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2006017)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杨丹戴昌钧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生产率
  • 2篇知识工作
  • 1篇信息技术
  • 1篇知识
  • 1篇生产力
  • 1篇产力

机构

  • 3篇东华大学

作者

  • 3篇戴昌钧
  • 3篇杨丹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知识工作的结构分析及模型表征被引量:11
2007年
知识工作生产率问题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之一。显然,对知识工作本身规律和特征的把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界定知识工作为非程序性、非规范性工作的基础上,对知识工作的层次性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描述知识工作结构的树形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不同知识员工对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认识,反映了知识工作结构本身存在非程序性和非规范性特征。文章在树形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结构熵的概念,用以定量表述知识工作结构的非程序性和非规范性,以及知识员工对工作任务认识的不确定性。在知识工作结构熵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文章进一步就基于结构熵的生产率研究进行了探讨,从中寻求知识工作的最优生产率对应的程序性、规范性程度以及潜在的创新性行为。文章的结论指出,对于知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并不必然导致最优绩效。过高或过低的程序和规范都会影响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掌握知识工作的结构性特征规律,努力实现知识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挖掘知识工作中的创新行为,促进知识工作的共享,将是知识工作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杨丹戴昌钧
关键词:知识工作生产率
我国生产率研究的现状解析及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分别从生产力和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探讨各自的丰富内涵以及中国“力率”研究的密切关系,并指出中国提高国民生产率意识的紧迫性。
杨丹戴昌钧
关键词:生产率生产力
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知识工作生产率问题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显然,对知识工作本身规律和特征的把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非程序性和非规范性特征是知识工作的本质属性,并从知识工作的非程序化和非规范化分析入手,探讨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工具对知识工作生产率的作用,为目前零散的知识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为知识工作生产率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杨丹戴昌钧
关键词:知识工作生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