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0JJY20118)

作品数:11 被引量:74H指数:6
相关作者:何湘柱夏畅斌曾经周艺刘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污泥
  • 5篇
  • 4篇电镀
  • 4篇光度
  • 4篇光度法
  • 4篇光度法测定
  • 3篇废水
  • 2篇电沉积
  • 2篇电镀废水
  • 2篇动力学
  • 2篇水处理
  • 2篇污泥灰
  • 2篇基合金
  • 2篇胶束
  • 2篇合金
  • 2篇废水处理
  • 2篇催化
  • 1篇等温吸附
  • 1篇电镀废液
  • 1篇电镀工艺

机构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6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湘潭工学院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何湘柱
  • 9篇夏畅斌
  • 4篇曾经
  • 3篇黄念东
  • 3篇张玲
  • 3篇刘春华
  • 3篇周艺
  • 2篇曾振欧
  • 2篇王红军
  • 1篇尹奇德
  • 1篇李浔
  • 1篇史红文
  • 1篇刘志华
  • 1篇彭荣华

传媒

  • 7篇材料保护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湘潭矿业学院...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胶束光度法测定非晶态FeNiCr合金中的铁和镍被引量:1
2006年
在pH值为1.0的HClKCl、pH值为8.0的HC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溶液和Tween80胶束介质中,分别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NN)与Fe(Ⅲ)、Ni(Ⅱ)的显色反应。建立了胶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Fe(Ⅲ)、Ni(Ⅱ)的新方法。结果表明,Fe(Ⅲ)NN(pH值为1.0)、Ni(Ⅱ)NN(pH值为8.0)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45nm和455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68×104L/(mol·cm)和1.01×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0.025mg/L和0.040mg/L;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Fe(Ⅲ)量在0.5~2.5mg/L、与Ni(Ⅱ)量在0.2~1.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7.8%~103.5%(n=6)。本法较好地测定了非晶态FeNiCr合金钢中的铁和镍。
夏畅斌何湘柱李浔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城市污泥灰对电镀废水中Cu(Ⅱ)、Zn(Ⅱ)的吸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城市污泥灰(MSSA)去除水溶液中铜(Ⅱ)、锌(Ⅱ)离子的情况,试验了MSSA对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起始pH值、吸附剂用量、金属离子浓度和吸附时间对铜(Ⅱ)、锌(Ⅱ)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SA对铜(Ⅱ)、锌(Ⅱ)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接触时间为80min,pH值为5.5~6.0,吸附剂最佳用量为15.0g/L时,去除率在90%以上。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是主要吸附形式。该吸附剂吸附性能优越,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相关金属离子。
夏畅斌刘春华张玲周艺曾经何湘柱
关键词:污泥灰等温吸附
电镀废液中微量镍的催化光度法测定被引量:3
2003年
利用还原型若丹明B(RRhB)与KClO3的显色反应,对含Ni2+电镀废液中痕量Ni2+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H为5.3HAc-NaAc缓冲溶液中具有高灵敏的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方法的检出限为4.3×10-8g L,催化程度与Ni2+量在0~0.060m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6.5%~104%(n=6)。本法结合萃取分离,满意地测定了电镀废液中的微量镍。
夏畅斌何湘柱史红文黄念东
关键词:催化光度法电镀废液
非晶态Fe-Ni-Cr合金的电沉积优化新工艺被引量:4
2002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镜面非晶态Fe Ni Cr合金的电沉积新工艺进行了研究 ,采用X ray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液组分和工艺参数对镀层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及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这种优化的新工艺于室温下制备的Fe Ni Cr合金镀层的X ray衍射图仅存在衍射角 2θ在 41°~ 47°之间出现表征非晶态结构的漫射峰 ,扫描电镜 (SEM )图显示镀层表面仅有细小的裂纹而无针孔生成 .该合金镀层中Fe、Ni、Cr含量分别为 5 4.4%、33.9%、11.7% ,镀层外观呈光亮的镜面 ,厚度可达 8.7μm、硬度达 5 30左右 .电镀液性能优良、物理性能稳定且利于环保 .图 2 ,表 5 ,参 2
何湘柱曾振欧
关键词:FE基合金电沉积正交试验
城市污水厂污泥改性物对Hg(Ⅱ)吸附的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原料,制取干污泥,并将其和化学改性污泥作为吸附剂,对含Hg(Ⅱ)离子的废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和Hg(Ⅱ)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污泥及其化学改性污泥吸附剂对Hg(Ⅱ)离子的吸附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试验条件下,化学改性污泥的相对吸附量高于干污泥,因此,活性污泥经过化学改性后能够提高对Hg(Ⅱ)离子的吸附能力。用0.1mol/LHNO3溶液进行超声解吸附,Hg(Ⅱ)离子的回收率可达70%左右。利用这种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Ⅱ)离子。
刘春华曾经夏畅斌何湘柱
关键词:废水处理汞离子动力学
胶束光度法测定非晶态FeNiCr合金中的镍被引量:3
2002年
在pH =8 .0、HCl tris缓冲溶液和Tween80胶束介质中 ,研究了 1 亚硝基 2 萘酚 (NN)与Ni(Ⅱ )的显色反应。建立了胶束光度法测定微量Ni(Ⅱ )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Ni(Ⅱ ) NN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 5 5nm ,摩尔吸光系数为1.0 1× 10 4 L/ (mol·cm) ,检出限为 0 .0 4mg/L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Ni(Ⅱ )量在 0 .2~ 1.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加标回收率为 96 .2 %~ 10 3.1% (n =6 )。测定了非晶态FeNiCr合金钢中的镍。
夏畅斌何湘柱王红军黄念东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合金中的镍被引量:12
2004年
在(CH2)6N4HCl缓冲溶液中,OP乳化剂的存在下,痕量镍(Ⅱ)对H2O2氧化若丹明B(RhB)的褪色反应有强的催化作用,催化程度与镍(Ⅱ)量线性相关。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镍(Ⅱ)的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方法的检出限为04μg·L-1,催化程度与Ni(Ⅱ)量在0~030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选择性较好,可用于测定非晶态FeNiCr合金中的镍。
夏畅斌黄念东王红军何湘柱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痕量CH最大吸收波长
三价铬电沉积非晶态Fe-Ni-Cr合金的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研究了一种电镀液性能优良、重现性好且利于环保的非晶态Fe_Ni_Cr合金电沉积新技术 ,采用此技术获得的非晶态Fe_Ni_Cr合金中Fe、Ni和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 5 %~ 5 5 % ,33%~ 37%和 9%~ 2 3% .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电镀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采用优化的方法于室温下电沉积 2 0min可得到Fe、Ni和Cr质量分数分别为5 4.4 % ,33.9%和 11.7%的镜面非晶态Fe_Ni_Cr合金镀层 ,镀层厚度达 11.3μm、维氏硬度达 5 6 0左右 .分别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 (ICP_AES)、X_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和X_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对非晶态Fe_Ni_Cr合金镀层的组成、结构、性能、厚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检测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镀液组分对合金镀层成分有较明显的影响 ,而电沉积操作条件则对合金镀层物理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 .只有当电镀液中含有稳定剂H_W时电沉积所得合金镀层中才有Cr存在 ,且由于稳定剂H_W与添加剂的共同作用 ,导致所得Fe_Ni_Cr合金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 .
何湘柱曾振欧彭荣华胡耀红袁国伟
关键词:三价铬电沉积铁基合金电镀工艺电镀液
污泥制备活性炭对Pb(II)和Ni(II)的吸附和回收利用被引量:22
2006年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用污泥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Pb(Ⅱ)、Ni(Ⅱ)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Pb(Ⅱ)、Ni(Ⅱ)的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对Pb(Ⅱ)、Ni(Ⅱ)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试验条件下,其对Pb(Ⅱ)具有更高的去除能力。还探讨了吸附Pb(Ⅱ)、Ni(Ⅱ)后回收铅和镍的可行性。
夏畅斌刘春华曾经张玲周艺何湘柱
关键词:污泥活性炭
城市污泥改性物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以城市污泥改性物(MSMP)作吸附剂净化含Cr(Ⅵ)废水的试验。研究了含Cr(Ⅵ)废水的pH值、浓度、接触时间和吸附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MSMP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MSMP净化含Cr(Ⅵ)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20min,pH值为中性,Cr(Ⅵ)起始浓度不超过50mg/L,温度为30℃。结合对实际含Cr(Ⅵ)废水的吸附净化处理,证实了MSMP可用于电镀废水中Cr(Ⅵ)的吸附处理。
夏畅斌张玲周艺刘志华曾经何湘柱
关键词:废水处理电镀含CR(VI)废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