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100)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俊张春雷李光明马霓李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油菜
  • 2篇冬油菜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油菜
  • 2篇近缘
  • 2篇近缘种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漂移
  • 2篇安全评价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胁迫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杂草
  • 1篇杂草控制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措施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理特征
  • 1篇生理响应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张春雷
  • 6篇李俊
  • 5篇李光明
  • 4篇李锋
  • 4篇马霓
  • 1篇秦岭
  • 1篇李志玉
  • 1篇余常兵
  • 1篇余利平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向其近缘种的基因漂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从甘蓝型油菜的生活周期出发,概述了甘蓝型油菜及其近缘种的开花习性、甘蓝型油菜与其近缘种的杂交亲和性、杂种及其回交后代的育性和适应性,评价了在中国环境条件下甘蓝型油菜中的外源基因向其近缘种漂移而导致生态风险的可能性。认为在中国环境条件下,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向其野生杂草近缘种的基因漂移风险较小,而如何防止转基因向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转移应作为中国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基因漂移风险控制的关键。
李俊张春雷李光明
关键词:转基因油菜近缘种基因漂移安全评价
栽培措施对冬油菜抗冻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以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前作留茬高度和施肥等栽培措施对油菜抗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密度、磷钾肥等对油菜抗冻性及产量影响较大,而前茬水稻留茬高度对油菜抗冻性及产量影响均较小。迟播油菜冻害指数低于早播油菜,产量也低于早播油菜;31.5万株/hm2左右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油菜冻害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磷钾肥能够增强油菜的抗冻性,而氮肥降低了油菜的抗冻性。
李俊张春雷马霓李锋李光明
关键词:油菜播期留茬高度施肥水平抗冻性
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向其近缘种的基因漂移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从甘蓝型油菜的生活周期出发,概述了甘蓝型油菜及其近缘种的开花习性、甘蓝型油菜与其近缘种的杂交亲和性、杂种及其回交后代的育性和适应性,评价了在中国环境条件下甘蓝型油菜中的外源基因向其近缘种漂移而导致生态风险的可能性。认为在中国环境条件下,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向其野生杂草近缘种的基因漂移风险较小,而如何防止转基因向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和芥菜型油菜(B.juncea)转移应作为中国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基因基因漂移风险控制的关键。
李俊张春雷李光明
关键词:转基因油菜近缘种基因漂移安全评价
磷硼互作对油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以常规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2号为材料,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磷、硼供应水平对油菜生长发育、农艺性状、营养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磷肥用量是决定油菜不同生育期生物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供磷条件下,适当增施硼肥能增加油菜生物学产量6.65%~19.39%,经济产量6.29%~104.44%;但在缺磷条件下,过高硼肥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油菜的缺磷症状,经济产量下降达17.65%~42.86%。杂交油菜中油杂2号花期对硼更加敏感,而常规品种中双9号成熟期对硼敏感。植株中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施磷有助于养分的吸收。
李俊李志玉张春雷马霓余常兵李锋李光明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养分吸收
不同除草剂对冬油菜田间杂草控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一锄、乙草胺、油力和草除·精喹混剂、10.0%油力以及17.5%草除.精喹EC 5种除草剂分别对大田冬油菜进行处理,研究不同除草剂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控制作用及对田间透光率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7.5%草除.精喹EC对油菜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苗期杂草的总体防效达到95%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药效略有下降,成熟期时控草效果仍可达90%以上。各除草剂处理均能提高油菜产量(增5.1%~36.4%),其中以一锄和17.5%草除·精喹EC处理产量增幅最高,并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以及单株有效角果数。
李俊张春雷马霓李锋李光明余利平
关键词:油菜除草剂杂草控制
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油菜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27
2010年
磷高效油菜品种(中油821,Z821)和磷低效品系(W182)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一致,Z821和W182对低磷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上。Z821植株组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显示体内氧清除系统活性提高,有利于减少膜脂化程度,降低磷胁迫损伤,但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和光合指标(Pn、Tr和Gs)变化不显著,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也无显著变化;相反,磷低效品系W182在低磷胁迫下测定的各指标均变化显著。此外,磷低效和磷高效油菜品种(系)的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含量、SOD活性、Tr、Gs等以及它们的耐低磷指数差(DTLP)较大,分别达到27.7%、69.4%、45.0%、27.0%和26.0%。表明DTLP可以作为磷高效基因型油菜的评价指标。
李俊张春雷秦岭马霓李锋
关键词:油菜磷效率生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