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GWZX0401)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5H指数:8
- 相关作者:袁涛高礼高宇田英施蓉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大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137Csγ射线诱导人外周血线粒体DNA缺失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
- 2013年
- 目的研究^137Csγ 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线粒体DNA4934bp和4977bp缺失的时间和剂量一效应,并探讨其在电离辐射受照者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集5名健康成人外周血进行 ^137Csγ 射线离体照射,取其中1份血样给予5Gy照射后分别培养2、24、48和72h,另4份血样均经6等分后分别给予0、0.5、1、2、5和10Gy照射,孵养2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凝胶电泳,检测人外周血线粒体DNA4934bp(mtDNA4934bp)和4977bp(mtDNA4977bp)缺失的表达水平,并用CurveExpert1.4软件拟合剂量一效应曲线。结果^137Cs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后,诱发的mtDNA4934bp缺失和mtDNA4977bp缺失在照后2h即升高,mtDNA4934bp缺失水平在照后2h和48h有相对表达高点(t=10.782和8.966,P〈0.05);而mtDNA4977bp缺失水平在照后48h表达最高(t=7.433,P〈0.05)。0.5~10Gy的”’cs1射线照射诱发的mtDNA4934bp缺失(t=2.895~8.105,P〈0.05)和mtDNA4977bp缺失(t=3.006~7.715,P〈0.05)均随照射剂量增加。其中,mtDNA4977bp缺失在相同照射剂量下变化更大,尤其是在10Gy剂量照射时,二者差异更明显(t=2.919,P〈0.05),即对于大剂量照射,mtDNA4977bp缺失可能更为灵敏,但是个体差异较mtDNA4934bp缺失大。拟合的剂量.效应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P.=1.178+0.1219D(R。=0.9269,mtDNA4934bp缺失)和t=1.2578+0.1933D(R2=0.9016,mtDNA4977bp缺失)。结论^137Csγ 射线诱发的线粒体DNA片段缺失与辐射剂量有良好的数学回归关系,有可能为照射后生物剂量快速估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甘曹辉朱国英陈晓王建平李旭芳
- 关键词:电离辐射线粒体DNA剂量-效应
- 有机紫外防晒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特征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三种常见的有机紫外防晒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特征。方法利用荧光光谱法,观察扫描温度分别为300、305、310 K时牛血清白蛋白与不同浓度的有机紫外防晒剂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判断荧光猝灭类型并分析结合能力和结合模式。结果三种有机紫外防晒剂均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均与BS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能力大小为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BM-DBM)>二苯酮-3(BP-3)>3-(4-甲基苯亚甲基)-樟脑(4-MBC),且均与BSA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BP-3和4-MBC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BM-DBM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结论 BP-3、4-MBC、BM-DBM均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结合作用。
- 敖俊杰高礼施玉衡周川琪孙玲袁涛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相互作用
- 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环境分布与行为归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olatile methylsiloxane,VMS)广泛用于许多工业生产过程,并频繁添加于各类消费品,特别是个人护理品(PCPs)中.VMSs产量高、用途广,源源不断进入到环境中,其进入环境后的环境行为及归趋已受到广泛关注.VMSs理化性质较为特殊,兼有疏水性与挥发性,且难以进行生物降解,因此VMSs进入环境后潜在的生态风险,特别是远距离迁移、持久性、生物富集性与生物放大性已成为关注热点.本文概述了几种典型的VMSs的来源及理化性质,综述了其在全球范围内多种环境介质中的分布与行为归趋,包括大气、水体、土壤与底泥、生物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及污泥等,并总结了VMSs生物富集性与生物放大性的相关研究.针对VMSs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周川琪袁涛
- 关键词:VMS环境分布环境行为生物富集生物放大
- 环境中有机紫外防晒剂残留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有机紫外防晒剂被广泛添加在个人护理品中,随着日常使用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中,成为一类新兴污染物。环境介质中有机紫外防晒剂的检测及其生态毒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概述了个人护理品中常用的有机紫外防晒剂,总结了有机紫外防晒剂在各类地表水、沉积物和生物体等不同介质中的浓度水平,详细分析了有机紫外防晒剂对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急性毒性,为今后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价这类新兴污染物提供重要参考。
- 高礼袁涛王文华
- 关键词:环境浓度生态毒性内分泌干扰
- 儿童、父母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室内环境暴露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父母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室内环境暴露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发病关系。方法以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常住上海市年龄〈15岁的66例新发AL患儿为病例组,通过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性别、年龄、居住地进行匹配,排除有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儿童,选取132名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排除领养儿童及同时患有唐氏综合征或HIV阳性或其他能够增高白血病发病风险的遗传性疾病者。对两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式调查,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和室内环境暴露等信息。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儿童AL发病的因素,计算OR(95%CI)值。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0±3.7)、(6.0±3.8)岁(t=0.48,P=0.523)。病例组与对照组父亲日常饮酒率分别为57.6%(38/66)、31.1%(41/132)(χ2=4.91, P=0.027)。两组在最近1年内杀虫剂使用率分别为78.8%(52/66)、65.2%(86/132)(χ2=3.87, P=0.049)。儿童化学物质接触史(OR=4.76,95%CI:1.34~16.89)、母亲化学物质接触史(OR=4.51,95%CI:1.65~12.33)、在儿童0~3岁期间使用过杀虫剂(OR=2.90,95%CI:1.31~6.39)和在儿童出生后有室内装修史(OR=3.12,95%CI:1.26~7.74)均会增加儿童AL的发病风险。此外,儿童3岁前经常接触其他小朋友(OR=0.32,95%CI:0.15~0.69)和儿童夏季睡眠时保持通风(OR=0.43,95%CI:0.18~0.98)会降低儿童患AL的危险。结论儿童、父母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室内环境可能与儿童AL的发病有关。
- 陈迪迪张妍田英施蓉王筱金户宜季晓帆韩开益胡诗尧茅淑倩冯婧顗高宇
- 关键词:儿童病例-对照研究
- 化学物暴露与白血病发病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化学物暴露、白血病发病相关DNA甲基化改变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31例就诊于3家上海市三甲级儿童医院的0~15岁新发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病例组,选取病例所在医院的发育行为儿科或骨科门诊就诊或入院治疗与病例组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为对照组,排除患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等的儿童。对两组儿童进行相关环境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8个与白血病发病相关的基因(P16、P73、E-cadherin、DAPK、C-ABL、HSPA4L、PTEN、APAF-1)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环境暴露因素与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之间的交互作用,以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归因比(API)与交互作用指数(S)描述其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1和140例,年龄分别为(6.9±3.8)和(6.9±3.9)岁(t=0.01,P=0.911)。将混杂因素校正后,儿童期(OR=3.90,95%CI:1.69~9.02)、母亲孕前及孕期(OR=2.71,95%CI:1.12~6.52)、父亲在母亲怀孕前(OR=1.91,95%CI:1.05~3.47)接触化学物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相关。病例组儿童DAPK、PTEN、P73基因甲基化程度高于对照组儿童[病例组分别为:3.1%(4例),16.0%(21例),7.6%(10例);对照组分别为:0.7%(1例),2.9%(4例),0.7%(1例),χ2值分别为7.11、16.90、11.38,P值分别为0.029、0.000、0.003],但病例组P16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儿童[病例组比对照组:3.8%(5例)比8.6%(12例),χ2=10.33, P=0.007]。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儿童化学物质接触史与PTEN、P16、P73等3种基因存在交互作用(PTEN:RERI=-7.01,API=-2.14,S=0.24;P16:RERI=4.08,API=0.53,S=2.59;P73:RERI=4.32,API=0.48,S=2.19);母亲�
- 张妍陈迪迪施蓉王筱金季晓帆韩开益田英高宇
- 关键词:儿童DNA甲基化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低浓度头孢类抗生素暴露对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头孢类抗生素在环境相关浓度水平对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嗜热四膜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溶液,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0.05、1.0、1 000.0μg/L。30℃暴露24 h后,测定嗜热四膜虫SOD和LDH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头孢氨苄暴露组嗜热四膜虫SOD活力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和1 000.0μg/L头孢氨苄暴露组嗜热四膜虫LDH活力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0.05μg/L头孢拉定暴露组嗜热四膜虫SOD活力较低,1.0和1 000.0μg/L头孢拉定暴露组嗜热四膜虫SOD活力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0μg/L头孢拉定暴露组嗜热四膜虫LDH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境相关浓度的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对嗜热四膜虫酶活力产生一定影响。
- 白琦锋高礼袁涛
- 关键词:头孢类抗生素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脱氢酶
- 基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环境污染物毒理研究进展
- 2013年
- 建立以人体细胞作为污染物的体外短期实验系统已成为环境毒理学研究的趋势之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遗传性状接近体内正常细胞,且对外加作用因子比较敏感,已用于多种环境污染物和外源性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该文综述了环境污染物中已知的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纳米颗粒以及大气颗粒物、香烟烟雾、烹调油烟等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 高礼袁涛王文华
- 关键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环境污染物金属化合物有机污染物
- 线粒体DNA缺失作为辐射生物分子剂量计的研究现状
- 2013年
- 辐射生物剂量计,在估算个体受照剂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线粒体DNA片段缺失作为一种新的辐射生物分子剂量计的可行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线粒体DNA片段缺失尤其是线粒体4977bp缺失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 甘曹辉朱国英
- 关键词:生物剂量计线粒体DNA缺失4977BP缺失
- 上海市大气污染与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4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诊量统计资料和同期上海市大气及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假期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为76~382人次。单污染模型中,二氧化硫(SO2)滞后4 d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最明显,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滞后6 d的影响最明显;SO2、NO2、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上升0.69%(RR=1.006 9,95%CI:1.003 5~1.010 3)、0.54%(RR=1.005 4,95%CI:1.002 8~1.007 9)和0.20%(RR=1.002 0,95%CI:1.001 1~1.002 8)。多污染模型中,调整其他污染物后,所有污染物健康效应估计值均较单污染模型降低,并不改变各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正相关。
- 张江华郭常义许慧慧李源培张莉君东春阳施烨闻钱海雷金奇昂
- 关键词: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