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5-005-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健覃光旭李易王先涛黄韬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排空闲置时间对序批式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连续流人工湿地自然复氧能力差、脱氮效率低、易堵塞等问题,提出了序批式人工湿地工艺,其运行方式为:进水/反应/出水/排空闲置。重点考察了排空闲置时间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排空闲置时间对序批式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影响显著,两级序批式人工湿地在温度为26~32℃、工况为进水10 min/反应12 h/排水10 min/排空闲置4h、COD负荷为72g/(m3·d)、NH4+-N负荷为16g/(m3.d)、TN负荷为16.8g/(m3.d)的条件下运行时,出水COD、NH4+-N和TN分别为38、11和14 mg/L,总去除率分别为86%、82%和78%,与无排空闲置工况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35%、32%。
- 周健李晓品刘杰覃光旭陈浬
- 关键词:人工湿地序批式脱氮
- C/N值对序批式深床反硝化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提出污水厂尾水序批式深床反硝化人工湿地深度脱氮技术,重点考察了C/N值对基质粒径为5~10 mm和2~4 mm湿地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值对湿地脱氮效能影响显著。在温度为(20±5)℃,运行工况为进水0.25 h、反应11.5 h、排水0.25 h条件下,C/N值为4.5、5.5和6.5时,粒径为2~4 mm和5~10 mm的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73.9%、88.7%、96.1%和58.8%、73.8%、97.4%;C/N值为6.5时不同粒径填料湿地系统的出水TN浓度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要求,随着C/N值的增加则湿地对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提高C/N值≤5.5时,基质粒径对系统脱氮效能影响显著,粒径为2~4 mm的湿地对TN的去除率较5~10 mm的高15%;C/N值为6.5时,粒径对系统脱氮效能影响不显著C/N值对湿地的反硝化速率影响显著,C/N值由4.5增至6.5时,粒径为2~4 mm和5~10 mm的湿地反硝化反应4 h,其反硝化速率分别由2.88、2.37 mg/(L·h)增加至5.18、4.85 mg/(L·h)。
- 孟红李传松周健李昂覃光旭
- 关键词:污水厂尾水C/N值人工湿地反硝化
- 水力负荷对反硝化滤池深度脱氮效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采用反硝化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重点考察了水力负荷对其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反硝化滤池去除TN影响显著。在C/N值为6.0、水力负荷为3 m3/(m2·h)时,系统出水NH_4^+-N、TN分别为1.66、1.82 mg/L,对其去除率分别为53.43%、91.08%,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填料层0~90 cm的区域,对NH_4^+-N、NO-3-N和TN的去除分担率分别为72.73%、95.23%和83.64%。PCR-DGGE分析表明,反硝化滤池中微生物种群丰度和多样性均随填料高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上层与中间层、底层的微生物种群相似度均为85.2%,中间层与底层的微生物种群相似度为80.5%,即反硝化滤池填料层中微生物种属的差异性较小。
- 王先涛李易黄韬王海周健
- 关键词:污水厂尾水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脱氮水力负荷
- HS算法在生物生态组合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生物生态组合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以改进的混沌和声搜索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ICHS-RBF智能模型,解决生物段生态段的污水处理负荷分配问题并预测出水水质。以重庆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进行污水处理负荷的合理分配,出水水质预测的相对误差最高为6.3%,最低为0.4%,具有较强的学习泛化能力和较高的预测精度。利用Lab VIEW虚拟仪器平台开发了基于该模型的污水处理过程模拟系统,为过程控制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
- 李娥王波
- 关键词:混沌和声搜索算法径向基神经网络水质预测虚拟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