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JY041)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雷冬梅徐晓勇郑猛罗淳梅桂飞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能源开发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系数的考量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针对能源开发在云南省经济增长中的影响作用,通过引入"资源诅咒"系数,计算出云南经济增长与能源开发的偏离程度,并根据系数大小确定"资源诅咒"出现时间以及存在程度。在此基础上借鉴经典文献提供的实证方法,根据相关年份数据,进一步分析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自2004年"资源诅咒"现象开始出现,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但是其程度相对为轻度。云南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很大程度上通过间接传导机制,主要表现在"荷兰病"效应、对教育、科技支出的"挤出"效应以及"制度弱化"效应,其中对科技支出"挤出"效应程度最显著。
- 郑猛罗淳
- 关键词:能源开发经济增长资源诅咒
- 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框架及其应用——以兰坪矿区为例被引量:5
- 2015年
- 构建了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框架的四个步骤,即"矿区基础条件分析—问题诊断—管理目标确定—适应性管理策略",并以云南兰坪矿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基础条件分析应特别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问题诊断应包括直接和间接驱动力,管理目标的确定应基于社会的抉择,制定出适应性管理策略则是整个研究的核心;构建的四个步骤具有可行性,对县域尺度的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 雷冬梅徐晓勇
-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服务适应性管理
- 生态服务贸易及其测度方法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换行为伴随着货物贸易快速增加,已成为生态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型生态服务贸易导致生态服务使用在区域间的巨大不公平,已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隐含自然资源产品提供、隐含能源提供和污染物净化三个方面设计了生态服务贸易的测度框架,并构建了生态不对等交换指数评价生态服务交换的不对等程度。
- 徐晓勇雷冬梅梅桂飞
- 关键词:生态服务
- 基于生态足迹的典型生态脆弱矿区生态承载力研究——以云南兰坪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云南兰坪矿区为例,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其1986—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探讨典型生态脆弱矿区的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①随着人口增长,兰坪矿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了0.54hm2,人均生态足迹则上升了0.41hm2。②人均生态盈余减少了0.95 hm2,年均降幅为3.04%,可供未来使用的生态资源潜力在减少。③生态盈余的保持依赖于兰坪矿区经济增长中技术和结构优化导致的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 雷冬梅徐晓勇刘孙丹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
-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生态服务逆差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2
- 2014年
- 由于长期偏向出口的贸易政策导致的加工贸易比重过高以及出口中服务贸易比重过低,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比重过高,贸易价值顺差过大等原因,导致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生态服务交换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生态资本流失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隐含生态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的解决涉及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产品结构调整、投资引导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其中,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完善生态环境税费制度、完善绿色核算和考核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构建战略性自然资源实物储备等措施急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 徐晓勇雷冬梅
- 关键词:对外贸易