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2AA601011-03)
- 作品数:9 被引量:146H指数:5
- 相关作者:吕锡武李先宁纪荣平徐冬英朱光灿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微生物降解阿特拉津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微生物来降解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的阿特拉津等有机污染,小试结果表明:经低浓度水源水中阿特拉津驯化后,停留时间为6d时,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在58%以上,TOC的去除率在55%~75%,CODMn的去除率在40%~65%.可见,该方法对去除该水源地水质中阿特拉津等有机污染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 徐冬英吕锡武王志雄
- 关键词:人工介质阿特拉津降解水质改善
- 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变化被引量:26
- 2007年
- 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的总藻毒素TMC[(TMC-LR)+(TMC-RR)]和胞外藻毒素EMC[(EMC-LR)+(EMC-RR)]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水体中TMC-RR、TMC-LR、EMC-RR、EMC-LR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819μg/L、1.090μg/L、0.491μg/L和0.077μg/L,无锡市的主要水源地水质已受到微囊藻毒素的污染。提出,应加强水源地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监测,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 纪荣平李先宁吕锡武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源水污染太湖
- 微生物降解硝基苯、酞酸酯类有机物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微生物降解梅梁湾水源水中硝基苯、酞酸酯类有机物,经低浓度有机物驯化后,停留时间为2天,4天,8天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分别为83%、64%及100%;磷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EHP)的降解率分别为68%、63%、14%,所有出水水样中没有检出磷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有明显效果。
- 徐冬英吕锡武吴敏王志雄
- 关键词:人工介质硝基苯酞酸酯类降解
- 三种人工介质对太湖水质的改善效果被引量:29
- 2005年
-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的微生物来改善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试结果表明:三种人工介质中以组合介质(RZ)的生物量最大、生物活性最强且上部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高于中部和下部的,中间的生物量高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7d、源水CODMn为4.17~9.88mg/L、UV254为0.09~0.13cm-1、TN为3.35~11.6mg/L、氨氮为0.22~5.19mg/L、亚硝酸盐氮为0.01~0.94mg/L、TP为0.08~0.79mg/L的条件下,RZ对CODMn、UV254、TN、氨氮、亚硝酸盐氮、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8%、8.6%、22.1%、32.4%、49.7%、60.7%。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 纪荣平吕锡武李先宁朱光灿浦跃朴
- 关键词:源水人工介质水质改善生物量生物活性
- 受污染湖泊的生态修复被引量:25
- 2006年
- 分析我国湖泊水体的水质现状及其污染成因,从外源性污染物质和内源性污染物质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具体的生态修复措施,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其应用效果及优缺点。
- 李大成吕锡武纪荣平
- 关键词: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湖泊
- 不同试验条件下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研究
- 2010年
-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微生物,降解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外加的阿特拉津污染物,小试结果表明:经过驯化的生物膜可以有效去除一定浓度范围的微量有机物,当停留时间为7天时,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在66.4%~71.4%的范围内,在温度为20℃左右、pH为6~7之间,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阿特拉津等有机污染具有较明显的的改善效果。
- 徐冬英吕锡武
- 关键词:人工介质阿特拉津降解水质改善
- 微生物降解1,2,4-三氯苯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微生物,降解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外加的1,2,4-三氯苯等污染物.小试结果表明:经低浓度水源水中1,2,4-三氯苯驯化后,当停留时间为6d,1,2,4-三氯苯的去除率在70%以上,TOC的去除率在55%~85%之间,CODMn的去除率在40%~60%之间.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1,2,4-三氯苯等有机污染具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
- 徐冬英吕锡武
- 关键词:人工介质1,2,4-三氯苯降解水质改善
- 组合介质对梅梁湾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工艺特性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对利用组合介质富集湖水中的土著微生物去除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都有所增大。介质密度为26.8%、水力停留时间为5d时,组合介质对TOC、DOC、AOC、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38.5%、13.7%、17.2%、39.4%。水流速度增加并未降低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生物降解是去除水源水中有机物的主要途径。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体中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纪荣平李先宁吕锡武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水源水水质改善
- 组合型生态浮床的动态水质净化特性被引量:58
- 2007年
-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在动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交换时间为7d时TN、TP、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53.8%、86.0%和35.4%.污染物的直接净化主体为人工介质和水生植物单元,但在生态浮床中引入河蚬增加水生动物单元,通过食物链的'加环'作用,提高了颗粒性有机物的可溶化和无机化(氨化)以及可生化性,改善了植物吸收以及人工介质单元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基质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提高了浮床的净化效果.
- 李先宁宋海亮朱光灿李大成吕锡武
- 关键词:浮床食物链水生动物人工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