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90147)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庞礼军王义汪荣凯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惰性原子与氢化硅相互作用势性质研究的探讨
- 2013年
- 探讨惰性原子与多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势通常采用耦合簇理论CCSD(T)方法、以及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单双迭代,包含非迭代三重激发微扰的耦合簇CCSD(T)方法,使用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并加键函数3s3p2d1f1g构成大基组,经过ab initio计算,得到势能面与散射面的一些重要结论,由于没有实验数据支撑,本文就其结果的精准性进一步探讨。
- 庞礼军
- 关键词:势能面
- He-AlH体系在转动相互作用势下低能散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用CCSD(T)/aug-cc-pV5Z+bf(3s3p2d1f1g)方法,计算He-AlH复合物体系的刚性转动模型相互作用势,使用密耦方法计算了He原子低能入射时与基态AlH分子碰撞的积分截面。计算结果表明:He-AlH碰撞体系,jα=0到jβ=1跃迁的转动激发态—态积分截面,对于非弹性积分截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庞礼军
- 关键词:相互作用势散射截面积分截面
- He-AlH复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势能面
- 2013年
- 采用耦合簇理论CCSD(T)方法,使用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并加键函数3s3p2d1f1g构成大基组,经过ab initio计算,得到He-AlH体系的相互作用势,并拟合出相互作用势的函数解析形式。计算结果表明:He-AlH势能面存在2个势阱:全域极小的势阱在Rmin=0.365 1 nm,H=67.4°处,阱深为-28.851 9 cm-1;较浅的势阱在Rmin=0.499 2 nm处,阱深仅为-6.306 5 cm-1,对应于线性He-AlH构型。
- 庞礼军汪荣凯王义
- 关键词:相互作用势
- He-AlH碰撞体系微分截面的理论计算
- 2013年
- 通过CCSD(T)/aug-cc-pV5Z+bf(3s3p2d1f1g)方法,计算He-AlH复合物体系的刚性转动模型相互作用势,再使用密耦方法计算了He原子低能入射时与基态AlH分子碰撞的微分截面,并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微分截面随入射能量的变化规律。
- 庞礼军
- 关键词:碰撞散射截面微分截面
- DCl分子基态(X^1Σ^+)的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 2010年
-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CCSD(T)和QCISD(T),分别在基组6-311++G**和cc-pvdz下,优化计算了DCl分子基态的平衡结构和离解能,得到的平衡核间距与实验值吻合。采用标准Murrell—Sorbie函数并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DCl分子势能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进一步计算出DCl分子的力常数及光谱常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
- 庞礼军
- 关键词:基态分子结构势能函数
- He-AlH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 2013年
-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单双迭代,包含非迭代三重激发微扰的耦合簇CCSD(T)方法和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并采用了3s3p2d1f1g基集的高斯键函数,计算了He-AlH复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势,构造了刚性转动模型的函数形式。然后用密耦方法计算了He原子低能入射时与基态AlH分子碰撞的分波截面。计算结果表明:总分波截面呈有规律的散射振荡是由强排斥势产生的,在较强的排斥作用区域,才能产生最大的转动激发。。
- 庞礼军
- 关键词:碰撞散射截面分波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