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GXNSFB01303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冰孙俊丽覃倩马青艳卢健琴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长性状
  • 2篇陆川猪
  • 2篇白猪
  • 2篇川猪
  • 2篇大白
  • 2篇大白猪
  • 1篇基因
  • 1篇IGF

机构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2篇孙俊丽
  • 2篇张冰
  • 1篇马青艳
  • 1篇覃倩
  • 1篇农素群
  • 1篇卢健琴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陆川猪和大白猪IGF-Ι基因对生长性状的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探讨陆川猪和大白猪IGF-Ι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猪生产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中进行了IGF-Ι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性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IGF-Ι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对初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
张冰农素群卢健琴孙俊丽
关键词:陆川猪大白猪生长性状
陆川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对生长性状的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试验旨在探讨陆川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猪生产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体中检测到了1个SNP位点,并将这个SNP位点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IGF2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初生重、平均日增重影响均显著(P<0.05),对断奶重的影响在大白猪上显著(P<0.05),在陆川猪上不显著(P>0.05),可作为用于育种实践的分子遗传标记。
张冰马青艳覃倩孙俊丽
关键词:陆川猪大白猪生长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