤汉
关键词:热电化学熵变
氧化亚铁硫杆菌协同闪锌矿-MnO2的发电浸出
采用双电池系统研究了常规发电浸出过程和微生物协同发电浸出过程,考察了阳极、阴极极化,发电量、 Zn和 Fe的浸出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生物协同发电浸出的浸出率和发电量比常规发电浸出的显著提高。其中,Zn的浸出率提高...
王少芬肖利方正邱冠周
关键词:氧化亚铁硫杆菌发电浸出闪锌矿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SAN架构的存储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3
2008年
针对数字图书馆对网络存储新的需求,分析传统的DAS,NAS和先进的SAN互联网络存储技术,比较三者的技术差别。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分析SAN架构的冗余技术及其主要的性能指标体系,论证SAN的多链路并行交换技术的优越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并设计SAN架构"双塔型"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并根据中南大学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情况,将此方案投入实际上线运行。经过2年运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SAN架构"双塔型"网络存储解决方案与传统的DAS和NAS比较,突破了响应速度、系统安全和系统容量三大瓶颈。
张建中陈松乔方正王书方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存储SAN架构可靠性分析工程设计
三种不同的纳米钴铁氧体热分解过程、结构和磁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改善钴铁氧体材料的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种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钴铁氧体.经前躯体热分解反应过程分析,产品X射线衍射分析,磁性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三种钴铁氧体的各个热分解阶段分别是由若干个反应复合而成,各个热分解阶段的活化能各不相同;产品为平均粒径50~60nm左右的尖晶石相:矫顽力及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因为LaCl3.nH2O代替部分CoCl26H20后,稀土离子进入尖晶石晶格导致磁电子的自旋倾斜,材料矫顽力下降,但LaCl3.nH2O代替部分FeCl2.4H2O后这是由于稀土离子4f层电子受到外层电子的屏蔽保护,可通过自旋-轨道偶合对磁各向异性产生贡献,使矫顽力有明显的提高.
肖利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热分解磁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